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4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75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79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优化设计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优化设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历史 ,分析总结了优化设计模型研究的发展规律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详细介绍了几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非线性系统优化模型的结构及寻优方法 ;从 6个特征方面横向比较了部分优化数学模型的研究成果 ;结合国内研究动态提出了对该领域研究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42.
探讨强化混凝和改性活性炭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氮(DON)作用机制,分析相对分子量以及亲疏水组分变化,并考察氯化消毒副产物生成势变化特征,结合三维荧光(3DEEM)光谱分析手段,对强化混凝和活性炭吸附前后DON组成,化学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强化混凝可以明显提高DON的去除效果,DON去除率通过pH值强化混凝提高到1.45倍,臭氧强化混凝提高到2.06倍,PAC强化混凝提高到2.09倍,PAM强化混凝提高到1.96倍.活性炭对DON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DON吸附过程中,酸改性活性炭表面主要是π-π色散力作用机理,而碱改性活性炭表面主要是给电子-受电子复合物形成机制.在强化混凝和活性炭吸附作用下,DON的相对分子量和组分发生较大变化,而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势大幅下降.经3DEEM和光谱区域体积积分法(FRI)分析,在强化混凝和活性炭吸附过程中DON及消毒副产物生成潜势与荧光区域Ⅱ和区域Ⅳ所代表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43.
以KOH为改性剂对无烟煤改性,研究了改性前后无烟煤对3种内分泌干扰物EDCs(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双酚A BPA、磺胺甲噁唑SMZ)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KOH改性对无烟煤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产生影响,提高了无烟煤对3种EDCs的吸附量,其中对EE2的吸附量提高了近2倍。3种EDCs在改性前后2种无烟煤上的吸附过程均可用伪二级动力学描述,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表现为化学吸附。改性前后2种无烟煤对EE2均表现出最高吸附能力,平衡吸附量(qe)分别为0.214 7μg/mg与0.622 9μg/mg;其次是BPA;最差是SMZ,qe仅为0.095 9μg/mg与0.124 2μg/mg。进一步研究表明,目标物的吸附情况与其憎水性质和分子结构有关,无烟煤吸附目标物的能力与其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正相关。  相似文献   
44.
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工艺在重庆某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重庆某污水处理厂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工艺的构造、原理与主要设计参数,总结了该工艺的低温启动经验。11个月的稳定运行表明,系统在进水BOD5、CODcr、NH3-N、TN和TP浓度分别为67 mg/L~264 mg/L、281 mg/L~902 mg/L、10.1 mg/L~37.8 mg/L、20.4 mg/L~72.7 mg/L和3.1 mg/L~12.3 mg/L条件下,去除率分别达到96.3%~99.1%、90.8%~99.6%、78.2%~99.4%、63.6%~89.9%和80.6%~98.4%,各项出水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45.
混合培养对沼泽红假单孢菌产氢及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培养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将沼泽红假单孢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和厌氧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PCM 532的混合培养,并进行生长代谢、产氢及正交实验、Biolog碳源代谢实验。结果表明,混合菌在厌氧光照条件下生长迅速,在好氧黑暗条件下也有一定生长;混合培养的产氢量高于纯培养;正交实验得到,对混合培养产氢影响最大的是底物和混合比例;Biolog微孔板代谢中混合菌可以利用纯菌种培养不能利用的碳源。混合培养表现为协同作用,促进细菌生长和提高产氢能力。  相似文献   
46.
地球是一个具有一定自洁、自我修复功能的大生态系统,它由各种植物、动物、人类、微生物有机的组成,维持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而大量的人类活动给地球的生态平衡产生了较大影响,特别是明显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得这种平衡逐渐受到不可逆的破坏。论文重点分析了城市化给生态平衡所带来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从生物链的角度建立生物资源平衡,从而实现新的生态平衡。将城市污染物的资源化和生态平衡联系起来,通过建立生物资源补充机制、改变城市垃圾和污水的处理方法等措施,促进生物资源平衡,在相对较大的范围内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7.
按照(火用)平衡分析模型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系统进行了研究,结合(火用)效率指标考察了其能量质的变化和损耗.通过这种分析,可以从根本上明确(火用)损耗发生的位置和途径.文章认为,应致力于降低不必要的、过大的推动力或改变运行方式以减少外部(火用)损失.该研究的结论可用于指导污水处理厂进行系统的节能工作.  相似文献   
48.
城市污水强化处理的污泥性能与生物相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生物絮凝吸附技术对城市污水进行强化一级处理试验 ,对不同污泥负荷条件下污泥沉降性能及生物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9.
臭氧/活性炭协同作用去除二级出水中D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氮(DON)的去除机制,首先测定二级出水DON、溶解性有机炭(DOC)、UV254、pH值等指标.接着通过臭氧氧化试验和活性炭吸附试验来考察二级出水中DON、DOC和UV254变化,以及DON分子量分布和DON亲疏水性变化,并应用三维荧光光谱对二级出水中DON变化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臭氧投加量为8mg/L,DON的去除率大约为33.9%,DOC和UV254去除率约21.2%、66.7%;当活性炭投加量为2.0g/L,DON、DOC和UV254的去除率大约为43.4%、27.6%、92.2%;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组合试验时,对DON的去除率大约为83.3%和81.5%;臭氧氧化提高小分子量( 20kDa)的DON所占比例;活性炭吸附降低小分子量( 20kDa)DON所占比例为;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都提高亲水性DON所占比例,而降低疏水性和过渡性DON所占比例;三维荧光光谱证实,二级出水中DON变化与3个主要峰有关,分别代表物质为色氨酸类蛋白质、芳香族类蛋白质和富里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50.
在调查研究三峡库区重庆段小城镇污水处理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库区水质特征、水环境保护的特殊要求和库区地理环境与经济条件特点,对适用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进行比选,认为利用地形高差,采用跌水曝气式生物滤塔+氧化沟处理工艺适用于库区小城镇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