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218篇
基础理论   74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构建土壤生态筛选基准的技术关键及方法学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生态筛选基准是指为了对陆地生物及关键的土壤生态功能提供适当保护而制定的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污染物浓度超过此值,需对土壤采取进一步的风险评价行动或污染控制措施.论文综述了当前国际上土壤生态筛选基准的发展现状,系统阐述了制定土壤生态筛选基准的方法学及4个基本步骤:数据收集、适用数据的选择、基于效应的数据外推与阈值估算和筛选值的最终确立,并对构建适于我国使用的土壤生态筛选基准时可能会遇到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2.
用自行设计的动力学装置研究了酸性条件下Pb在红壤表面的反应动力学能量特征.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Pb吸附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的Pb最大吸附量,随酸度增加显著下降,随温度升高提前达到平衡.用扩散速率常数计算的活化能(△E*)随酸度的增加而增加,Pb扩散需克服的能障加大;△H值为正,温度升高可促进Pb的扩散;AS值均为负,说明吸附反应使体系有序度增加.原液pH为4.5和5.6时,流出液的pH急剧下降;pH3.8和3.3时流入液比流出液的pH高,是由于土壤的缓冲作用和土壤表面质子化;当溶液中H+超过一定数量后,反应初期的H+消耗是快反应过程.H+对矿物的溶蚀成为速率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93.
石灰性土壤中磷锌对小麦生长及锌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磷锌在土壤-植物系统中复杂的交互作用,文章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石灰性土壤中施磷肥对小麦生长及吸收锌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锌明显增加了土壤中DTPA提取态锌的质量分数,且土壤中wDTPA提取态锌随着施磷质量分数的提高逐渐增加;不同施磷质量分数背景下,随施锌质量分数的提高小麦茎 叶 籽粒壳的干重有所降低,却增加了小麦籽粒的干重;在各质量分数锌背景下施不同质量分数水平磷,明显地降低了小麦茎叶中锌的质量分数,但提高了籽粒中锌的质量分数,并增加了锌累积量;小麦地上部锌质量分数和锌累积量均随施锌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因此,石灰性土壤中施磷肥提高了土壤中锌的有效性,促进了小麦生长,降低了小麦茎叶中锌的质量分数,促进了锌元素从植株向籽粒的运输,增加了小麦籽粒中锌的质量分数,促进了小麦地上部分对锌元素的总吸收量.  相似文献   
94.
植物耐受和解除重金属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了植物细胞及分子水平对重金属耐性和解除其毒性的途径.植物通过避免增加细胞内敏感位点毒物浓度来解除重金属毒性.其途径主要有:一方面通过菌根化、细胞壁吸收及根系分泌物的螯合作用减少根系吸收重金属进入细胞质;另一方面通过体内调节机制解除重金属毒性和提高耐性,主要通过一系列膜蛋白对进入细胞质内的重金属排出细胞质外、隔离于液泡中,或将重金属转变为无毒性形态挥发入大气,或通过细胞质内的植物螯合素、金属硫蛋白、有机酸、氨基酸、多胺等对重金属螯合,解除重金属毒性;同时植物还可以在重金属胁迫下产生热休克蛋白修复胁迫伤害的蛋白质.本文提供了涉及植物重金属解毒和耐性广泛的观点和证据.  相似文献   
95.
垃圾填埋场细菌种群空间分布及组成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PCR-DGGE技术对垃圾填埋场细菌种群垂直分布及组成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场细菌种群组成波动较大,某些种群对环境因子的变化十分敏感.在填埋年龄已达3a的取样点,细菌种群的多样性随着垃圾填埋深度的增加而呈现“多—少—多”的变化趋势。各种群间相对密度也呈现由不均一到均一的变化规律,部分层次优势种和非优势种发生较大变化.填埋深度4.0m至6.25m左右的区域是填埋场微生物区系组成发生变化的过渡区,该区域细菌种群的多样性较小,亲缘关系相差比较大的种交叉在一起,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从时间因素来看,填埋场同层次微生物群落组成随时间延长,种群构成趋于稳定.表层垃圾1~2a内,细菌种群处于交替更叠的阶段,日趋发育成熟.8.25m以下层次的细菌种群主要受填埋深度影响,与填埋时间关系较小。  相似文献   
96.
采用反渗透工艺处理火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作为循环水补充水和锅炉补给水,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7.
屠宰废水传统处理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把传统的物化 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屠宰废水 ,改造成AF SBR处理工艺 ,当进水SS、CODCr、BOD5、氨氮分别为 948mg L、475 9mg L、611mg L和 170 2mg L时 ,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改造后工艺技术具有针对性强 ,启动速度快 ,运行稳定可靠 ,耐冲击负荷 ,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98.
粉煤灰资源化特性及路面工程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对粉煤灰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 ,揭示出粉煤灰的不同成分和形貌对其资源化特性的影响规律 ;初步完成了消除不利于粉煤灰资源化的有害成分---碳的优化实验工作 ;进行了脱炭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等方面的试验研究 ,并在路面修复工程中应用脱炭粉煤灰完成了试验路修筑工作。结果表明 ,将粉煤灰进行脱炭处理 ,应用于混凝土工程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实际道路运营和技术性能符合路面工程的要求 ,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9.
褐土中磷镉交互作用对磷镉有效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阐明磷与镉在土壤-植物系统中交互作用机制,通过施用磷肥提高镉污染土壤修复效率,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磷镉交互作用对磷镉有效性影响。在供试褐土中磷、镉分别以不同处理培养90 d后,接近自然状态下对磷、镉进行吸附、解吸。结果表明:(1)在磷镉同时加入时,速效P的质量分数随着施Cd质量浓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在磷质量分数一定时,施镉降低了土壤中磷的有效性。(2)培养的含磷土壤对不同质量浓度镉吸附解吸时,褐土对镉的吸附量随着磷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此结果与(1)有一定的差异,可能的原因是向土壤中添加磷镉的顺序不同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0.
考察了塔式反应器中臭氧对地面水中亚硝酸盐氧化的工艺条件 ,得到了将亚硝酸盐氮含量为 0 .2 1mg/L的地面水处理到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Ⅰ、Ⅱ、Ⅲ类水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表明 ,该工艺不受水温影响 ,有较好稳定性 ,且设备简单、处理费用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