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01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上海郊区水稻田氮素渗漏流失特性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2002年测坑定位试验,对上海郊区黄浦江上游水稻田氮素渗漏流失特性及其污染控制对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稻田氮素渗漏流失以NO3--N为主,渗漏水中NH4+-N浓度一般为0.19~2.83mg/L;受稻前旱作(草莓)的影响,水稻生长前期渗漏水中NO3--N的含量高达30~50mg/L,到了稻作后半期,NO3---N的含量下降到较低水平,约为2~3mg/L;整个稻作期(截止到9月20日)TN的渗漏流失量为22.65~30.57kg/hm2,其中NO3--N为18.59~24.90kg/hm2,平均为总流失量的82.64%;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可减少稻田氮素渗漏流失量,在化肥用量减少20%~30%的情况下,氮素渗漏流失量可以减少19.43%~25.91%.  相似文献   
102.
长江三峡区间数字流域水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全球陆地一公里基础高程GLOBE数据,采用Martz和Garbrecht研制的数字高程流域水系模型自动提取长江三峡万县-宜昌区间的河网水系、各子流域分水线、河网与子流域编码及河网结构拓扑关系,从而构成该区域的数字流域和数字水系。结果表明该模型生成的水系是可以接受的,与1:10万地形图上长江三峡万县-宜昌区间的水系一致,这为空间分布式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必备的空间信息数据。最后,探讨了数字流域水系在流域生态学中的应用前景,构建的数字水系可为中惊讶以上流域水体和水生生物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决策平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3.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于各传统行业运用的建设大背景下,"智慧水务"的构想应运而生。结合当前水务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国家战略部署阐述了智慧水务的建设。最后提出应落实发展信息技术,加快技术融合,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04.
根据国内外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现状,本文在探讨农业非点源污染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简要总结了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的估算模型,列举区域农业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估的手段和方法,从不同角度归纳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技术,并提出了近期农业非点源污染急需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以期为进一步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管理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流域生态需水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需水量的研究是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需要 ,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可缺少的一环。本文对生态需水量的研究 ,首先是确定生态系统的研究目标及其结构和功能 ,其次找出生态系统的致损因子 ,并研究生态系统的受损强度。在致损因子和受损强度的基础上 ,根据对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确定生态需水量的大小 ,从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6.
本文采用乌江流域中上游地区1951~2008年的逐日降雨资料,分析26个气象站点年雨量、连续3日、5日、7日无雨日次数、最大日降雨统计特征,以及日降雨集中度指数CI,并利用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分析日降雨集中程度以及降雨统计特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8年以来,虽然该地区年雨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各站日降水量集中度呈现加大的趋势,且77%站点增加趋势显著。研究也表明,连续3日、5日、7日无雨日次数以及最大日降雨量也呈现增加趋势,日降水量集中度与最大日雨量相关程度高,说明该地区暴雨和干旱发生频率增加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7.
水文模型是水文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文章详细梳理了自1851年Mulvancy推理公式以来水文模型的发展历史,为原始萌芽时期、近代发展时期、现代变革时期三个发展时期,总结了21世纪以来水文模型研究的最新动态,绘制了水文模型发展的时间轴,对生态环境与水文模型的耦合进行了探讨,包括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水文模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后给出了未来水文模型发展趋势的展望及所要面对的主要难题;以期推动水文模型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8.
孙伟  刘崇刚  王苏宁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11):2913-2925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国土空间管治、城乡建设管理和生态安全管控的关键抓手,对于推动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综合利用回归分析模型、InVEST模型和CA模型,探索构建基于生态约束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在评价城市生态用地重要性和建设用地空间扩展潜力基础上,开展不同目标年份的城市用地扩张模拟,据此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研究表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具有动态性、复杂性、系统性特征,受到多因子相互作用,基于生态约束的城市开发边界模拟能够兼顾城市空间发展需求和居民高品质生态环境诉求,促进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助于丰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研究,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9.
采用M-K趋势检验与R/S分析法,探究了近70a全球全年及各季节的降水、气温、蒸发量的演变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发现:(1)1948~2016年间,全球72.7%地区的降水呈现出非显著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全球总降水量呈现上升趋势,趋势率为1.9mm/10a;全球气温呈现显著性、持续的上升趋势,趋势率为0.23℃/10a,1980年后气温上升速率变快;1980~2016年间全球蒸发量在大部分地区呈现上升趋势,总蒸发量的变化趋势率为8.2mm/10a;Hurst指数显示气温与蒸发变化的持续性明显大于降水量的变化;(2)降水量在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增加趋势,在低纬度地区多呈现波动或下降趋势,且在12月~次年5月(DJF、MAM)的上升趋势的显著性普遍高于其他两个季节;气温在DJF和MAM的上升趋势相对微弱,中高纬地区呈现非显著性的变化趋势,亚洲中部部分地区在JJA呈现出显著性的下降趋势;蒸发量在沿海湿润地区的上升趋势显著,美洲北部在DJF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格陵兰岛、尼罗河流域在一年四季均为下降趋势;(3)各大洲的气温在1948~2016年均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其中北美洲的平均上升率最高;降水除非洲外均为上升趋势,非洲地区的降水量呈现出下降趋势,南美洲降水呈现出3个阶段的下降趋势;各大洲的蒸发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欧洲的平均上升率最高;除大洋洲外,各大洲降水量的上升速率低于蒸发量的上升速率.  相似文献   
110.
以莫愁湖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蓝藻暴发前(6月、7月)、蓝藻暴发期(8月)、蓝藻暴发后(9月、10月)采集水样和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氮磷等营养盐及其形态赋存变化特征和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及水质变化,并探讨了水体和沉积物营养盐与蓝藻水华暴发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蓝藻暴发期间,水体氮磷等营养盐急剧增加而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维持稳定,造成莫愁湖蓝藻暴发的主要原因是外源性氮、磷营养盐的输入而不是湖泊沉积物中氮、磷的释放;在蓝藻暴发前、中、后期,莫愁湖水质均为Ⅴ类,富营养化程度在轻度以上,水质污染严重。蓝藻暴发期间,水质整体呈下降趋势,水质恶化富营养化程度加重;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与水体中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亚硝态氮和氨态氮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或P0.05),与水体中氮磷比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而与沉积物中总氮、总磷及水体硝态氮未发现显著相关性(P0.05),水体中营养盐浓度特别是磷含量的增加对蓝藻暴发具有重要影响,而沉积物氮磷及有机质含量与蓝藻暴发的关系较弱,同时蓝藻暴发对水体还原态氮的影响比氧化态氮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