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37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吸附法是目前最经济有效去除水中微量污染物的方法之一。经强酸表面氧化法制备的碳纳米管溶胶具有稳定的高效吸附性能。采用静态吸附法,对水中微量有机物和重金属进行同步吸附去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溶胶对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和重金属具有很好的去除效能。这对微污染水的深度处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2.
为了提高矿井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和改善出水水质,天池煤矿对矿井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该工程的矿井水净化处理采用以混凝澄清为主的处理工艺,深度处理采用超滤和反渗透相结合的处理工艺,从而使净化处理后的出水全部达到排放标准,深度处理后出水全部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本文详细介绍了各系统的工艺选择、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和主要设备,同时对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运行实践表明,该工程所采用的工艺合理、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维修简单,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3.
244.
为了解决高寒地区露天矿低温矿坑水悬浮物去除效率低、处理成本高等问题,研究了内蒙古某露天矿矿坑水的水量水质,利用粒径分析、Zeta电位表征了悬浮物的微观结构,采用静态混凝试验研究了悬浮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露天矿矿坑水水量和水温均呈夏高冬低两极化,全年矿坑水的水温有8个月处于10℃以下,7个月低于4℃;初沉后矿坑水中的悬浮物仍高于15 000 mg/L,悬浮物粒径大部分处于0.4~1.5μm且带负电,属于亚微米级颗粒物;室温下最佳的药剂组合为聚合氯化铝(PAC)+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50 mg/L和1 mg/L,最佳混凝沉淀程序为快速混合搅拌(200 r/min) 2 min、絮凝搅拌(60 r/min) 15 min,静置沉淀15 min;全年以10℃为基准分为常规段(6~9月)和低温段(1~5月和10~12月)加药,由于低温减缓了混凝剂的絮凝反应,低温段加药量同比常规段增加20%~33%;混凝沉淀出水悬浮物和浊度分别小于50 mg/L和10 NTU,达到《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426—2006)中的悬浮物含量限制要求。  相似文献   
245.
根据矿区生活污水水质特点和山东省环保局对南四湖水质保护的要求,并结合当前国内外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实践,矿区生活污水处理采用生化法即厌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法)与物化法(混凝沉淀)相结合;处理后水质达到中水水质要求,可作为生产用水回用,实现废水综合利用和零排放。  相似文献   
246.
接触氧化法深度去除二级出水中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对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温度及pH值等因素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1.5h时,污水厂出水经过处理后氨氮的浓度小于5mg/L,去除率达到82%以上,出水符合国家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  相似文献   
247.
海州立井矿井水净化及深度处理技术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海州立井矿井水中主要含有以煤屑为主的悬浮物,且硫酸盐、氟、溶解性总固体等指标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GB5749-85.先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净化工艺,再采用"反渗透"深度处理工艺,使处理后矿井水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248.
于海南岛海岸带7个典型潟湖采集9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并对其的磁性参数、粒度、重金属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考察了沉积物中重金属浓度与磁性参数的相关性并构建磁诊断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以亚铁磁性矿物为主导,磁晶粒度以较粗的假单畴和多畴颗粒为主;根据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7个潟湖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为博鳌港清澜湾新村湾小海湾黎安湾东寨港洋浦湾;重金属元素与沉积物磁性参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Cu、Cr、As、Zn、Pb含量与相关磁性参数建立的二元回归线性方程有较好的拟合性(0.73≤r≤0.92),表明可以利用磁性参数追踪和指示海南岛海岸带潟湖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249.
为降低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对地表环境的污染,实现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在地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将高矿化度矿井水零排放处理势在必行.根据高矿化度矿井水水质特征和处理要求,介绍了预处理、浓缩、蒸发分盐等技术现状;其中,预处理技术包括除悬浮物、除铁锰、除有机物、除硬除硅技术,浓缩技术包括膜浓缩技术和蒸发浓缩技术,结晶分盐技术包括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