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浠ュ箍瑗垮钩鏋滃幙榫欎綍鐢熸€侀噸寤虹ず鑼冨尯鐨勭煶婕犲寲灞卞湴澶嶅悎鐢熸€佺郴缁熶负渚?渚濇嵁璇曢獙鐮旂┒鍙婁笓瀹跺挩璇㈢殑缁撴灉,鏋勫缓浜嗕竴涓熀浜庤嚜鐒跺瓙绯荤粺銆佺ぞ浼氬瓙绯荤粺銆佺粡娴庡瓙绯荤粺鐨勮瘎浠锋寚鏍囦綋绯?閲囩敤灞傛鍒嗘瀽娉曞鎸囨爣浣撶郴涓悇鎸囨爣鐨勬潈閲嶅€艰繘琛屼簡鍒嗘瀽,搴旂敤鎸囨暟璇勪环妯″瀷瀵圭煶婕犲寲灞卞湴澶嶅悎鐢熸€佺郴缁熻繘琛岀患鍚堣瘎浼?灞傛鍒嗘瀽缁撴灉琛ㄦ槑,妞嶈瑕嗙洊鐜囥€佷汉绫绘椿鍔ㄥ己搴︺€佺墿绉嶅鏍锋€с€佺墿璐ㄧ敓娲绘寚鏁般€佺煶婕犲寲绋嬪害銆佹按鍦熸祦澶辩▼搴︾瓑鎸囨爣鐨勬潈閲嶅€艰緝澶?鏄煶婕犲寲灞卞湴澶嶅悎鐢熸€佺郴缁熺殑閲嶈褰卞搷鍥犲瓙;鎸囨暟璇勪环妯″瀷鐨勮瘎浠风粨鏋滆〃鏄?鐭虫紶鍖栧北鍦板鍚堢敓鎬佺郴缁熺殑鎬讳綋璐ㄩ噺杈冨樊,浣嗛€氳繃鐢熸€佺ず鑼冨尯寤鸿,鏀瑰杽澶嶅悎鐢熸€佺郴缁熶腑鐨勬琚姸鍐?鏀瑰杽鍐滀笟鐢熶骇鏉′欢鍜屾帹骞垮厛杩涘啘涓氭妧鏈?鎻愰珮绯荤粺涓汉绫荤殑鐢熸椿姘村钩,鍙互浣垮鍚堢敓鎬佺郴缁熶腑绀句細銆佺粡娴庛€佺幆澧?涓瓙绯荤粺鐨勮浆杩愬姛鑳介€愭笎瓒嬩簬鍗忚皟,鎬讳綋璐ㄩ噺閫愭笎濂借浆.  相似文献   
103.
重金属污染土壤化学钝化剂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受到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措施中,化学钝化剂由于其使用便利效果显著而广泛应用.常用的钝化剂包括无机物料(石灰、赤泥、骨粉、沸石钙镁磷肥等)和有机物料(秸秆堆肥、泥炭和畜禽粪便等)两大类,无机钝化剂应用研究较多.而螯合剂(EDTA、DTPA和HEDP等)也能有效减少土壤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性.  相似文献   
104.
分别研究了SBR法,水解酸化预处理及工艺组合对餐饮油脂废水的处理效果,确定了最佳处理工艺.同时,实验考察了曝气时间、污泥沉降比、溶解氧等因素与处理效果的关系,从而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曝气时间为2 h、SV为30%、DO为3 mg.L-1的条件下,SBR工艺处理餐饮油脂废水中COD、动植物油脂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1.2%、82.5%;经水解酸化预处理,出水COD、动植物油脂平均浓度分别为1062.90 mg.L-1、50.66 mg.L-1,去除率均值分别为36.9%、83.5%;经水解酸化+SBR组合工艺处理后,废水出水COD平均浓度为93.66 mg.L-1,去除率高达94.8%,出水动植物油脂浓度为4.9 mg.L-1,去除率为98.25%.  相似文献   
105.
106.
N-亚硝胺(NAs)是一类具有高毒性和强致癌性的消毒副产物,可由其前体物与消毒剂反应生成,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通过对NAs前体物进行有效的控制,能够抑制该类化合物的生成.该研究以珠江干流西江、北江和东江的河水为研究对象,采用GC-MS/MS检测河水氯胺化后NAs FP(NAs生成潜能)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并基于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CA-MLRA)方法对NAs前体物的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①河水氯胺化后共检出六种NAs,即NDMA FP(NDMA生成潜能)、NMEA FP(NMEA生成潜能)、NDEA FP(NDEA生成潜能)、NPYR FP(NPYR生成潜能)、NMOR FP(NMOR生成潜能)、NDBA FP(NDBA生成潜能),其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9.4、33.3、3.2、5.3、2.6和3.0 ng/L,检出率分别为100%、3%、90%、84%、53%和84%.②与原水样相比,氯胺化后NDMA FP、NDEA FP、NPYR FP和NMOR FP的含量和检出率均显著增加,特别是NDMA FP与NPYR FP,且空间上的分布趋势表现为北江>西江>东江.③PCA-MLRA的结果显示,珠江干流河水中的NAs与其前体物91%来源于工业废水和养殖废水污染,而只有9%来源于农业活动和生活污水排放.研究显示,NDMA和NPYR两种化合物的前体物在珠江干流河水中占主导地位,工业废水和养殖废水的排放是珠江干流河水中NAs及其前体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7.
探究典型经济区PM2.5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植被景观格局的关系,对区域PM2.5污染治理和大气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PM2.5数据和MODIS NDVI数据集,采用像元二分模型、 Getis-Ord G*i分析、 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 Mann-Kendall检验、皮尔逊相关分析和复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中国三大经济区PM2.5空间聚集性、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植被景观格局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0~2020年环渤海地区PM2.5主要表现为热点区扩张,冷点区缩减;长江三角洲地区冷点区和热点区面积占比无显著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冷点区和热点区均发生扩张.2000~2020年三大经济区PM2.5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改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2000~2020年三大经济区不同植被覆盖度等级下PM2.5均表现为下降趋势,三大经济区PM<...  相似文献   
108.
西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探究其植被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的时空演变规律对该地区乃至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IS数据、气象数据、DEM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等,首先,利用改进的Carnegie Ames Stanford Approach (CASA)模型和土壤微生物呼吸方程,估算2000—2020年我国西南地区植被NEP;其次,结合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和复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西南地区植被NEP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制;最后,利用基于情境分析的相对贡献分析法,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西南地区植被NEP变化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时间上,2000—2020年我国西南地区及其五省份(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和西藏自治区)生态系统植被NEP均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中,西南地区植被NEP上升速率为4.74 g/(m2·a).空间上,西南地区及其五省份植被NEP呈上升趋势的面积均大于呈下降趋势的面积,其中,西南地区植被NEP呈极显著上升的面积占45.41...  相似文献   
109.
为明确茅尾海中悬浮颗粒物的来源,采集了茅尾海流域红树林土壤、堤岸土、河口颗粒物、茅尾海沉积物以及湾外颗粒物等悬浮颗粒物潜在源样品.基于多元统计复合指纹图谱方法,筛选出最佳指纹因子组合,进而通过贝叶斯混合模型得出五种潜在源对茅尾海悬浮颗粒物的贡献率.结果表明:Mg、Al、Mn、Pb、Fe五种指纹元素可作为最佳指纹因子组合,累计判别正确率为78%.贝叶斯混合模型结果显示,茅尾海悬浮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河口和湾外输送,贡献率最高达到58.9%和68.6%.其中,靠近河口区域主要受河流汇入影响,其贡献率达到42.2%~58.9%;靠近湾外区域则以湾外颗粒物贡献为主,贡献率达到44.9%~68.6%.各点位的沉积物贡献率均较低,红树林土壤和堤岸土的贡献率都在10%左右.总的来说,由河口汇入和潮汐作用带入的颗粒物是茅尾海悬浮颗粒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0.
为揭示三维粒子电极对电催化还原水中硝酸盐氮(NO3-N)的贡献及机理,以毛竹生物炭为模板,通过钯铜盐浸渍、焙烧及氢气有限表面还原等手段,制备了纳米钯铜改性毛竹炭(Nano-Pd/Cu-BC),以其为三维粒子电极搭建三维电催化还原体系,以强化传统电催化还原体系(无三维粒子电极)对NO3-N的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①制备的Nano-Pd/Cu-BC保留了毛竹天然的遗态分级多孔结构特征,表面存在均匀分散的纳米Pd0和纳米Cu0金属粒子. ②三维电催化还原体系对水中NO3-N具有更高的去除率,在反应240 min内,对NO3-N的质量催化活性达0.069 mg/mg,较传统电催化还原体系提升5.35倍. ③三维电催化还原体系N2的生成率为13.4%,较传统电极电催化还原体系提升2.84倍. 研究显示,采用Nano-Pd/Cu-BC搭建的三维电催化还原体系可以提升水中NO3-N的去除率和N2生成选择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