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100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91.
钢渣预处理含铬废水及其废渣与铬渣的固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钢渣对含铬废水进行预处理,探讨了钢渣粒度、用量、废水pH值和添加硫酸亚铁还原剂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硫酸亚铁还原处理后再用钢渣处理比单纯用钢渣处理的效果明显提高,采用钢渣/总铬质量比为40的100目钢渣处理经硫酸亚铁还原后的含铬废水,总铬和Cr^6+去除率分别达79%和84%,采用钢渣柱进行的两级淋滤实验进一步表明该方法可作为工业上含铬废水处理的预处理段。处理后的废钢渣同工业铬渣一起进行水泥固化,标准养护20d后固化体表面Cr^6+浸出率、破碎至5mm粒径以下和酸雨淋溶下的浸出液Cr^6+浓度均符合安全标准,可作为普通建材或进行填埋处置。  相似文献   
192.
超声波协同电化学氧化降解苯胺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宇  傅敏  黄俊 《化工环保》2003,23(6):318-322
采用超声波协同电化学氧化法处理苯胺溶液,考察了超声时间、苯胺浓度、溶液pH、电解电压、电解质浓度等因素对苯胺降解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波与电化学联合作用下,苯胺降解率随降解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苯胺浓度无论是低还是高,声电联合作用完全去除苯胺只需30min左右,电化学单独作用完全去除苯胺约需要120min;苯胺初始浓度较低时,其降解率较高;随着pH的增大,苯胺降解率先降低后提高,pH为10左右苯胺降解率最高;电解质Na2SO4的浓度对苯胺降解率影响不大;电解电压在4~12V范围内,苯胺降解率随电压升高而提高,电压为16V时,其降解率下降。  相似文献   
193.
东南沿海润湿时间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次数据法统计了东南沿海92个气象台站近15年的润湿时间tTOW,分析了温湿度组合、海拔高度、经纬度、是否临近海边等因素对tTOW的影响.研究表明:东南沿海0℃、80%温湿组合的tTOW在3500~5500h之间,少数地方高于5500h;在此温湿度组合下的tTOW,低海拔与高海拔、低纬度与高纬度、海边与内陆较接近;0℃、95%温湿组合的tTOW,高海拔、高纬度、内陆分别比低海拔、低纬度、沿海高,而25℃、80%或95%温湿组合的tTOW正好与此相反.这充分说明ISO 9223标准以0℃、80%温湿组合统计润湿时间的方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4.
针对30CrMnSiNi2A超高强度钢制壳体毛坯的结构特点和材料工艺特性,对该壳体毛坯的温挤压成形工艺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温挤压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经过理化检测和使用结果表明,采用温挤压工艺生产的30CrMnSiNi2A钢制壳体毛坯锻件完全满足壳体的使用要求,各项性能指标合格。  相似文献   
195.
利用被动采样技术在重庆市主城区117个网格内连续测量SO2和NOx的浓度,测量周期为1 a。采用聚类分析获取SO2和NOx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SO2和NOx平均浓度为51.81μg/m3和34.93μg/m3;通过SO2和NOx被动采样数据与自动监测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38和0.860;在垂直高度上的浓度分布情况上,SO2分布层出现了一个中间污染层,NOx的分布随着高度递增,浓度减小;在水平方向的浓度分布情况上,SO2主要集中在重庆主城区的正南方和东北方向,主要是受工业源的影响;NOx主要集中在重庆市主城区的正南方,主要受工业源和交通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6.
中药生产废水生化处理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二相厌氧-接触氧化-BAF工艺处理中药生产废水,废水处理规模为150m3/d,进水中COD为6000mg/L,BOD5为2700mg/L,SS为310mg/L,出水满足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97.
利用漆酶对2,5-二氯苯酚(2,5-DCP)、2,6-二氯苯酚(2,6-DCP)、2,4,5-三氯苯酚(2,4,5-TCP)、2,4,6-三氯苯酚(2,4,6-TCP)等4种物质进行去除研究,考察了温度、时间、pH及漆酶添加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基于最佳条件下的去除效果,探讨了底物结构对漆酶转化氯酚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去除率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现象;pH增大,去除率有增加的趋势;漆酶添加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去除率呈正相关,当添加量高于20%后,去除率降低;在较短时间(0.5 h)内,漆酶对4种氯酚类物质的去除均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最佳条件下,漆酶对2,5-DCP、2,6-DCP、2,4,5-TCP和2,4,6-TCP的去除率分别为86.2%、45.3%、98.7%、84.8%;氯原子取代位置与取代数目相比对去除效果具有更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8.
为研究电动力学作用对污染土壤中HCHs迁移的影响及不同HCHs异构体间的迁移特征,以我国西南地区已停产的某HCHs(六六六)生产企业厂区的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反应时间、电压梯度、w(电解质)和pH等因素对HCHs迁移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HCHs可以在电场力条件下进行有效迁移,其迁移效果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并在192 h后达到稳定;增加电压梯度可以促进HCHs的迁移,最佳电压梯度为3.0 V/cm;最佳w(电解质)为2%;HCHs的迁移效果在pH为5.07时达到最佳. HCHs由阴极向阳极迁移,不同HCHs异构体在阳极的富集程度存在差异,其中α-HCH富集率最高,为210.5%~226.3%;而β-HCH、γ-HCH、δ-HCH富集率分别为72.5%~265.3%、38.5%~79.3%、57.3%~62.6%. 电动试验结束后,阴极处电导率最高,为1.2~324.4 mS/cm. P(0.6)(距阴极的标准化距离为0.6的采样点)处最低,为0.1~70.1 mS/cm;土壤pH由阴极向阳极逐渐减小,其中阴极pH为10.31~12.05,而阳极pH为0.98~4.56. 研究显示,电动因素会对污染土壤中HCHs的迁移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不同HCHs异构体中,α-HCH迁移能力最强,β-HCH次之,γ-HCH和δ-HCH迁移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99.
小型畜牧养殖场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以人工湿地为主体的工艺处理小型养殖场产生的废水,先经稀释、混合调节对高浓度废水进行预处理,之后依次进入简易厌氧池、四级人工湿地和生物塘工序。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费用低廉,SS、COD、NH4+-N、TP去除率分别达到91%、89%、62%和88%,出水可达再生水回用于农业用水选择性标准。  相似文献   
200.
主要研究了环氧氯丙烷改性花生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作用.考察了溶液pH值、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改性花生壳吸附亚甲基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98 K,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在改性花生壳用量为2g/L,溶液pH值为6.00,吸附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亚甲基蓝吸附量最大,可达49.25 mg/g.在试验条件下,改性花生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吸附焓变△H>0,反应吉布斯自由能△G<0,表明该吸附过程为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