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9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183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以海洋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模拟实验研究了海洋沉积物中石油类污染物释放的影响因素及各条件下上覆水体中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海洋沉积物中石油类污染物释放强度与沉积物土壤颗粒是否悬起有关,当土壤颗粒大量悬起时污染物释放强度得到显著提高;上覆水体盐度的增加抑制了石油类污染物的释放;海洋沉积物在一定的受污染范围内,随着受污染程度的增加,石油类污染物的释放强度会随之增加;上覆水体中石油类污染物的浓度与反应物的固液比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2.
针对地下水中氟离子的去除分别合成了粉状和球状两种羟基磷灰石,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扫描、X射线衍射仪、X射线能谱小试实验分析其基本特征,并进一步利用小试实验确定其对水中氟离子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制备的粉状羟基磷灰石具有较高的纯度,但结晶度相对较低;而球状羟基磷灰石则较为规则、带孔隙的球形颗粒,粒径约为1mm左右.粉状羟基磷灰石对徐州地下水中氟离子的去除容量约为15.2mg/g,且其去除速度较快,主要集中在30min以内;球状羟基磷灰石对地下水中氟离子的去除容量约为7.5mg/g,但其去除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利用粉状和球状羟基磷灰石组合的工艺可将地下水中的氟离子浓度降低至0.8~0.9mg/L,且去除效果稳定.综上所述,粉状和球状羟基磷灰石的组合工艺可用于地下中氟离子的去除.  相似文献   
113.
污染物在有多个分汊岛的群汊河道中的输运混合特性目前尚不清楚,建立存在5个分汊岛的群汊河道物理模型试验系统,通过试验研究了恒定点源排放下群汊河道中污染物扩散特性和汊道污染物混合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来流流量的增加,使得污染物浓度整体下降,污染物混合均匀程度降低;污染物排污位置的改变,对污染物浓度的分布影响显著;支汊中,污染物沿程输运是一个逐渐混合均匀的过程,但是突扩型支汊例外,其混合均匀性有降低的现象。研究为掌握污染物在群汊河道中的输移混合特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4.
对太湖北部湖区水体及沉积物中Cd含量、形态分布及其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湖北部湖区水体Cd质量浓度为69.35~85.11 ng/L,处于低剂量范围;表层沉积物中Cd质量比范围为0.70 ~ 2.84mg/kg,存在一定的潜在环境污染风险,但沉积物中Cd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沉积物中不同形态Cd的含量及其比重在各点位间均存在明显差别,梅梁湾及环山河底泥中酸溶态、可氧化态和可还原态Cd所占比重均较高,存在较强的生物可利用性,而竺山湾中残渣态比重最高;各形态Cd含量的总体分布趋势与沉积物中Cd总量基本一致,表现为竺山湾>梅梁湾及环山河,且与Cd总量呈现出显著相关关系,竺山湾沉积物Cd的生态风险较大.水体与沉积物中Cd含量的空间分布差异主要与湖湾周围的污水排放及湖流作用下的蓝藻堆积沉降有关.  相似文献   
115.
侯兴  张文龙  罗小勇  熊维  李轶 《环境工程》2017,35(2):153-157
对3种典型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工艺(微絮凝+砂滤+消毒(MSD)、混凝+转盘过滤+消毒(CRD)和混凝沉淀+超滤+消毒(CUD))进行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定量评价,探讨了不同工艺在不同回用用途下的环境表现。结果表明:MSD工艺在富营养化(EP)方面的影响略高,归一化结果为9.32E-15,其他方面环境影响均小于CRD和CUD工艺;不同回用用途的污水再生可在某些方面抵消原需水产生的环境影响,有一定环境效益,不同出水用途的替代抵消作用可影响环境表现。以砂滤为主的典型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工艺在出水用于工业冷却水时,归一化加权结果为其他两种工艺的25%和7.5%,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6.
分子印迹技术与固相微萃取技术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超  王永花  孙成  杨绍贵 《环境化学》2011,30(9):1663-1671
固相微萃取技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涂层是固相微萃取技术的核心部分.目前商品化的涂层缺乏选择性,易受基质干扰,不适合复杂环境基质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分析.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种具有强大分子识别功能的材料,具有高效的选择特异性,将其作为固相微萃取涂层,可提高其选择性,扩大其应用范围,是目前固相微萃取涂层的研究热点之...  相似文献   
117.
以沉降型憎水性污染物为代表的危险化学品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发生后,大部分污染物将以液态形式沉积于河床表面,这些物质将作为内源性污染源,缓慢地释放进入水体,持续性地导致区域水质严重污染。选取二氯甲烷为对象,通过波浪水槽实验分析了不同波浪要素(波高、波周期等)对其释放强度的影响程度及响应关系,并建立了释放通量与各波浪动力学因子间的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波浪扰动将引起以二氯甲烷为代表的沉降型憎水性污染物明显释放;DCM悬浮颗粒总体积浓度(TVC)总体上随波高的增大而变大,随着波周期的增大而减小;相同波周期情况下,释放通量与波高呈显著指数正相关(R2>0.973);相同波高情况下,释放通量与波周期呈显著对数负相关关系(R2>0.967);进一步建立了释放通量与床面波切应力、床面波浪能量损耗率、近底波浪质点水平速度最大值、单宽总波能及波陡的数学回归模型。该研究可为沉降型憎水性污染物水质预报的源强确定提供理论依据及计算方法,进而为完善该类污染物水质预报及风险预警的理论体系提供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18.
桉树人工林区水库水体大面积泛黑引发的水质安全问题是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广西南宁市90%以上的饮用水源水库周边都大量种植桉树,且很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水体泛黑现象.已有研究表明水库沉积物对上覆水Fe~(2+)、Mn~(2+)、S~(2-)和DOC的迁移转化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探究水体污染物在沉积物-水界面附近的分布特征与迁移规律对揭示库区泛黑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柱状泥样分层分析方法和高分辨率原位被动采样技术,于2018年7~12月在我国南方典型泛黑水库天雹水库开展3次实验,分析沉积物中铁、锰、硫化物和有机质的分布特征及季节性变化规律,并重点研究泛黑期沉积物间隙水Fe~(2+)、Mn~(2+)、S~(2-)和DOC的剖面分布规律及迁移方向.结果表明:①桉树人工林区水库沉积物中铁和锰含量丰富,远超过全国土壤背景值.表层沉积物中铁、锰和TOC含量随季节同步增加,主要来源于水库周边桉树林区物质(残落物、腐解液和土壤颗粒)的输入与沉降;②桉树人工林区水库泛黑期沉积物间隙水中Fe~(2+)(16.99 mg·L~(-1))和DOC(36.80%)含量显著高于湖泛体系沉积物(12.15 mg·L~(-1)和10.78%),Fe~(2+)/S~(2-)与Mn~(2+)/S~(2-)比值均大于300,缺氧条件下沉积物中以铁锰氧化物的还原反应为主;③桉树人工林区水库沉积物中Fe~(2+)扩散通量[27.4~33.5 mg·(m~2·d)~(-1)]分别是太湖、阿哈水库和红枫湖的32.6、 4.9和30.8倍,具有更强的Fe~(2+)内源释放能力,且间隙水中Fe~(2+)与DOC(r0.904,P0.01)显著正相关,沉积物中铁还原产物与有机质的络合反应是水库突发性泛黑的重要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9.
罗家宏  王华  刘晓晖 《环境工程》2019,37(11):30-35
以长江口为研究区域,基于野外监测数据,分析近10年来徐六泾水域(A区)、东风西沙水源区(B区)、石洞口水域(C区)、南港水域(D区)、北港水域(E区)、启东港水域(F区) 6个水域中溶解态Cu的监测数据,运用MannKendall法对其进行趋势分析,以及运用R/S分析法预测Cu浓度的未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10年来,A—E 5个水域中Cu浓度均处于较低水平,平均浓度分别为0. 005,0. 005,0. 006,0. 004,0. 004 mg/L,而F区中Cu浓度变化较不稳定,2014年前Cu浓度处于较高水平,此后恢复低水平状态,总体波动较大,平均浓度为0. 0189 mg/L。2)在Mann-Kendall法趋势分析中,总体而言,在研究时期内,6个水域的分析结果 UF基本0. 5,即Cu浓度持续平缓下降,具有与过去相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0.
近年来,我国西部高原地区的污水处理厂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现象,但由于高原独特的气候特征以及社会特点,污水处理厂在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正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针对高原地区独有的低温、低氧、低压等自然条件,对高原地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方面产生的问题和原因展开分析,结合我国高原污水处理厂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并且对我国高原污水处理厂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