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89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作为最主要的三大传统溴系阻燃剂(BFRs),多溴联苯醚(PBDEs)、六溴环十二烷(HBCD)、四溴双酚A(TBBPA)具有半挥发性、环境持久性和远距离传输性,目前在全球各种环境介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毒理学研究表明,PBDEs、HBCD、TBBPA均具有明显的生物毒性和致癌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本文简要概述了PBDEs、HBCD、TBBPA的使用现状,综述了全球范围内非生物体(灰尘、水体、土壤、沉积物、污泥)和生命体内(植物、动物、人体)等3种传统BFRs的污染水平、特征、暴露途径和毒性,并讨论了当前存在问题,最后对PBDEs、HBCD、TBBPA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32.
生活污水处理是中国面临急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分析厌氧反应器的分类与特点及去污机理,与其它污水处理技术比较,总结出生活污水采用厌氧生物法处理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出水水质好、操作简单等优点。对厌氧反应器在生活污水处理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3.
新形势下开展环保宣传活动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斌 《青海环境》2011,21(1):33-35
环保宣传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挥着先导、基础推进和监督的作用。文章立足宣传活动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和环保宣传活动的变化及意义,探讨了新形势下开展环保宣传活动的途径,指出环保宣教部门只有做好宣传活动的定位、策划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宣传活动,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识,从而达到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基于声发射检测原理,探究一种适用于核电安全壳的泄漏定位方法。方法 首先,开展安全壳结构的声波传播特性研究;其次,基于时频分析,对安全壳泄漏产生的声信号进行滤波预处理,基于分布式传感网络,利用互相关系数曲线,估计不同传感器信号时延;最后,采用双曲线法,对泄漏源进行定位,得到定位观测点,对观测点进行离散系数加权,得到预测泄漏源位置。结果 安全壳上波速平均值为3 026.2 m/s,泄漏声信号的频带主要集中在15~80 kHz,没有明显的时域特征。采用该方法对模拟安全壳上的泄漏源进行定位,平均定位误差为4.31 cm。结论 安全壳上周向和轴向的波速差异不大,可近似认为是各项同性的。基于离散系数加权的互相关时差法定位效果良好,满足安全壳结构泄漏定位需求。  相似文献   
35.
提出在传统混凝土能源桩的基础上加入相变材料和钢纤维来提高能源桩的换热效率,通过钢球封装相变材料不仅将相变材料应用于混凝土,而且钢纤维和钢球的高导热特性可以改善相变材料导热性能上的不足,提高相变储能混凝土的导热性,为相变材料在能源桩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相变钢纤维混凝土材料不同热力学参数测试的具体过程和结果发现纤维增强型混凝土破坏时没有明显的碎块和崩落,是因为钢纤维与裂缝两边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应力起着约束裂缝开展的作用,从而降低混凝土脆性破坏程度;另外钢纤维可以很好的补偿低导热的相变材料所带来的缺陷,使能源桩整体的导热性能得以提高;钢纤维会降低混凝土的比热容,但砂率对混凝土的比热容有明显的影响。此结果会为后续评估和优化能源桩热交换系统提供参数指导。  相似文献   
36.
通过工程实例讨论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的工艺过程和处理效果,结果除总磷外,处理生活污水其出水CODCr为5. 0~2 6 . 0mg L ,SS为1 .7~10. 0mg L ,NH3 N为0 . 30~2 .31mg L ;处理受污染的河流水时,其出水CODCr为8. 0~2 6 . 0mg L ,BOD5为1. 0~6 . 0mg L ,SS为2. 0~6 .0mg L ,NH3 N为0 . 17~2. 5 4mg L ,均能达到相应的处理要求,是值得推广的一项新型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37.
杜敏  李娟  黄瑞敏 《环保科技》2002,8(4):27-30
采用石灰乳—碱式氯化铝 ( PAC)—聚丙烯酰胺 ( PAM)混凝沉淀工艺 ,对CODCr、总磷、无机磷含量均较高的乐果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 ,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 p H、 Ca( OH) 2 和聚铝投加量与 CODCr、总磷、无机磷去除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8.
活性污泥中污泥上浮的产生与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国内外活性污泥法中污泥上浮问题的研究结果表明 ,引起污泥上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进水水质方面有 :过量表面活性物质和类脂化合物 ,过低或过高的 pH值冲击 ,碱度过高 ,水温过热 ,酚及其衍生物、醇、醛、某些有机酸、硫化物、重金属及卤化物等致毒性底物的流入等等。工艺运行方面的原因有 :过量曝气 ,污泥缺氧反硝化 ,污泥回流量过大 ,池底积泥腐化以及机械应力等。还有起沫丝状菌的过量生长产生的泡沫和浮渣。控制活性污泥上浮的主要措施有 :调节曝气池的DO、pH值 ,采用均质调节池并控制进水水质及液位 ,合理投加营养盐等  相似文献   
39.
对广东钙质膨润土转型后用于印染废水脱色进行了试验。转型后的钙土各项理化性能均达到天然钠土的水平,对印染废水的脱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0.
低潮降雨及其径流能够扰动淤泥质潮间带表层沉积物并夹带极大量颗粒物输入潮间带水体,这一过程被视为潮间带物质循环的“热点”,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综合1978年至2018年针对降雨及其径流扰动和输运淤泥质潮间带物质的文章,阐释降雨在淤泥质潮间带物质输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导致的生态效应。这些研究发现降雨之所以能扰动和夹带沉积物首先是因为低潮期的雨滴冲击可以破坏并排出黏性沉积物,而后续形成的径流则向下坡方向转移被扰动的沉积物;其次,低潮降雨通常导致淤泥质潮间带径流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增大两倍以上,最高甚至增大到100倍,而潮汐和浅水波扰动则不能产生类似的效应;再次,附着在颗粒物上的有机质和金属等物质成分会出现与颗粒物浓度相一致的响应过程;最后,被降雨扰动的颗粒物在潮汐的输送下可能通过潮沟-潮下带系统从潮间带净输出至近岸水体。总而言之,在全球变化大背景下极端降雨事件趋于增加,因此降雨及其径流对淤泥质潮间带物质循环的影响应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