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1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多氯联苯在多介质环境中的污染状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氯联苯(PCB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综述了国内外对多氯联苯在水、大气、土壤、底泥等环境介质中污染状况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2.
红外测油仪校正系数应重新测定并通过检验;测量不同浓度的样品应注意与不同光程比色皿的匹配,最好同时测量相应光程比色皿的校正系数;仪器测定低浓度芳烃时,回收率低,校正系数未能通过检验.  相似文献   
23.
浙江省降水酸度和化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浙江省酸沉降监测网24个观测点1992~1994年的监测资料,运用统计学和回归分析评价的方法研究了浙江省降水酸度和各化学组份的浓度分布和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水中阴离子以SO42-为主,冬、春季节降水离子浓度较高,酸度也大,影响降水酸化的主导离子是SO42-、NO3、NH4+和Ca2+.  相似文献   
24.
针对如何提高水质自动监控系统中数据信息的有效性这一问题 ,提出了建立监控系统反馈循环的方法。通过监控网络的反馈循环 ,使监控方案不断优化 ,获得更加符合环境监测部门要求的信息。并进一步阐述了如何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在各级环境监测部门中的传输利用 ,由此构建了一个网络化的水质信息循环系统。实现对现场水质信息的实时观测与系统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25.
建立水体中痕量烷基酚的固相萃取一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6min内完成烷基酚分析.4-ter-辛基酚、4-壬基酚及4-n-辛基酚的回收率分别为87.1%~103.5%、87.7%~93.5%、64.9%~88.6%;重复进样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4%、2.8%、2.0%;检测限分别为0.1、0.05、0.05μ/L.  相似文献   
26.
电厂煤粉炉燃煤二氧化硫转化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10台电厂煤粉炉出口烟气二氧化硫排放量,并根据物料衡算,得到了燃煤中硫转化为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转化率,结果表明,平均转化率为93.8%。可见,电厂煤粉炉燃煤中硫转化为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转化率选取90%是适宜的。同时,根据以上结果,得到了电厂煤粉炉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估算式。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介绍湖南省益阳县泥江口、浙江省安仁石煤电厂和湖北省钻探岩石煤矿井周围80km评价区内集体剂量估算结果,同时介绍了五省碳化砖所致的集体剂量。剂量估算结果表明:钻探岩石煤矿井、泥江口和安仁石煤电厂周围80km评价区年附加集体剂量分别为1.7人·mSv、1.9人·mSv和1.4人·mSv;五省25年生产碳化砖在50年居住期所致的集体剂量为1.6×105人·Sv。  相似文献   
28.
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硅胶柱、氟罗里土柱净化前处理方法对浙江某地区土壤样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进行分析,并与现行的GB/T 14550-1993浓硫酸净化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柱净化前处理方法加标回收率在78%~121%,两种前处理方法所得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表明利用柱净化前处理方法能满足痕量有机物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29.
对美国Andersen酸雨采样器与国产酸雨采样器在pH、电导率、雨量三方面的采样性能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监测数据基本一致,其中pH值的可比性最好,相关系数达到0.99;Andersen酸雨采样器采集的样品其电导率普遍低于国产酸雨采样器,说明该仪器在防颗粒物干扰方面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0.
杭州城市大气消光系数和能见度的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杭州市能见度下降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在2001年5月至2002年5月对不同粒径的颗粒物(PM10、PM2.5)的质量浓度进行了观测,结合晴天天气条件下的大气能见度,推算污染物和水汽分子对大气的消光散射,发现细微颗粒物的散射消光特性对杭州市能见度下降起主要作用,并得到能见度与细微颗粒物浓度比值(PM2.5/PM10)的关系;分析了大气能见度和消光系数与PM2.5/PM10和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