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54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川东平行岭谷区典型岩溶含水系统中NO3-的存储和运移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为了研究NO3-在岩溶含水系统中的存储和运移规律,对降雨条件下重庆川东平行岭谷区青木关地下河系统的水化学动态进行在线监测和高密度采样测试,结合NO3-的月动态变化,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降雨期间地下河中的NO3-与全Fe、全Mn、Al3+是两组不同来源的元素,在含水系统中表现出不同的地球化学行为.NO3-从地表输入后随土壤水下渗存储于岩溶非饱和带的裂隙、孔隙和溶隙等含水介质中,而全Fe、全Mn、Al3+则是地表受雨水侵蚀的土壤随地表径流通过落水洞、竖井等通道,以集中流的形式灌入地下河造成的.进而将NO3-在岩溶含水系统中的运移过程分为输入存储、快速输出和再输入存储这3个理想的阶段.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非饱和带的岩溶发育程度是影响降雨期间地下河中NO3-浓度变化的关键因素.降雨条件下存储于非饱和带的NO3-很容易被释放出来,破坏地下水生态环境,严重威胁着当地群众的健康安全.需要加强岩溶生态系统管理工作,改善土地利用方式,科学施肥,有效控制地下水营养成分的地表输入.  相似文献   
42.
重庆市城市污染治理市场化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重庆市城市污染治理市场化的现状,借鉴城市污染治理市场化搞得好的地区的先进经验,提出了重庆城市污染治理市场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3.
自然界中大多数自然资源(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对原有的自然资源不加保护,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通过分析重庆市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44.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替代煤炭作燃料能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因而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调查发现国内大城市天然气消费不足,天然气的推广应用亟需政策支持。本文将利益相关方分析方法(stakeholder analysis)应用于环境经济政策分析中,通过对案例城市重庆的实证研究,分析各利益相关方在天然气替代煤前后的经济利益变化情况.明确各相关方在实施政策过程中存在的经济障碍,并针对这些障碍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经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5.
调整能源结构是控制重庆城区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庆城区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是燃用本地的高硫煤和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自然环境。在分析了多种方案的基础上 ,提出调整能源结构是控制重庆城区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并提出一套以煤改气为重点的优化方案 ,模拟了其环境效果。  相似文献   
46.
山地灾害对新重庆社会经济环境的重要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新重庆的山地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特征,结合该区山地灾害大量的综合调研资料,对境内主要山地灾害类型及其现状进行归纳;对其严重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几点有益的认识。  相似文献   
47.
重庆市降水化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对1996~2002年重庆市降水化学成分特征分析以及降水pH与降水化学组分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重庆市降水已明显酸化,总离子浓度已达到较高水平,降水离子主要来自地表源,其次是农业和生物源;主要阳离子是Ca^2 和NH^4-,主要阴离子组分是SO4^2-,降水类型属硫酸型。降水pH最为敏感的阳离子是K^ ,阴离子是NO3,且其致酸作用呈上升趋势,而SO4^2-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8.
三峡库区城市生活垃圾的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峡库区重点区县的城市生活垃圾堆场进行了采样分析,研究了堆存垃圾的组分;氮、磷、钾、重金属等指标;热值、含水率等理化性质;可生物降解度(COD)等,分析了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为库区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9.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的设计要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焚烧工艺已开始成为我国城市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选择之一。但在建厂布置及重要的土木建筑、机械设备、电气仪控、消防安全等设施设计方面尚无具体规范。结合垃圾焚烧厂设计要求的具体制定过程、经验和相关资料的综合研究基础上,本文提供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0.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称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定义表明两个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贫穷更需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它不应危及后代人的发展。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党的十五大、江泽民同志再次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环境保护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市“九五”期间在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在全市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区的构想,以推动全市“创模”活动,从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环境及市政、园林、卫生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1 提出“创模”的背景    重庆市是一座老工业城市,由于工业布局、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极不合理,结构性污染较为突出。加之多年来环境保护投入严重不足,环境建设欠帐多,环境质量比较差。因此,我市自1992年参加全国4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定量考核以来,排名一直处于后10名的地位,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国家从1997年5月起,在全国开展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工作,并先后考核命名了张家港、大连、深圳、厦门、威海、珠海、昆山、中山、荣成、莱州、烟台等11个城市为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在全国反响强烈。特别是象大连、深圳、厦门这样一些大城市都能跃入模范城市的行列,对全国的城市政府震动很大。1997年9月,我市对照国家考核指标,分析自身差距,提出了到2005年把重庆市创建成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奋斗目标和实施意见。根据重庆的实际,重庆市环保局向市政府提出了“在全市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区、县(市)活动,树立一批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环境质量良好的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典型,以此推动我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的建议。重庆市政府及时就批转了市环保局的请示,向全市发出《通知》,市环保局很快制订了《环境保护模范区县(市)实施细则(试行)》,全市的“创模”活动开始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