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03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377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204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基于经济与环保的要求,分析了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的适用情况,指出了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的主要工艺方法、特点、处理效果及应用,并提出了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2.
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优化设计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优化设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历史 ,分析总结了优化设计模型研究的发展规律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详细介绍了几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非线性系统优化模型的结构及寻优方法 ;从 6个特征方面横向比较了部分优化数学模型的研究成果 ;结合国内研究动态提出了对该领域研究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93.
张智  刘浏 《环境工程学报》2006,7(3):112-116
利用卧式螺旋式污泥好氧堆肥装置进行间歇式动态堆肥,对污水厂厌氧消化污泥进行了中温堆肥试验研究.通过控制各组堆肥的含水率、物料配比和通气量,重点探讨各种条件下堆体温度与有机物降解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厌氧消化污泥以木屑为调理剂在装置中可以实现好氧堆肥处理,其适宜的物料控制参数为:污泥:木屑=10:1~1.5(湿重比),堆肥含水率50%~60%;过程控制参数为:通风量为6.7~8.3 m3/h·t,发酵周期为8 d,温度45℃.  相似文献   
94.
利用含铁的低品位铝矾土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铝酸钙粉,制备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制备方法为酸溶两步法.对影响聚合铝铁制备的因素,如盐酸浓度、盐酸用量、温度和铝酸钙粉用量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制备聚合铝铁的优化条件,同时将该絮凝剂用于实际工业污水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絮凝剂絮凝效果明显优于一些传统的絮凝剂;不仅具有去浊性能好、沉降快的优点,而且具有原料易得,制备成本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95.
通过调查温州滨海地区近岸海上渔业、航运码头、滨海旅游及餐饮业等行业塑料垃圾的排放,分析行业区域塑料垃圾赋存特征,并初步估算各行业塑料垃圾排放量.结果表明:海上渔业活动区中,以避风塘渔港(S4)塑料垃圾占比最高(91.68%),且以聚乙烯、聚苯乙烯和聚丙烯塑料为主,而东沙渔港(S2)和霞关海水养殖区(S6)以聚苯乙烯泡沫为主,占比分别为26.75%和23.66%.海滩餐饮活动区的塑料垃圾最少,塑料垃圾占比为33.13%.各活动区塑料垃圾的主要类型有塑料袋、塑料瓶、塑料盒、塑料管及破碎的塑料块.据估算,海上渔业活动区与滨海旅游区年排放塑料垃圾量约为1.21×104t/a.为从根本上防治海洋塑料垃圾和海洋微塑料污染,需首先对沿海各行业的塑料垃圾排放源头加强管理,如海水养殖与海洋捕捞活动.  相似文献   
96.
以双氯芬酸为目标有机药物污染物,探究其在以锰矿石为填料并接种了异化金属还原菌(Geobactermetallireducens,简称GS-15细菌)的垂直流人工湿地中的去除过程.结果表明,双氯芬酸在锰矿石人工湿地中的平均去除率最高为23.56%.采用XRD和XRF对反应前后的锰矿石进行物相和元素相对含量分析,得出锰(Mn)是参与降解双氯芬酸的关键响应元素.GS-15细菌利用锰矿石发生异化还原对双氯芬酸的氧化降解是锰矿石人工湿地对双氯芬酸的主要去除途径.此外,利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MS)对降解产物进行鉴定,发现双氯芬酸被降解生成了5-羟基双氯芬酸、双氯芬酸-2,5-亚氨基琨和1,3-二氯苯三种降解产物,该研究成果对有机药物废水的深度处理提供新的方法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7.
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协助的自模板法合成了中空介孔SiO2微球(HMSS),然后向含HMSS的悬浮液中加入醋酸钴溶液和氨水,让两种溶液经HMSS表面介孔进入空腔中反应生成Co3O4内核,合成了多核yolk-shell型Co3O4@mSiO2(介孔SiO2)纳米反应器.结合XRD、XPS、SEM、STEM、BET等手段,分析了纳米反应器的形貌、结构、元素形态和比表面积.结果显示纳米反应器均匀分散,粒径约为300nm,表面布满介孔,内部分布大量Co3O4纳米粒子,拥有极大的比表面积161m2/g,远大于Co3O4纳米粒子的比表面积35m2/g,能有效吸附双酚A(BPA),1h吸附容量达12.7mg/g.多核yolk-shell型Co3O4@mSiO2纳米反应器能高效催化过一硫酸氢盐(PMS)降解BPA,2h降解率达81.8%,远高于Co3O4纳米粒子的降解率51.3%,同时能节省PMS的投加量,避免水中盐度过高.此外,合成的纳米反应器具有很好的再利用性,在pH值3~9范围内表现出稳定而高效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98.
针对连续流人工湿地脱氮效果差、占地面积大、冬季效能低的问题,以提高人工湿地冬季低温运行效能、减小人工湿地占地面积为目标,在前期序批式深床人工湿地研究基础上,重点考察其冬季低温条件下的处理效能。结果表明,温度对序批式深床人工湿地效能影响显著,8~10℃下城镇污水进水COD、NH_4~+-N和TN质量浓度为261mg/L、60 mg/L和70 mg/L时,各自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2.6%、36.7%和40.2%,较20~25℃时分别下降9.8%、15.4%和10.6%;水温8-10℃时,2级序批式深床人工湿地系统COD、NH_4~+-N和TN去除率分别为95.1%、74.7%和78.7%,较单级系统的72.0%、38.9%和41.1%分别提高了23.1%、35.8%和37.6%。  相似文献   
99.
以KOH为改性剂对无烟煤改性,研究了改性前后无烟煤对3种内分泌干扰物EDCs(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双酚A BPA、磺胺甲噁唑SMZ)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KOH改性对无烟煤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产生影响,提高了无烟煤对3种EDCs的吸附量,其中对EE2的吸附量提高了近2倍。3种EDCs在改性前后2种无烟煤上的吸附过程均可用伪二级动力学描述,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表现为化学吸附。改性前后2种无烟煤对EE2均表现出最高吸附能力,平衡吸附量(qe)分别为0.214 7μg/mg与0.622 9μg/mg;其次是BPA;最差是SMZ,qe仅为0.095 9μg/mg与0.124 2μg/mg。进一步研究表明,目标物的吸附情况与其憎水性质和分子结构有关,无烟煤吸附目标物的能力与其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0.
嘉陵江流域吸附态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龙天渝  李继承  刘腊美 《环境科学》2008,29(7):1810-1817
以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基础,通过考虑引起流域土壤流失年际变化的水文条件和土地管理因素及泥沙输移过程的时空差异,提出了能够反映流域泥沙输出量逐年动态变化的估算方法,并以嘉陵江流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根据流域吸附态氮磷污染年负荷与年泥沙输出量的相互关系,建立了流域吸附态氮磷污染年负荷模型.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所建模型,对嘉陵江流域1990~2005年因水土流失产生的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域吸附态氮磷流失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上游的白龙江和西汉水子流域;近年来,由于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进展,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逐年减少,近5年平均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分别为34423t/a和1848t/a,与1990年相比减少约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