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218篇
基础理论   74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河南某化工企业为例,从厂区功能区划分、主要污染源分布、排水路线制定、卫生和安全防护等方面对其进行厂区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通过分析评价各关键因素对周围环境及敏感点的影响程度大小对厂区平面布置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由案例可知,项目环评不仅能够有效削减工业污染物排放对厂区人员和附近敏感点的影响,而且能够有效反馈厂区平面设计中存在的不足,通过优化调整降低铁路、高压线、环境敏感点跨辖区搬迁等限制条件对项目主要生产功能区布置的影响,提高企业生产中的卫生安全和风险防护水平,降低企业环保投入,实现经济和环保效益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2.
生物质炭对华北平原4种典型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玲  孙赟  张水清  岳克  曹红亮  林杉 《环境科学》2019,40(11):5173-5181
生物质炭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壤改良剂,在降低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明确生物质炭对冬小麦苗期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以华北平原的4种典型土壤(水稻土、砂姜黑土、褐土和潮土)为研究对象,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了4个处理:对照(CK)、单施化肥(NPK)、单施生物质炭(BC)和化肥与生物质炭配施(NPK+BC).结果表明,单施化肥显著增加了4种土壤N_2O排放,与对照相比,水稻土、砂姜黑土、褐土和潮土N_2O排放分别增加了314%、116%、240%和282%.添加生物质炭对华北平原4种土壤N_2O排放影响存在差异,与CK相比,单施生物质炭水稻土、褐土N_2O排放显著增加了72. 4%和50. 9%,而砂姜黑土和潮土BC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与NPK相比,生物质炭与化肥配施显著降低了4种土壤N_2O排放.添加生物质炭提高了4种土壤pH,其中,初始pH最低的水稻土,受生物质炭影响较显著,施肥则降低了4种土壤pH.砂姜黑土、褐土和潮土施肥处理N_2O排放通量均与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水稻土和砂姜黑土单施生物质炭处理N_2O排放通量与硝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3.
研究黄孢原毛平革菌(P.chrysosporium)对香草酸、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300 μg/mL的上述3种酚酸物质与黄孢原毛平革菌共培养2 d后,3种酚酸物质的降解率分别达到73.48%、99.09%和54.74%.黄孢原毛平革菌发酵上清液对3种酚酸物质的降解能力较弱,作用2 d后,降解率分别为13.28%,4.47%和5.43%,而该菌菌丝体降解能力很强,作用2 d后3种酚酸物质的降解率分别达到65%,98.37%和48.69%.研究表明,黄孢原毛平革菌对这3种酚酸的降解主要在菌体表面或体内进行.  相似文献   
24.
简便、快速、低成本处理畜禽粪便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简便、快速、低成本进行畜禽粪便堆肥化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三面墙式水泥地,池底用竹笆架空,进料口用竹笆堵挡,以增加氧气供应,并用半熟腐堆肥进行水分调节。堆肥温度上升快、温度高、水分蒸发量大、发酵迅速,一次发酵时间可缩短至2~3周,适合于我国中小型养殖企业采用。  相似文献   
25.
水分调节材料对牛粪堆肥氨气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通风式堆肥发酵方式研究了牛粪堆制过程中氨气的挥发特征和锯末、稻壳、稻草等不同水分调节材料对氨气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粪堆制过程中主要在前期,尤其是在最初的2周内释放氨气;堆肥期间挥发的氨态氮约为牛粪总含氮量的17%~50%。不同水分调节材料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氨气的挥发,但锯末抑制氨气挥发效果最好,其次是稻壳,稻草抑制氨气挥发的效果较小。因此,为了减少氮素损失,应采取适当措施抑制氨挥发或回收挥发的氨气。  相似文献   
26.
2种黏土矿物对磺胺嘧啶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蒙脱土和高岭土2种典型黏土矿物为吸附体,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其对磺胺嘧啶的吸附行为,考察温度和pH值对磺胺嘧啶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黏土矿物对磺胺嘧啶的吸附等温线均能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方程,且Langmuir方程拟合效果优于Freundlich方程;高岭土对磺胺嘧啶的吸附量大于蒙脱土;温度升高和pH值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磺胺嘧啶的吸附.  相似文献   
27.
本文根据大量的野外观测资料,分析了农田林网生态系统凋落物的归还和分解过程。结果表明,该毛白杨林网系统年凋落物量达0.5545t/ha,其归还率为35.72%。在土壤内枯叶的失重率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而增加,180天时为30.46%,360天时为54.71%,540天时为75.16%,其年平均腐解率为0.86。在枯叶的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丧失的排序为N>P>K>Mg>Mn>Ca。  相似文献   
28.
湖南烟区烤烟锌含量与土壤有效锌的分布特点及关系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许自成  王林  肖汉乾 《生态环境》2007,16(1):180-185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湖南烟区烤烟锌含量与土壤有效锌含量的分布特点及关系。结果表明,(1)湖南烟叶锌含量总体适宜,平均为(36.30±14.05)mg·kg-1,变幅为10.50~100.50mg·kg-1;调查区域内有92.58%的烟叶样本锌含量落在20.00~80.00mg·kg-1区间内;不同等级烟叶锌含量的规律是:B2F>C3F>X2F。(2)湖南植烟土壤有效锌含量适中,平均为(2.27±3.74)mg·kg-1,变幅为0.13~62.59mg·kg-1,变异系数高达155.09%;有22.41%的土壤样本在不同程度上缺锌(≤1.00mg·kg-1),有7.36%的样本的有效锌含量超过4.00mg·kg-1,满足优质烟生长的土壤样本达到70.23%;不同土壤类型有效锌含量的变化规律是:鸭屎泥>黄泥田>黄灰土>黄壤土。(3)烟叶锌含量与土壤有效锌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12;与土壤有效铜、有效铁和有效硫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有效钾和水溶性氯均呈显著负相关。(4)在土壤有效锌含量分组后,不同等级烟叶锌含量均随着土壤有效锌含量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且各等级烟叶锌含量在组间差异达到5%的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9.
土壤-植物根际磷的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土壤-植物根际磷素养分状况及利用机理,提高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使土壤中潜在的难溶性磷库活化,提高磷肥利用率,对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和陆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论述了根际土壤中根际微生物、根际pH值、根系分泌物、菌根、根际土壤磷酸酶等各种因素对提高土壤磷素利用率的机理。  相似文献   
30.
黄瓜根分泌物中化感物质的鉴定及其化感效应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作物生长过程中能从根系分泌释放出化感物质,此类物质被认为是引起连作障碍的重要因子。为进一步明确黄瓜(Cucumis sativus L.)根分泌物中化感物质与其连作障碍间的关系,采用GC-MS分析法,鉴定了XAD-4吸附树脂收集黄瓜水培液所获得根分泌物化感物质的种类,并考察了根分泌物对黄瓜种子胚根伸长及鉴定出的酚酸类化感物质对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根分泌物中化感物质主要有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阿魏酸,苯丙酸等苯甲酸的衍生物。根系分泌物酸性、中碱性组分对黄瓜胚根伸长都有抑制作用,其中酸性组分抑制作用更加明显。42h内,质量浓度低于50mg·L-1时,酚酸对枯萎病菌菌丝生长有刺激作用,而高于50mg·L-1时,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随处理时间延长,枯萎病菌对酚酸物质的耐受性增强,对高质量浓度酚酸的生长抑制作用表现不明显。本研究为从根际微生态角度揭示连作障碍机理积累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