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75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249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分别从台州和衢州某化工厂的好氧池中分离筛选得到2株苯胺降解菌TZ1和JH1,经16S rDNA测序鉴定为Comamonas sp.TZ1和Pseudomonas sp.JH1,均具有较强的苯胺降解能力,培养24 h后,可使初始浓度为800 mg/L的苯胺去除率达到96.4%~98.4%。在此基础上,按体积比1∶1将2株菌液进行混合构建了混合菌体系,进而对比考察了苯胺初始浓度、pH、盐度和重金属等环境因子对单一菌和混合菌生长量及降解苯胺效果的影响,重点探讨混合菌对不适宜生长环境的适应性及其对苯胺的降解特性。通过单一菌和混合菌对比实验发现,在适宜苯胺初始浓度、pH和盐度条件下,混合菌的生长量略高于单一菌;在不适宜生长的高浓度苯胺、pH和盐度条件下,混合菌也表现出了更强的适应性和苯胺矿化能力。Zn2+和Cr6+耐受实验则表明,对于Cr6+,混合菌表现出了更强的耐受能力,而对于Zn2+并没有表现出更强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92.
以制药废水实验了50m3螺旋式厌氧反应器(SPAC反应器)的稳定性。采用AugmentedDickey—Fuller(ADF)单位根检验表明,螺旋式反应器具有良好的启动和运行稳定性。负荷冲击实验显示,SPAC反应器具有较好的耐浓度冲击能力和耐水力冲击能力,所能耐受的最大浓度冲击强度大于60000(mg·h)/L(进水浓度提升2倍),所能耐受的最大水力冲击强度为300(m3·h)/d(进水流量提升50%)。SPAC反应器还具备受扰恢复能力。在反应液pH低于5.74,出水浓度、COD去除率和容积COD去除速率(VRR)分别为3500mg/L、22.30%和2.52kg/(m3·d)的工况下,经过30d恢复,出水浓度、COD去除率和VRR的恢复程度达到80%~90%。  相似文献   
93.
一株反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反硝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处理城镇污水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分离获得一株反硝化细菌D3,并进一步研究该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及反硝化特性。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探讨了基质浓度、起始pH和温度对菌株反硝化活性的影响。根据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测定分析,初步鉴定菌株属于寡养单胞菌属。该菌能利用硝酸钠或亚硝酸钠进行反硝化作用,最佳电子受体是硝酸盐氮,反硝化速率最大为19.86 mg/(L·h),最适生长pH为7.36,最适生长温度为33.5℃。菌株D3在初始硝态氮浓度为140 mg/L,以乙酸钠为惟一碳源,pH为7.36,温度33.5℃的最优生长条件下,培养10 h进入对数生长期,倍增时间为9.9 h,48 h内硝酸盐还原率达95%。  相似文献   
94.
复合人工湿地对水源地库区水质净化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波皎口水库是水源地,皎口复合人工湿地位于皎口水库的进水口,采用多种水流方式复合,对提高水库水质及保障饮用水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为了探明人工湿地在微污染地区的应用价值,对人工湿地水源地水质净化效能进行了研究。在1年的监测调查调查中,研究探讨了复合人工湿地及其不同模块在不同季节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该人工湿地对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到为34.7%和42.6%,对COD和TOC的平均去除率可达到28.5%和21.6%。COD、NH4+-N和总磷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2.193、0.215和0.021 mg/L,均达到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在比较不同模块去除效果方面,提出了具有填料的生态滤池更有利于磷的去除,而对于氮、有机物等营养元素,复合多级强化生物膜系统及营养盐集约式植物资源化系统则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95.
对大型燃煤电站电一袋复合除尘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如气流组织最优方案确定、脉冲喷吹系统选型及参数优化、粉尘荷电对滤料阻力的影响及高压电源的优选等。研究表明对电袋复合除尘器来说,袋式除尘区采用阶梯式布置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气流组织方式,活塞式脉冲阀具有更好的清灰性能,粉尘的荷电有助于减小除尘设备的阻力,三相电源的性能优于单相电源。  相似文献   
96.
为探索絮体老化与pH值调节对回流进水颗粒组成及混凝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度仪进行了絮体粒径分析并通过Al(OH)3胶体(Al-gel)的老化实验探究了老化与pH值调节对絮体形态及性质的内在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原水颗粒物粒径呈现单峰分布,絮体回流进水颗粒物粒径呈现双峰分布,并且回流进水颗粒d50随着絮体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由于絮体回流提高了颗粒物与混凝剂接触机率和碰撞效率,因此加快了絮体的生长;絮体在pH=5的环境下老化12h后进行回流混凝的絮体粒径生长速率最高(1.16μm/s)并且生成的絮体具有较大的分形维数(2.35).Al-gel的老化实验结果表明,絮体老化过程会涉及羟桥反应和结晶反应并导致絮体的表面活性基团数量减少,从而不利于与原水颗粒物的相互作用.pH值调节对絮体产生不同的影响,p H=5的条件下进行老化会加速絮体的羟桥反应和结晶反应,而p H=9的条件下进行老化则会涉及溶解-沉淀-结晶反应.  相似文献   
97.
景观格局决定了陆域污染物的源汇过程,是影响河流水质状况的关键因素.由于尺度效应,不同尺度下景观格局与河流水质关系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然而,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影响的尺度效应问题尚缺乏系统研究.收集了国内外4 041条研究数据,采用Meta分析法定量分析了不同尺度下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的作用特征,识别了影响河流水质的关键时间和空间尺度以及景观指数.结果表明,相对于降水事件、平水期和年际尺度,丰水期下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的影响最大;相对于流域尺度,缓冲区尺度的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的影响更大;丰水期-缓冲区尺度是景观格局影响河流水质的关键时空耦合尺度.与耕地、水域、草地以及流域整体景观相比,林地和城镇用地的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的影响更大;破碎度是影响河流水质最重要的景观格局因子.在河流水质治理中,应重点考虑缓冲区的景观配置,增加缓冲区林地面积、减少林地和水域的斑块密度和减少城镇用地的面积占比和聚集度,以有效保护河流水质.  相似文献   
98.
主要研究应急物资时变供应约束条件下的多出救点选择问题.首先从分析应急系统的理论临界应急响应时间和实际临界应急响应时间差异入手,探讨了最小应急响应时间的特点。其次,考虑了应急响应时间最小和出救点数目最少问题,建立了带时变供应约束的多出救点选择多目标决策模型.最后,设计求解了模型的优化组合算法与实证算例。算例结果表明,模型与算法可有效解决多出救点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99.
含锑化合物常作为纺织工业的催化剂,易引发锑(Sb)污染问题.本文以针铁矿、四方纤铁矿与水铁矿等3种常见的铁氧化物作为吸附剂,比较了不同铁氧化物对Sb(Ⅴ)的去除性能,探究了印染废水中各类因素对锑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3种铁氧化物均可使锑浓度为200μg·L-1的模拟印染废水的出水Sb(Ⅴ)浓度小于50 μg·L...  相似文献   
100.
正中国近年城市供水管网平均产销差率达到17.9%左右,部分城市甚至超过25%,全年漏损量相当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年调水量。如何有效控制漏损,提高供水效率是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目前国内外针对供水管网漏损监测与控制仍未能形成标准化和体系化的理论、技术及装备,尤其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管网漏损形态与主导因素各异,导致管网漏损监测与控制在很长时间内呈现以人工被动检漏为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