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废物处理   2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Thermobifida fusca产角质酶摇瓶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环境和营养条件等对嗜热放线菌Thermobifida fusca WSH03-11生长及产角质酶的影响;并考察了苹果角质对角质酶诱导效果,分析了该菌产角质酶的机理.摇瓶研究确定了角质酶发酵的最佳种子培养基组成为90 g L-1可溶性淀粉、5 g L-1牛肉膏、5 g L-1酵母膏、5 g L-1NaCl、2 g L-1K2HPO4和1%微量元素液,生物量最高达18.5 gL-1,种龄取35~40 h.最佳环境条件为pH 8.0、5%接种量、培养温度50℃.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1.5%乙醇、5 gL-1蛋白胨、5 g L-1酵母膏、2 g L-1K2HPO4、5 g L-1NaCl和1%微量元素液.发酵培养基中添加角质对角质酶合成与分泌有诱导作用,T.fusca的产酶机制为诱导型.采用上述最佳培养条件产角质酶为3.8 U mL-1.图4表3参9  相似文献   
22.
甲醛光催化降解与过氧化氢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两种光催化剂(TiO2与Pd/TiO2)和三种紫外光源(黑光灯、杀菌灯、臭氧灯)分解水溶液中的甲醛,同时以酶法测定光催化降解过程中生成的低浓度过氧化氢.发现波长较短的紫外光源生成过氧化氢的浓度较高.当以臭氧灯为光源时,无论是否有催化剂存在,生成的过氧化氢浓度都在50mmol·m-3以上,因为185nm以下的紫外光可以直接由水与溶解氧生成臭氧,而后生成过氧化氢.不管有无催化剂存在,在臭氧灯作用下,甲醛溶液中生成的过氧化氢浓度高于纯水中生成的过氧化氢浓度.但是,在以黑光灯或臭氧灯为光源时,上述结果正好相反.此外,对于每种光源而言,当采用Pd/TiO2代替TiO2时,甲醛的分解和过氧化氢的生成都得到加强.甲醛光催化分解速率与相同条件下纯水中过氧化氢的生成速率呈正比,表明光催化降解的活性与光催化生成过氧化氢的能力近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3.
刘和  李光伟  云娇  陈坚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9):1445-1450
应用一种新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方法--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法研究了好氧颗粒污泥和活性污泥在毒性化合物五氯酚(PCP)影响下的废水处理性能及其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响应.结果表明,PCP浓度为30 mg·L-1时,颗粒污泥和活性污泥的COD去除率为38%、77%,与10~20 mg·L-1 PCP相比,分别下降了56%和15%.另外,PCP浓度为20 mg·L-1时,去除率为13%和58%,与10~20 mg·L-1 PCP相比,分别下降了86%和40%,说明PCP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大于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对颗粒污泥的影响大于对活性污泥的影响.PCP对好氧颗粒污泥和活性污泥的细菌种群结构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而且好氧颗粒污泥的变化程度大于活性污泥;PCP浓度为30 mg·L-1时,好氧颗粒污泥中的细菌种群数量明显下降,TRFs片段数从26下降到14,但活性污泥中的细菌种群数量基本不变,污泥中细菌种群结构的变化趋势与污泥的水处理性能的变化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24.
利用广谱性和特异性组合诱变技术选育辅酶Q10高产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提高辅酶Q10产量,采用了对细胞进行全面的非特异性诱变和针对特定途径的特异性诱变相结合的育种策略,以放射型根瘤菌(Rhizobium radiobacter)WSH2601为出发菌株,选择UV射线和亚硝基胍作为诱变剂,在筛选获得放线菌素D抗性突变株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诱变处理,分别获得了放线菌素D和L-乙基硫氨酸双抗性突变株、放线菌素D和维生素K双抗性突变株,以及抗放线菌素D和X-gal利用能力提高的突变株.与出发菌株相比,突变株辅酶Q10的产量提高幅度达25%-37%,其中一株放线菌素D和L-乙基硫氨酸双抗性突变株WSH-E25,胞内辅酶Q10含量和辅酶Q10总产量分别达到2.86mg g DCW^-1和40.0mg L^-1,均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7%,且遗传稳定性良好,图6表2参8  相似文献   
25.
环境样品中DNA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是废水处理中的常用方法,研究废水处理工艺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动态性对于优化废水处理工艺的性能、提高其处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分子生物学方法是研究微生物多样性和动态性的有效方法.由于大多数分子生物学方法都是以提取研究对象的基因组DNA为前提,因此建立一种高效的环境样品DNA的提取方法具有重要作用.综述了从环境样品中提取DNA的主要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从活性污泥中提取DNA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6.
食品废弃物厌氧消化产乙酸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实验,研究了pH、总固体浓度(TS)、碳氮比(C/N)对食品废弃物厌氧消化产乙酸的影响,详细考察了挥发性脂肪酸(VFA)的组成和浓度及乙酸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H为6.5、TS为7%(质量分数)、C/N为16:1时,总VFA的最大质量浓度为31.56 g/L,乙酸的最大质量浓度为19.46 g/L.  相似文献   
27.
乙酸钠为碳源时进水COD和总磷对生物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阮文权  邹华  陈坚 《环境科学》2002,23(3):49-52
研究了乙酸钠为碳源时,乙酸盐和总磷浓度对循序间歇式生物除磷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以及含高浓度乙酸盐废水不能有效除磷的原因结果表明:COD<600mg·L-1时,随着COD/TP值的增大,总磷去除率提高,COD/TP<50时,磷的去除率提高显著,但当COD/TP>50时,磷的去除变化不大;进水乙酸盐浓度过高(COD>600mg·L-1)使除磷效率逐渐下降,COD>1000 mg·L-1会使生物除磷系统完全崩溃;研究发现除磷效率的下降是由于过多的乙酸盐从厌氧段进入了好氧段,引起丝状菌的增殖、污泥膨胀,导致聚磷菌被洗出.  相似文献   
28.
镧对镉胁迫下菜豆(Phaseolus vulgaris)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以菜豆(Phaseolus vulgaris)为实验材料,以水培方法研究了La对Cd抑制对菜豆幼苗生长与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μmol·L-1Cd剂量伤害下,菜豆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主要表现为株高、主根长下降31.1%和39.2%,叶面积、叶、茎、根的鲜重、干重分别降低48.0%,42.7%、29.6%、25.0%、26.7%、61.3%、49.4%.在50μmol·L-1Cd剂量伤害下,其生理生化特性发生变化,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下降23.5%和28.7%,质膜透性、MDA含量、CAT和POD活性增加5.58%、28.6%、0.6%、7.0%,且随Cd处理时间的延长,伤害加重.叶面喷施10 mg·L-1 La 1次,对镉污染下的菜豆幼苗的生长与代谢有一定的缓解效应,可减轻镉对幼苗的伤害程度.这与La能提高菜豆幼苗叶绿素含量(30.0%),降低细胞膜透性(0.87%)和MDA含量(9.5%),维持CAT(0.1%)和POD活性(1.6%)等多重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29.
化工生产中的闭路循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立刚  周涛  陈建新  毛忠贵 《化工环保》2004,24(Z1):409-411
介绍了化工生产中清洁生产闭路循环系统化的思想.通过清洁生产的案例,总结了闭路循环工艺中不同组分的积累规律,探讨了无限封闭循环的基本条件,并分析了闭路系统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30.
在3L发酵罐上系统研究溶氧水平对谷氨酸棒杆菌菌体生长及新型生物絮凝剂REA 11合成的影响,提出生物絮凝剂REA 11合成的分阶段供氧控制策略:发酵过程0~16h维持体积传氧系数kLa为100h-1,16h后降低kLa为40h-1至发酵结束,整个发酵过程通气量保持在1L·L-1·min-1.采用该分阶段供氧控制策略,生物絮凝剂最终产量达到900mg·L-1,发酵周期缩短到30h,比恒定kLa为40h-1条件下的REA 11产量(549mg·L-1)提高了64%,产率提高了45%,生产强度也比kLa恒定为40h-1,100h-1和200h-1的分批发酵过程分别提高了81 2%,120%和420%,实现了高细胞生长速率和高产物产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