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52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81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74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非均相催化臭氧处理高浓度制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非均相催化臭氧是一种对高浓度制药废水进行预处理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一活性炭吸附、单一臭氧氧化和臭氧/活性炭联用3种体系对实际制药废水进行预处理,并对处理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相比单一活性炭吸附和单一臭氧降解体系,臭氧/活性炭联用体系能显著提高COD、TOC的去除率及BOD5/COD值,并显示出良好的协...  相似文献   
12.
Ti/SnO2-Sb2O5/PbO2阳极电化学氧化降解苯甲酸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研究了TI/SnO2-Sb2O5/Pbo2在两室电解池中氧化降解苯甲酸的性能,主要考察了电流密度、初始pH值、初始苯甲酸浓度和支持电解质这四个参数对TOC去除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电流密度为30 mA/cm2,初始苯甲酸浓度为0.5 mmol/L,支持电解质(Na2SO4)为0.1mol/L的条件下,经过6 h反应...  相似文献   
13.
采集某净化氯苯废气的生物滴滤床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分离纯化后得到1株能高效降解氯苯的菌株L2,基于菌株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系统学分析和Biolog鉴定,可确定该菌株为皮氏罗尔斯顿菌(Ralstonia pickettii),其为新发现的具有氯苯降解性能的菌株.该菌株最佳生长温度和pH分别为30 ℃和7,在最...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条款,探讨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定义、适用对象、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同时,结合多年的环境管理经验,分析了典型行业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重点,并指出了目前中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建议。实践表明,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有助于提高环境管理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从处理甲硫醚(DMS)和丙硫醇(PT)混合废气的生物滴滤塔中富集出一组能够有效降解甲硫醇(MT)的混合菌群,并对其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该混合菌群能有效降解MT,菌群较为适宜的生长和降解条件为30℃、p H=7.0,在该条件下能将初始浓度为20 mg·L~(-1)的MT在70 h内降解完全.添加酵母膏(YE)后,MT降解速率进一步提高,降解所需时间缩短10 h.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混合菌群的群落结构,发现其中优势菌属为Pseudomonas sp.、Thiobacillus sp.和Acinetobacter sp.,所占比例分别为33.78%、21.91%和17.01%.中间产物检测结果表明,混合菌群降解MT的过程中产生了甲醛、H_2S、二甲基二硫醚(DMDS)等物质,推断MT的降解途径可能有如下2条:(1)MT在MT氧化酶作用下形成甲醛和H2S,随后氧化为SO_4~(2-);(2)MT依次转化为DMDS、DMS、二甲基亚砜(DMSO)和二甲基砜(DMSO_2),最后经甲基磺酸(MSA)可生成SO_4~(2-).  相似文献   
16.
好氧颗粒污泥降解甲基叔丁醚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以甲基叔丁醚(MTBE)为唯一碳源,通过调控运行参数,在SBR反应器中可成功培养出降解MTBE的好氧颗粒污泥.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202.7 μm,污泥容积指数(SVI)为75 mg/L,污泥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为1 311 mg/L,污泥表面可观察到球菌、短杆菌和长杆菌等不同菌落.反应器进水MTBE高达650 mg/L时,出水可维持在10 mg/L以下,去除率达98%以上(其中挥发部分约占25%).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指纹图表明,稳定阶段污泥内微生物种群丰富,且种类与数量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7.
用生物滴滤床处理H2S和挥发性有机物混合废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沙昊雷  陈建孟 《化工环保》2007,27(2):152-155
用生物滴滤床(BTF)处理某化工厂污水站的H2S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混合废气,当废气中H2S质量浓度为120~400mg/m^3、VOCs质量浓度为115~340mg/m^时,运行稳定后H2S和VOCs的去除率为95%和85%。考察了影响BTF运行的循环水水质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加入Na2CO3可使循环水pH控制在3~6;循环水中含盐量、Cl^-质量浓度和SO4^2-质量浓度分别为2200~3300,600~800,1200~1400mg/L,均未达到抑制微生物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提高一氧化氮(NO)的氧化效率对于提高生物法处理该类废气的净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实验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在脉冲电晕条件下氧化废气中NO的过程,考察了不同峰值电压、氧气含量、气体停留时间和添加有机物等因素对提高NO氧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法可有效地提高NO的氧化效率,主要产物为NO2;室温条件下,当进气NO浓度590 mg/m3、脉冲频率50 Hz时,增大峰值电压、气体停留时间和进气中的氧气含量可提高NO的氧化效率;在最适峰值电压15 kV,气体停留时间5 s时,NO氧化效率为20%;在进气NO中添加甲苯、乙醇后,NO氧化效率可增加至30%以上,甲苯的效果要好于乙醇。  相似文献   
19.
手性污染物与环境安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维屏  徐超  周珊珊 《环境化学》2006,25(3):247-251
本文就手性污染物在生命过程中对映体的差异作了简要评述,分析了手性污染物对映体的毒性差异及机理.同时指出了手性污染物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催化超临界水氧化处理1,5-萘二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n2O3/γ-AL2O3和V2O5/γ-Al2O/为催化剂,在一连续流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了超临界水氧化1,5-萘二磺酸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380~440℃,24 MPa条件下,Mn2O3/γ-Al2O3和V2O5/y-Al2O3催化剂对1,5-萘二磺酸的氧化降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TOC去除率达到90%以上;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强,随pH值的降低而增强,随停留时间的延长先增强后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