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以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海域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保护区海域各位点沉积物中氮的赋存形态分布状况与中值粒径、有机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保护区海域沉积物的总氮(TN,total nitrogen)含量在180.13×10-6~966.00×10-6之间,平均值为638.15×10-6;其中非转化态氮(NTN,non-transformed nitrogen)含量在75.82×10-6~856.28×10-6之间,真正参与地球化学循环的可转化态氮(TTN,transferable total nitrogen)含量在104.31×10-6~165.12×10-6之间。各浸取态氮所占TN比例大小为弱酸可浸取态氮(WAEF-N,weak acid exchangeable form,61.69%)>强氧化剂可浸取态氮(SOEF-N,strong oxidant exchangeable form,20.38%)>离子交换态氮(IEF-N,ion exchangeable form,15.40%)>强碱可浸取态氮(SAEF-N,strong alkali exchangeable form,2.53%)。沉积物氮的分布特征主要与陆源营养盐的输入、洋流流向及海洋水动力条件等因素有关;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粒径分布对各浸取态氮含量的分布影响不大。对比已有统计数据,该保护区海域范围内沉积物基本没有污染状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72.
农业旱灾遥感监测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综述了各种旱灾遥感监测模型和方法的适宜地区和优缺点,并从植被覆盖度的角度对模型进行了分类,总结了针对区域选择旱灾遥感监测模型的要点。  相似文献   
73.
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的危机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志广 《环境保护》2003,15(9):33-35
本文简要分析了白洋淀的生态功能及其在华北平原生态平衡中的重要地位,针对白洋淀生态环境退化的现状与 原因,提出了对白洋淀湿地利用引长江水补水、开展生物治污工程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4.
以国道112线丰宁至千松梁段为例,首先介绍了事例工程的基本情况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而后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详细论述了公路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最后得出简明结论。  相似文献   
75.
污染城市大气PM_(10)单颗粒形态特征——以石家庄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大气污染严重的石家庄市为北方污染城市代表,采集石市PM10颗粒物样品,运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技术,观察分析单颗粒物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污染城市大气PM10以块状颗粒物数量最多,来自表土风蚀的矿物颗粒;次为凝聚状颗粒和球状颗粒物,是人为源的标志;球粒可分为硅质小球、硅铝小球和铁质小球三类,分别具有光滑、粗糙和及粗糙外观形态。污染城市大气环境中生物质颗粒物多为菌类及生物残体。各类颗粒物常常粘附混杂在一起,当中有些是由丝状生物质颗粒物缠绕捕获而成。  相似文献   
76.
城市近地面大气颗粒物空间分布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近地面环境与人呼吸带高度范围相当,近地面大气颗粒物对行人健康有直接影响.当常规环境监测点位置和数量不足以全面反映近地表大气颗粒物空间分布状况时,选择合适的颗粒物载体显得十分必要.植物叶片的滞尘效应使之成为大气颗粒物的良好指标,尤其是常绿灌木叶片更能直接反映近地表环境悬浮颗粒物状况.以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的代表性城市石家庄市为研究区域,选择道路绿篱灌木大叶黄杨,于连续晴朗干燥天气条件下采集了3个5 d周期内、63处样点的滞尘叶片样品,测试叶片滞尘量和滞尘颗粒物粒度,利用ArcGIS讨论叶片滞尘量和滞尘颗粒粒度的空间分布及空间变异特征.结果显示,石家庄市大叶黄杨叶片平均滞尘量为0.3843 g·m-2·d-1 (变化于0.09310.9155 g·m-2·d-1),滞尘颗粒物粒度均值为1.9185μm(变化于1.30672.2500 μm),98.27%的颗粒小于10 μm,表明大叶黄杨叶片在城市近地表环境中对可吸入颗粒物有较好滞留性能,对行人呼吸健康有益.空间变异性分析表明,大叶黄杨叶片滞尘量和滞尘颗粒物粒度均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其中滞尘颗粒物粒度的块金值/基台值更小,即空间自相关性更强,表明滞尘颗粒物尺度除受局地污染源影响外,叶片表面属性因素起更重要作用;而滞尘量相对较大的块金值说明局地小尺度过程的影响不容忽视,即更易受到局地起尘源的影响.通过PM1、PM2.5、PM5、PM10等不同粒级颗粒物的分析表明,颗粒物越细其空间分布差异越大,这种细颗粒物的空间变化为进一步探讨城市不同地区人对大气颗粒物的暴露风险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7.
石矿开采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石灰石矿开发建设为例,在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基础上,构建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特尔菲法确定了自然和社会各生态因子的权重值,对石矿开发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评价,论证石矿开发建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8.
灾害脆弱性概念模型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彦蕊 《灾害学》2013,(1):112-116
分析灾害系统脆弱性类型、成因、驱动力及其驱动过程,评价灾害系统脆弱性程度,可为防灾减灾的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建设提供基础信息。对脆弱性的概念、框架和评估原理进行综述,旨在借鉴其思路和方法,改进减灾实践。  相似文献   
79.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了石家庄市"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城市生活垃圾数量之大,增长速度之快,使生态环境恶化,破坏了城市景观,对城乡居民的健康构成了威胁.结合目前石家庄市城市垃圾资源处理的途径,提出"垃圾围城"的出路三R行动--减少浪费(Reduce)、物尽其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旨在提高石家庄市垃圾处理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0.
郝静  孙成  郭兴宇  王卫  刘方田  党海燕 《环境科学》2018,39(4):1455-1465
近年来我国京津冀地区霾污染日趋严重,为揭示该地区PM2.5时空变化特征,以京津冀内陆平原为研究区,以MODIS AOD数据作为主要预测因子,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建立研究区2013~2014年AOD-PM2.5逐日变化的关系模型.利用十折交叉验证法对模型拟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对AOD-PM2.5进行时间上的校准能够提高二者间的相关性,模型拟合的PM2.5质量浓度与地面实测值间的R2为0.78,经过交叉验证后R2为0.70,RMSE、RPE分别为20.80 μg·m-3、28.76%.针对研究区冬季AOD有效值非随机性缺失带来的采样偏差,用校正因子对模型预测的2013~2014年间PM2.5平均浓度进行校正,结果表明研究区内PM2.5平均浓度均高于75 μg·m-3,南部和西部地区的PM2.5浓度相对较高,北部和东部地区PM2.5浓度相对较低,呈现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效应模型能够适用于近地面PM2.5监测,也为该区域大气颗粒物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