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66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 毫秒
61.
漓江水生植物能从水环境中吸收营养组分氮、磷,防止水环境富营养化;与水生藻类竞争,抑制其生长发育;还能与部分重金属络合,降低其环境毒性。对漓江的水环境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
为揭示桂西南喀斯特区域群落主要环境因子及稳定性对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入侵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群落生存状况、土壤环境因子的调查分析,研究群落的稳定性特征,探讨不同植物群落对外来入侵种飞机草生长扩散的影响。结果发现:植物群落内本地种盖度、群落高度等与飞机草的盖度和多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本地种的生长能对飞机草的入侵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光因子可能是影响飞机草生长的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本地物种多样性对飞机草的盖度和多度影响也较显著,说明本地种多样性能有效抵御飞机草入侵;人为干扰对飞机草的盖度和多度则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干扰能促进飞机草的入侵;土壤速效氮含量、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与飞机草的盖度和多度的关系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可能是由于群落内肥水充裕程度与调节飞机草生长的主导因子光水平呈负相关关系造成的。群落的稳定性与飞机草的盖度和多度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稳定性较高的群落更能有效的抵御飞机草的入侵,稳定性较低的群落更容易受到飞机草的入侵。  相似文献   
63.
以生物沥浸污泥与不同农林废弃物混合堆肥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三维荧光光谱(3D-EEMs)技术分析了堆肥过程中富里酸结构、组成和含量变化。基础理化性质表明:4个处理组(T1:污泥+甘蔗渣,T2:污染+秸秆,T3:污染+米糠,T4:污染+木屑)均达到堆肥成熟标准;UV-vis和紫外参数SUVA254、SUVA280的变化表明4个堆肥处理组中的腐熟度和富里酸的芳香碳含量均增加,其中T2处理组的腐熟度优于其他处理组。FTIR分析表明富里酸中多糖类、碳水类和脂肪族物质的含量逐渐降低,合成的腐殖酸类物质含量逐渐增加,T3处理组的腐殖化、芳构化程度要优于其他处理组。3D-EEMs分析表明结构简单、共轭程度低的有机物如辅酶、色素等物质被降解消耗,形成共轭程度高的类腐殖质物质,T2处理组的荧光峰强度最大,表明堆肥腐熟效果更好。富里酸含量变化则表明T3处理组腐熟效果优于其他处理组。结果表明,秸秆和米糠与生物沥浸污泥共同堆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4.
研究京津冀城市群PM2.5浓度时空格局变化和影响因素,对区域大气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PM2.5遥感数据、地面站点气象数据、DEM数据、MODIS NDVI数据、夜间灯光数据、人口密度数据、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和路网数据,利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和Getis-Ord Gi*分析,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京津冀城市群PM2.5浓度时空变化和空间聚集特征,并探究影响其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21年京津冀城市群PM2.5污染严重,全年平均PM2.5浓度为59.94μg/m3,冬季是京津冀城市群PM2.5污染的高发季,但京津冀城市群PM2.5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变化斜率为–0.85μg/(m3·a).(2)PM2.5浓度在空间上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且P...  相似文献   
65.
过硫酸盐(S_2O_8~(2-))在修复地下水有机污染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为揭示过硫酸盐氧化处理汽油BTEX污染地下水的效果及其向生物降解转化的特征,以过硫酸钠为氧化剂,建立含水箱柱系统模拟场地汽油BTEX污染地下水的原位化学氧化修复。结果表明,含水层中内在生物作用对高浓度BTEX的降解作用不理想;过硫酸盐对处理地下水BTEX污染有一定的效果,当PS/BTEX(摩尔比)=20时,氧化效果明显,其中苯浓度的衰减系数最大,能使难生物降解的苯优先去除。pH、ORP值、NO_3~-等水化学指标的改变能反映化学氧化作用向生物降解作用转化,是比较理想的过渡特征指标。  相似文献   
66.
堆肥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环境友好的技术手段,通过生物强化将垃圾有机质转变为富含多种功能基团的大分子胡敏酸类的产品,可修复和改善土壤质量,将垃圾中的有效资源最大程度循环固定回土壤中,有效解决我国耕地超负荷种植、有机质持续下降等突出矛盾。对目前国内外利用堆肥在土壤修复与质量提升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对常见土壤污染类型如重金属污染、盐污染和有机氯农药污染的修复以及土壤碳库质量的提升和全球碳循环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展望堆肥应用的未来,以期对今后有机垃圾处理—胡敏酸类物质工程应用—土壤修复与质量提升全链条深入研究,土壤修复与质量提升技术的理论依据和促进实际应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会仙岩溶湿地丰平枯水期地表水污染及灌溉适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典型的亚热带低海拔岩溶湿地为研究区,对该区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共采集的27组地表水样品进行12种常规离子和10种金属元素检测,在分析地表水主要离子化学特征基础上,分别运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以及钠吸附比法(SAR)、钠含量法(SC)、渗透指数法(PI)和残余碳酸钠法(RSC)这4种评价体系对不同时期地表水进行污染评价和灌溉适用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表水主要为弱碱性水,Ca2+和HCO3-为优势离子.常规指标中仅NH4+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超标率为25.93%,金属元素中超标组分为Al(11.11%)、Mn(44.44%)和Hg(37.04%).常规指标浓度受时空尺度影响程度整体低于金属元素,两者均具有丰水期 > 平水期 > 枯水期的时期分布特征.据污染评价结果,区内地表水总体水质尚可,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介于0.75~2.69,主要污染指标为NH4+、Mn、Al和Hg,部分样点存在季节性污染,污染级别为轻度~中度,丰水期污染程度最高,污染点多分布于湿地核心区.综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以及SAR、SC、PI和RSC灌溉适用性评价结果,会仙岩溶湿地地表水总体适合灌溉,枯水期灌溉适用性优于丰水期和平水期,平水期PH1(Hg浓度1.91 μg·L-1)和丰水期FH8(NH4+浓度13.70 mg·L-1)地表水已不适用于农业灌溉.  相似文献   
68.
69.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红水河刁江流域岩溶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水化学组分的空间分布具有规律性。R型因子分析识别出影响水化学特征的4个因子:因子1为总硬度(Ca CO3),HCO-3,溶解性总固体和Ca2+,说明方解石矿物溶滤作用对水化学组分的影响;因子2为K++Na+,Cl-和NO-3,反映农药化肥以及含水介质易溶盐对水化学组分的影响;因子3为SO2-4和F-,反映工业生产对水化学组分的影响;因子4为Mg2+,表明白云石矿物溶解对水化学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为精准治理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基于SWAT模型,运用本地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和2000—2019年流域水文、水质数据,开展湘江永州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模拟。结果表明:湘江永州流域建立的SWAT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流域2005—2019年的总氮月均污染负荷为383.40~17 998.70 t/m;总磷月均污染负荷为64.62~567.86 t/m,总氮和总磷各月污染负荷均与各月降雨量呈显著相关关系;农田和林地是本流域总氮、总磷污染负荷总量最大的2种用地类型,但两者之间单位面积输出的污染负荷强度却相反,林地对流域水污染防控具有正面效应,农田种植面源污染是非点源氮磷污染治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