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7篇
废物处理   3篇
综合类   218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镉是一种重要的有毒重金属元素,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已有学者对土壤、大气、植物等介质中镉的环境行为进行了综述,而对海洋镉循环的系统梳理较少.本文综述了海洋中镉的来源、浓度分布与影响因素、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镉同位素在海洋中的示踪应用,并对海洋镉循环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应在镉全球海洋大尺度循环、迁移转化及微观动力学机制方面开展更深入研究.海洋镉及其同位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可为深入理解镉的环境行为与风险和发展有效的镉污染风险防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72.
小清河专项治理对莱州湾环境和浮游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明确小清河流域专项治理对莱州湾环境因子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8年8月(治理后丰水期)对莱州湾近海环境因子、叶绿素a(Chla)、浮游植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空间分布进行了综合调查.结果表明,小清河进行专项治理后调查海域可溶性无机氮(DIN)、可溶性无机硅(DSi)、NO3-和NO2-浓度明显降低,仅为临近20...  相似文献   
273.
调查了2009年枯水期和丰水期胶州湾河流入海口和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壬基酚污染状况,并初步估算了胶州湾陆源壬基酚的入海通量。结果显示,入胶州湾各河流水体中壬基酚浓度差异较大,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为0.11~3.17 μg/L和0.09~10.8 μg/L,其中墨水河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娄山河、海泊河、跃进河、李村河、大沽河、镰湾河和白沙河,而洋河污染则相对较轻;各污水处理厂出水口壬基酚浓度相对稳定,枯水期和丰水期为0.11~0.17 μg/L和0.15~0.29 μg/L。枯水期和丰水期胶州湾壬基酚入海通量分别为6.5 kg/d和11.8 kg/d。  相似文献   
274.
海水烟气脱硫技术改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海水烟气脱硫技术已在我国沿海地区火电厂脱硫项目中广泛应用。结合海水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现状和电厂的应用实践,对如何提高脱硫效率、减小曝气池占地面积等给出了具体改进建议,为我国海水烟气脱硫技术的改进与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5.
油田含油污泥热解制备烟气脱硫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油田含油污泥深度资源化,针对高含油的孤岛采油厂含油污泥采用热解处理,回收油气资源的同时将热解残渣制备成烟气脱硫剂。以苯吸附值和热解残渣含油率为基准对热解工艺进行了优化,对热解油品和残渣进行分析,热解残渣经过后续处理进行了烟气脱硫性能评价。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热解最佳工艺条件为:氮气保护下,热解温度550℃,热解时间4h,升温速率10℃/min。此时苯吸附值为60.12mg/g,热解残渣含油率为0.29%。最佳工艺条件下,热解油品产率可达10%左右,回收率大于65%,热裂解作用明显,热解油品的品质较好,产生的不凝气体可以作为洁净燃料气;热解残渣经过后续处理,可用于脱除烟气中的SO2,吸附脱硫能力较好,穿透硫容达到3%以上。  相似文献   
276.
张敬慧  陈岩  杨剑  杨桂朋 《海洋环境科学》2022,41(2):283-292, 302
本研究于2018年3月采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50个站位样品,对颗粒态氨基酸(PAA)的分布与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AA的平均浓度为(1.86 ± 1.02)μmol/L(0.76~5.55 μmol/L),其主要组分为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y)、丝氨酸(Ser)、丙氨酸(Ala)和甘氨酸(Glu)。颗粒有机碳(POC)和颗粒氮(P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74.21 ± 37.70)μmol/L(18.06~238.66 μmol/L)和(7.52 ± 3.46)μmol/L(2.27~19.86 μmol/L)。PAA、POC与PN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长江口内浓度低于近岸浓度,近岸浓度高于远岸浓度,垂直分布上较为均匀。研究海域中的C/N由近岸向远海逐渐降低,表明陆源输入有机质的影响逐渐降低。基于氨基酸的衍生参数Asp/Gly和Ser + Thr(苏氨酸)[mol%]表明该海域颗粒物中有机质主要源于硅质碳源,与硅藻在该海域中相对较高的生物量有关。碳、氮归一化产率[PAA-C(N)%]以及降解因子(DI)所指示的降解趋势并不完全一致,这或许与PAA-C(N)%和DI适用于不同降解阶段以及氨基酸来源与转化的多样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