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8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31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贵州省典型煤矿区水体水质分析及其急性生物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煤矿开采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对贵州四个煤矿区水体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用隆线溞对水样进行了急性生物毒件实验.结果表明,各煤矿的开采对研究区的地表水体均造成了不同程度污染,水体中SO42-、Fe与Mn的最高含量分别达到了2 588.96 mg/L.58.301 mg/L,7.097 mg/L.pH值最低为2.85...  相似文献   
1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喀斯特地区以其独特的地貌特征,表现出不同的热岛形成和分布情况.本文采用覆盖贵阳市的2001年ETM+和2007年TM遥感影像,进行亮度温度反演,分析热岛分布和形成原因.研究表明:除了常规热岛外,在贵阳市还广泛存在着与喀斯特的分布和石漠化的形成有着密切联系的异常热岛区...  相似文献   
103.
为研究岩溶地区河流湖库在底泥疏浚前后水体沉积物对外源性重金属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以重金属铜为例模拟沉积物存在或缺失条件下重金属在岩溶地区常见水体中的迁移试验,结果表明:在富碳酸氢盐水(supercarbonate-rich water, SCRW)、富营养化水(eutrophic water, ETW)、对照(去离子水,de-ionized water, DIW)3种上覆水体与水体沉积物存在或缺失构成的6个系统中,沉积物的有无对铜从上覆水中迁出量具有显著影响,表现为[沉积物+DIW]>[SCRW]>[沉积物+ETW]>[沉积物+SCRW]>[ETW]>[DIW].使用Langmuir扩展方程对浓度-时间函数进行拟合后考察其一阶导数研究沉积物对重金属迁出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沉积物+上覆水]系统对铜的迁移速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在0~1.8 h内, 铜在[沉积物+SCRW]系统中的迁出速率最高,在1.8~42 h内,铜在[沉积物+DIW]中的迁出速率最高,在42 h后各个系统中的迁出速率均较低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直至240 h均保持稳定.说明在外来重金属的输入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沉积物的存在可使水体对外来重金属具有更好的缓冲能力且可有效加快上覆水中重金属(铜)初期(0~48 h)的迁出速率,因此现有的岩溶地区水体沉积物疏浚工程环境风险评价体系需要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04.
锑矿采选固废与冶炼废渣的化学特性及重金属溶出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锑矿区采选固废和冶炼废渣的化学成分及在模拟酸雨不同pH值下的溶出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矿废石、浮选尾矿渣、鼓风炉炉渣及鼓风炉燃烧残渣都含有Sb、V等重金属污染物,其中鼓风炉炉渣Sb含量最高,达1.22 g/kg,溶出率为0.355%;采矿废石中Sb的含量最低,为0.34 g/kg,溶出率最高达到10.391%,说明锑矿区废渣和冶炼固废中的重金属释放与固废的重金属含量不成正比。浸出实验表明,锑矿采矿废石浸出液Sb浓度达到3.55 mg/L,超过贵州省环境污染物Sb的排放标准(0.5 mg/L)7.11倍;锑矿鼓风炉燃烧残渣浸出液Sb浓度为3.11 mg/L,超过标准6.23倍。因此锑矿区露天堆放的固体废物,经酸雨淋溶浸泡产生的废液会污染周边水体,可能对周边生态和居民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05.
贵州开阳地区富硒地层及风化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开阳地层和土壤调查,发现灯影组、牛蹄塘组等地层富集硒元素,由其风化而来的土壤也富硒。富硒地层同时还富集Mo、As、Cd、Sb、Ba、Co、Ni、Tl、V、Zn等元素,而相对缺Ag、Bi、Cr、Ga、Rb、Sr、Ta、Zr等元素;富硒地层风化形成的土壤中As、Ba、Cd、Co、Mo、Ni、Sb、Se、Tl等元素对基岩有明显的继承而富集;Pb元素则在基岩风化过程中流失而亏损;Cu、Sc、V、Zn元素在基岩风化后明显富集;而Ni、Co、Cd则具有对基岩的继承和后期风化富集的双重特征。研究表明该地区硒的富集是热水沉积、深部物质沿白马洞深大断裂迁移、热卤水的迁移混合,铀矿化以及大量硫化物的存在共同作用的结果。开阳富硒地层及风化土壤中稀土元素总量∑REE为66.61~609.13×10-6,LREE/HREE比值为1.17~5.40,(La/Yb)N=5.08~15.72>1,REE分布模式为右倾型,轻稀土段右倾明显,(La/Sm)N=1.43~7.44>1,为LREE富集型,重稀土段则相对平缓,(Tb/Yb)N=1.01~2.39。通过对微量、稀土元素的分析表明,富硒的黑色岩系形成于缺氧条件下的低温热水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06.
人工湿地对模拟煤矿废水铁、锰的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培  刘方  王慧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5):78-80,114
针对贵州省煤矿酸性废水的危害日益加剧的现状,通过建立人工湿地系统对模拟煤矿废水中铁、锰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浓度总铁:200 mg/L,总锰:12 mg/L,停留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对Fe的去除率达99.7%,对Mn的去除率达88.5%,均远低于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为进行人工湿地系统处理煤矿酸性废水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采矿活动通过抽排改变地下水水位和流动条件,促进了地下水与含水层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矿山排水排入地表水系,从而影响整个岩溶水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基于水文地球化学和δ34 S同位素,揭示了典型卡林型金矿区及其周边矿山废水、岩溶地下水、地表水等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子.结果表明,未受金矿开采活动影响的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丰、枯水期水化学组分主要受灰岩和白云质灰岩风化作用控制,离子以Ca2+、Mg2+和HCO3-为主,水化学类型均为Ca-HCO3型.而矿山废水及其下游受纳水体受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溶蚀与离子交换作用影响,离子以Ca2+、Mg2+、Na+和SO42-为主,水化学类型由Ca-HCO3型逐步演化为Ca-SO4型.受矿山开采影响的各类水体中SO42-是特征组分,SO42-浓度在井下呈现从上至下逐渐降低的显著规律.未受矿山废水影响的地下水和地表水δ34 S值偏正,SO42-主要来源于雄黄矿的氧化,而矿山废水及其下游受纳水体δ34 S值偏负,SO42-主要受雄黄矿氧化和大气降水两个端元混合作用的影响,黄铁矿也有一定贡献.同时,各类水体的NO3-源于农业化肥施用和农村生活污水直排的输入.  相似文献   
108.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面源污染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其治理工作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加强。本文概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基本概念、特征与成因,根据农业面源污染的"产-流-汇"3个发生发展阶段,总结了现阶段农业面源氮磷污染的治理理论与技术,并根据各阶段治理技术的优缺点提出我国未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过程中应该加强污染产生机制和迁移转化过程的研究,同时,通过少量的人工干预,努力提高单项治理技术的治理效率,将农业面源污染发生与发展的"产-流-汇"3个阶段的治理技术结合起来,突出流域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09.
以NP(nonylphenol,壬基酚)、4-t-OP(4-t-octylphenol,辛基酚)和BPA(bisphenol A,双酚A)为目标物质,研究酚类EDCs(内分泌干扰物)在太湖流域宜溧河地表水体和悬浮物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结果表明,太湖流域宜溧河地表水体中ρ(NP)、ρ(4-t-OP)和ρ(BPA)分别为156.2~434.0、11.8~19.4和89.8~353.8 ng/L,悬浮物中w(NP)、w(4-t-OP)和w(BPA)分别为520.0~9 818.2、52.0~454.5和39.0~2 454.5 ng/g. 流域内生活及工业污水排放可能是宜溧河流域水体中酚类EDCs的主要来源,ρ(NP)与ρ(NO3-)呈显著正相关(R=0.860,P<0.01). 宜溧河水系中酚类EDCs在水相-悬浮物相的有机碳标准分配系数为4.14~6.41,表明悬浮颗粒物的吸附是水体中EDCs迁移的一个重要途径. 研究区域中NP、4-t-OP和BPA的入湖量分别为506、57.9和297 kg/a. 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部分河段ρ(EDCs)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10.
贵州西部土法铅锌矿区不同类型废渣重金属的释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健  刘方  王兰  李金娟 《环境化学》2012,31(9):1452-1453
贵州省西北部水城-赫章铅锌矿带是贵州铅锌的主要产地,其中赫章县是我国著名的土法炼锌集散地,土法炼锌已有300多年历史.铅锌矿的开采导致大量含硫化物矿物的矿渣及尾矿等暴露于地表,在氧化作用、淋滤作用及地表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