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127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3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化学动力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einfeld等提出的光化学烟雾形成机理构建了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对模拟的基本条件进行了分析.用MAT-LAB对光化学烟雾形成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了光化学烟雾前体污染物浓度变化对其特征污染物形成的影响规律.将模拟结果与烟雾箱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统计结果表明,用文中构建的模型模拟的03浓度值与烟雾箱试验观测值的决定系数R2为0.8146.  相似文献   
162.
关卫省  邓江华  韩娟 《环境化学》2013,32(3):513-517
基于小分子醇双水相体系和小分子有机物双水相体系,建立了(乙醇+丙酮)-(NH4)2SO4形成的二元双水相体系萃取盐酸四环素的新方法.研究了分相盐、醇及小分子有机物的类型、用量及比例、温度、溶液酸度、共存物质对盐酸四环素分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铵浓度为41%、无水乙醇与丙酮体积比为2∶1、溶液酸度在pH 4.5—5范围、温度为25℃二元双水相体系对四环素有较高萃取率可达90%,分配系数达到57.当测试允许相对误差为±7%时,浓度为75 mg.L-1的盐酸四环素,K+、Na+、F-、Cl-、NO3-、Br-浓度均为10%对测定结果无干扰,1.5倍的盐酸美他环素、35倍的氯霉素、青霉素和红霉素、80倍的淀粉和蔗糖、400倍的葡萄糖和果糖对测定结果不发生干扰.  相似文献   
163.
886起危险品罐式车辆道路运输事故统计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系统掌握危险品罐式车辆道路运输事故特征及规律,统计分析了886起危险品罐车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形态、道路等级、路段特征及事故原因等.结果表明:38.1%的危险品罐车运输事故发生在华东地区,其中11.6%发生在浙江省;82.8%的事故由交通事故引发,其中车辆单独事故占44.1%,车辆碰撞事故占38.7%;9.1%的事故由罐体及附件泄漏和阀门失效引起;就事故形态而言,约23.6%的事故为单方翻车,其次是冲出路外(14.3%)和两车追尾(12.0%);60%的事故发生在高等级公路上,20%发生于城市道路;67%的事故因人员因素导致.  相似文献   
164.
采用PAC(聚合氯化铝)和PAFC(聚合氯化铝铁)作为絮凝剂,探讨不同絮凝剂及其投量对于内循环连续砂滤器处理效果和滤料板结潜在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PAC和PAFC投量由5mg/L升至30mg/L时,COD和SS的去除率随着投加量的增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mg/L为试验水质下的最佳投量,在该投量下,PAC对SS和COD去除率为分别为49.7%和12.9%;PAFC对SS和COD去除率分别为50.6%和13.8%.内循环连续砂滤器主要去除的是相对分子量在3k以上的溶解性有机物,但对相对分子量1k以下的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效果不好,总DOC去除率低于5%,需进一步深度处理以满足最新的排放标准.PAFC混合液比PAC混合液黏度低,有利于缓解滤料板结.总体来看,更适合于石化二级出水的混凝剂为PAFC,最佳投量为10-15mg/L,可保障对SS高效去除同时并使内循环连续砂滤器运行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65.
采用水热法,以硝酸镍为镍源,利用商业二氧化钛(P25)制备Ni2+掺杂钛纳米管。对样品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比表面积仪(BET)的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水热法生成了均匀的钛纳米管,管壁多层且两端开口;Ni2+掺杂基本没有改变钛纳米管的形态和晶型结构;掺杂5%Ni2+的钛纳米管的比表面积为233.89 m2/g,大于未掺杂的纳米管(187.52m2/g),远大于原料P25(45.6 m2/g)。以亚甲基蓝溶液为降解对象,研究Ni2+的掺杂量、pH值、振荡时间和温度对Ni2+掺杂钛纳米管吸附性能的影响。Ni2+的掺杂量、pH值、振荡时间和温度对Ni2+掺杂钛纳米管的吸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用非线性回归分析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Langmuir吸附模型比Freundlich吸附模型拟合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6.
为弥补政府应急物资库供应能力不足,提升救灾物资供应时效、种类和能力,提出协议供应商参与的多供应主体模式,并基于此构建考虑配送中心爆仓和灾区道路损坏的不确定因素的物资供应双层优化多阶段多目标模型,采用NSGAⅡ算法和CPLEX求解器,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多主体供应模式不仅可增加应急物资储备的种类和数量,实现可持续物资供应,而且在不确定因素影响下,可通过直送和缓送的方式满足物资供应需求,较传统储备库供应模式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7.
厌氧消化中硫酸盐毒性的控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了厌氧消化中硫酸盐还原菌与产甲烷菌对分子氢的两种竞争作用及硫酸盐的致毒机制,归纳分析了目前对含硫酸盐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可能采用的几种毒性控制对策及其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68.
建设项目全程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从制度上保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开展,有利于项目全过程环境保护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有效化,在分析总结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现状及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管理制度的状况的基础上,指出了随着建设项目全面快速的发展和环境问题日趋复杂化,只依靠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已不能满足建设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在项目建设前期、建设期和运营期全过程中应建立的一些新的制度,构建了建设项目全程环境管理制度体系,促进建设项目全过程全面落实环境管理措施,实现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统一。  相似文献   
169.
环境管理经济手段能否充分有效地发挥效果对于环境保护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论述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特点和实际应用的状况,分析了经济手段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经济手段有效性的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0.
甲醇燃料汽车VOC排放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了解汽车中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排放,减少其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因此文章采用选择离子流管质谱(SITT~MS)装置,对M15蒸气和装有催化转化器燃用M15的汽油车的尾气中的挥发性有机(VOC)物进行分析。M15甲醇燃料蒸汽几乎完全由甲醇,链烃和芳香烃碳氢化舍物组成。尾气中仓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合氧有机物以及NH3和NOx等污染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