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117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50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环境科学领域应用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工神经网络(ANN)是在模拟生物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构建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近年来,环境科学领域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利用ANN的高度并行互联结构和自适应处理能力来解决一些常规数学方法不易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系统因素预报、环境因素定量关系模拟及污染防治系统建模四个方面对ANN方法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综合ANN方法在国内外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可看出ANN方法在环境系统模拟及预测、环境工程自动控制、污染物智能防治系统研究等方面较常规数学方法具有相当的优越性。可以预见,ANN方法在环境科学领域必将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许士洪  胡弘等 《城市环境》2001,15(6):33-35,32
综述了现代分析技术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分析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废旧聚丙烯回收利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综述了国内外废旧聚丙烯再生利用技术,并对未来废旧聚丙烯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介绍了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其作用原理,并讨论了其防护措施.最后就电脑和移动电话的相关问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公路水毁因子数据和森林平均覆盖率数据的分析 ,研究公路水毁因子和森林平均覆盖率的相关关系 ,求出公路水毁因子和森林平均覆盖率的回归方程 ,从而为公路建设、养护、营运中的问题提供了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重点是电极材料中有价金属的回收,主要是应用酸浸和溶剂萃取相联合的湿法冶金技术,其次将电化学技术用于浸出液中金属的沉积和对失效电极材料的直接修复也有相关的研究报导。根据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和未来的环境要求,今后的回收利用将朝综合处理和多元化处理技术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冶金污泥稳定化/固化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冶金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酸性废水.对这类废水目前通常采用石灰中和沉淀处理.文章中通过研究采用水泥和工业废渣作固化基材固化处理冶金工业酸性废水用石灰混凝所产生的含铜、砷的污泥,分析了影响固化块抗压强度的多种因素,采用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对浸出率进行实验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气环境的光触媒净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光触媒对大气环境净化的机理,着重讨论了TiO2光触媒的活性、固定以及对大气污染杨的处理过程、问题等,并对光触媒技术的未来作了展望,以期推动我国在光触媒技术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接种厌氧氨氧化颗粒、絮状混合污泥于SBR反应器中。通过调控pH值、温度等参数,实现厌氧氨氧化稳定运行,针对系统失稳现象采取合理策略使其快速恢复,并探究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功能菌胞外聚合物(EPS)和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分析不同阶段污泥形态变化。结果表明:1~78 d平均出水NH~+_4-N,NO~-_2-N质量浓度仅为0.34,0.81 mg/L,总氮去除负荷(NRR)在0.25~0.33 (kg·N)/(m~3·d)之间,总氮去除率(NRE)稳定在94.5%以上,系统运行高效。并针对79~178 d系统运行出现的间断失稳现象,通过系统原位清洗、降低系统氮容积负荷(NLR)等策略,迅速恢复脱氮性能。在HRT缩短过程(179~222 d)中,功能菌EPS中蛋白质(PN)/多糖(PS)由197 d的1.35升至213 d的1.86,222 d达到2.08,有效促进污泥颗粒化。逐渐缩短HRT(12 h→8 h→6 h),当HRT值=6 h时,NRR平均值达到0.58 (kg·N)/(m~3·d),NRE均值维持在94.2%,脱氮性能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与水生植物相耦合,构成植物型微生物燃料电池(PMFC)系统是一项全新的低碳环保产能技术,是水污染控制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创新,已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对植物型MFC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不同类型PMFC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影响其产电的因素,最后对该系统未来的应用及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