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544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695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290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实验研究了蔗糖为碳源,硝酸钠、脲、蛋白胨、硫酸铵和氯化铵等氮源对NIII2发酵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液起始pH值为7.50,以硝酸钠为氮源,发酵液pH会上升,升至7.60~8.34时,NⅢ2菌株开始大量分泌微生物絮凝剂,发酵72 h,产量可达7.5 g/L,该产量是目前报道的克雷伯氏菌产絮凝剂的最高值。脲为氮源,pH则下降,降至5.04~6.49时,大量分泌絮凝剂,发酵72 h产量达5.2 g/L。蛋白胨、氯化铵和硫酸铵等为氮源时,pH下降十分明显,pH小于3.71时有絮凝剂分泌,发酵72 h产量约2.0 g/L或更小。以硝酸钠和脲为氮源时,发酵液中有黄色物质分泌,该黄色物质出现或黄色逐渐加深,是NIII2菌高产絮凝剂的标志。除硫酸铵外,其他氮源发酵所产絮凝剂为O-糖蛋白。当以硝酸钠、脲、蛋白胨、硫酸铵和氯化铵为氮源时,絮凝剂中蛋白的含量分别为9.55%、33.28%、19.39%、13.81%和15.51%,且蛋白含量越高,絮凝剂活性越大。  相似文献   
992.
不同类型潜流湿地处理养猪废水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养猪废水的水质特点,在同等条件下开展了2种类型潜流湿地处理效果的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水平潜流湿地(HSSF)与垂直潜流湿地(VSSF)由于结构设计的不同造成其布水方式和系统内部水力流态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两系统对养猪废水处理效果的差异;当水力负荷为0.02 m3/(m2.d)时,两系统对养猪废水中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18%和93.10%,对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3.44%和81.43%,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2.64%和84.62%,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88.41%和95.71%;垂直潜流湿地可充分利用填料层,可增强系统的复氧能力,还可实现填料层中好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的共存,使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在同一系统内完成,提高了系统的脱氮能力,而且改善了养猪废水中其他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因此,结合处理效果和出水水质的稳定性,对于浓度较高的畜禽养殖废水,选择垂直潜流湿地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993.
机动车单车扬尘浓度分布规律的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掌握汽车扬尘中PM10污染分布特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汽车扬尘PM10浓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车速、积尘负荷对汽车扬尘PM10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车速与扬尘运移速率成正比,且车速在20~60 km/h范围内与扬尘高度近似成线性分布;积尘负荷与汽车扬尘PM10平均浓度同比例变化.  相似文献   
994.
将A2/O生物处理单元与MBR相结合构建了的处理能力为2 000 m3/d的A2/O-MBR工艺,并应用于缺水地区校园生活污水的处理与回用。该系统运行稳定,运行阶段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100~200 mg/L、NH4+-N为19~33 mg/L、TN为25~43 mg/L、TP为3~5 mg/L和低碳氮比的情况下,出水水质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 18920-2002) 的要求,且全部用于杂用及校园绿化等。经分析该工艺运行成本为0.96 元/m3,每年可节省自来水73万t,获得较好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5.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胞外聚合物提取方法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速离心法、超声法、阳离子交换树脂法(CER)、加热法4种方法提取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中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利用化学分析方法结合三维荧光光谱法(EEM)和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对4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60℃,30 min加热提取效果最好,而且对细胞破坏小.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图表明4种方法对于类富里酸均有较好的提取效果;对于类腐植酸和类蛋白质,热提取法优于其他3种方法.凝胶渗透色谱法分析表明4种方法提取的EPS分子量(MW)分布变化差别不大,分子量分布范围为100~1 000 000,主要集中在100 ~ 10 000之间.  相似文献   
996.
硝态氮为惟一氮源时异养微生物增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BR研究了缺氧条件下硝态氮为惟一氮源时异养微生物的增长特性。结果表明,异养微生物能利用硝态氮作为氮源进行增殖。当进水COD浓度为1 400 mg/L,硝态氮浓度为280 mg/L时,COD和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和99%;污泥中微生物的含氮量为8.8%,低于常规利用氨氮作为氮源的微生物;在实验条件下活性污泥的产率系数为0.30 g VSS/g COD。反硝化菌可利用硝态氮作为氮源进行细胞合成对含硝氮的废水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由于无需投加氨氮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污泥产率低,降低了污泥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997.
以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的卫生条件改善为目的,开展了简易生态厕所的粪便堆肥处理实验。在投加石灰作为抑菌剂的条件下,研究了搅拌混合对杀灭致病微生物的影响,以及使堆肥终产物达到可接受风险值所需的最佳搅拌条件。实验确定了石灰的投加量,并应用Beta-Possion模型对堆肥处置过程中致病微生物对暴露人群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从而从健康风险控制的角度确定了最佳的搅拌次数。研究结果表明,石灰投加量约占堆肥干重1.5%,手动搅拌50次,经搅拌后放置12 h能达到可接受的风险值(3.2×10-5)。  相似文献   
998.
概述了我国水泥工业新型干法生产和节能减排技术现况,提出目前水泥工业使用的主要除尘技术正由电除尘向袋除尘发展,节能技术需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运行参数才能与除尘、生产设备达到合理匹配。对国内外各行业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路线进行了比较,结合水泥行业现状提出了制定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评价方法的技术路线和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ABR酸解过程中污泥的特性 :ABR各隔室酸化污泥外观呈黄褐色絮状污泥 ;污泥表面主要以水解产酸菌为主 ,污泥的沉降性变差 ,易于上浮 ;酸化污泥的产甲烷活性比正常的甲烷发酵低得多。碱度不足是引起酸化的直接原因 ,污泥内存在“死区”范围大 ,加剧酸化的进行。采用同时增加碱度和降低负荷的方式 ,连续调控 6 0d后 ,反应器恢复正常运行 ,恢复后污泥表面仍以产酸菌为主 ,但内部的产甲烷菌已恢复。  相似文献   
1000.
高效生物滴滤床净化含二甲苯废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摇床实验筛选出一株二甲苯降解菌.将该菌种接种于生物滴滤床中,研究其净化含二甲苯废气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纯菌种的生物滴滤床的净化效果比混合菌种生物滴滤床有显著提高。当气体停留时间在28.3~84.8s变化时,系统的净化效率变化不大;当气体停留时间缩短到17.0s时,滤床的净化效率随人口浓度有较大变化。在实验范围内,喷淋液的流量对滤床的净化效果几乎没有影响。滤床填料中生物量分布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