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5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21.
电动力学去除剩余污泥中重金属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电解电压、电极面积、电极材料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很有必要进行条件优化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系统的研究了电解电压、电极面积、电极材料对电动力学修复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污泥中重金属Cu和Zn去除率的因素大小顺序为:电压电极面积电极材料;采用等于或低于氢析出电压进行电动力学修复时,更有利于提高污泥中重金属去除率;增大电极面积,提高了电流强度,有利于污泥中重金属的转化、迁移,从而提高污泥中重金属去除率;研究表明,采用低于氢析出电压和惰性电极可以有效避免电极被腐蚀。  相似文献   
22.
以Fe(Ⅲ)-酒石酸配合物体系光化学过程中产生的Fe(Ⅱ)和.OH为主要检测对象,探讨了Fe(Ⅲ)-酒石酸配合物体系光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体系的光化学过程能产生Fe(Ⅱ)和.OH;产生Fe(Ⅱ)的速率远高于产生.OH的速率;Fe(Ⅱ)生成浓度在pH 3.50时最大,.OH则在pH 3.00时最大;配合物的光化学过程中会伴随pH的升高;在照度为3.6×103Lux的日光灯照射下,Fe(Ⅲ)-酒石酸盐配合物初级光解的速率常数为2.1×10-3S-1;Fe(Ⅱ)是高价重金属的主要还原剂,.OH是有机物的主要氧化剂。  相似文献   
23.
以日光灯和金属卤化物灯为主要光源,以Fe(Ⅲ)/丙酮酸钠体系光化学过程中产生的Fe(Ⅱ)和·OH为主要检测对象,探讨了Fe(Ⅲ)/丙酮酸钠体系光解过程中生成的Fe(Ⅱ)和·OH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Fe(Ⅲ)/丙酮酸钠体系的光解过程不仅能产生Fe(Ⅱ)和·OH;在丙酮酸钠过量的情况下,光解过程还存在着Fe(Ⅲ)/Fe (Ⅱ)的循环;Fe(Ⅱ)浓度和·OH累积浓度均在pH 3.00时最大;体系的光化学过程中会伴随pH的升高;初始Fe(Ⅲ)浓度和初始丙酮酸钠浓度的提高都有利于Fe(Ⅱ)浓度和·OH累积浓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4.
Fe(Ⅲ)-酒石酸盐配合物对双酚A模拟废水的光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研究了卤灯光照下,Fe(Ⅲ)-酒石酸盐配合物体系对双酚A(BPA)的光化学降解,考查了光源、初始pH值、各反应物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双酚A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卤灯或太阳光照射下,BPA在Fe(Ⅲ)-酒石酸盐配合物体系中能够有效地实现光降解;光强从8.8×104Lux增加到1.2×105Lux,BPA降解率从68.9%提高到92.8%;BPA的降解率及Fe(Ⅲ)-酒石酸盐配合物光解过程中产生的.OH浓度均随pH增大而减小;Fe(Ⅲ)-酒石酸盐配合物光氧化BPA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升高;过量的酒石酸盐有利于Fe(Ⅲ)/Fe(Ⅱ)的循环进行。  相似文献   
25.
26.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运用川渝地区860户柑橘种植户施肥行为的调研数据,从农户感知异质性的视角,根据“内外因素—主观感受—意愿—行为”的逻辑深入探讨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农户知识能力、市场环境的感知对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有显著影响,政府激励和政府规制对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有显著影响,组织参与对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影响均不显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有显著影响;知觉行为控制、绿色生产意愿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有显著影响;政策满意度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和行为之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从而形成多条促使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路径,其中知识能力的影响效应最大.基于此,该文认为通过提高农户绿色生产知识水平、提升产业组织的服务水平、加强农业市场监管、完善政府激励和约束机制等可促使农户实施绿色生产行为.  相似文献   
27.
以江苏某自来水厂混凝-超滤工艺中PVC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对象,采用2种化学清洗剂HCl溶液、NaOH溶液对污染膜进行了化学清洗,分析洗脱液成分以确定膜污染的构成,并考察不同清洗剂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通过ICP-OES、 EEM、 TOC分析仪对污染膜洗脱液进行了成分分析,同时采用SEM和ATRFTIR对清洗前后的膜表面形貌及表面官能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膜污染物不仅包含蛋白类、多糖类和腐殖酸的有机污染物,还包含以Ca、Mg、Si、Fe元素为主的无机污染物。NaOH溶液除了能够洗脱更多的有机物,还可以有效地去除硅。而HCl溶液则对大分子有机物、疏水性有机物以及Ca、 Mg、 Fe有较好的清洗效果。HCl溶液的pH越低,或者NaOH溶液的pH越高,清洗效果越好。在工程实际清洗过程中,采用先酸后碱的组合方式,能够获得较高的膜通量。  相似文献   
28.
冬季小流域水体微生物多样性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小流域是农业面源、工业源发生和汇集的源头,小流域的水质状况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流域的水质安全.本文以重庆市涪陵区李渡新区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小流域内径流及受纳水体微生物的群落特征,考察了水体理化因子对水体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李渡新区小流域是受纳水体中亚硝态氮和溶解性有机碳的重要来源.小流域内流经不同污染源的水体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没有呈现显著的差异性,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与水体总磷(r为-0.79~-0.84,P≤0.01)和磷酸盐(r为-0.71~-0.80,P≤0.01)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门水平上,流经农业区的径流以放线菌门(37.33%±14.69%)占比最大,其次是变形菌门(32.53%±7.18%)、蓝细菌门(14.65%±22.64%)和拟杆菌门(8.50%±3.67%)等;流经工业区的径流以变形菌门(43.67%±10.80%)占比最大,其次是拟杆菌门(25.33%±11.97%)、放线菌门(24.17%±14.66%)和厚壁菌门(2.53%±0.72%)等.属水平上,流经农业区的径流以hgcI_clade(19.08%±13.46%)占比最大,其次是CL 500-29_marine_group(7.40%±4.44%)和Limnohabitans(7.05%±3.14%)等;流经工业区的径流以黄杆菌属(20.40%±12.37%)占比最大,其次是hgcI_clade(15.30%±11.11%)和不动杆菌属(9.33%±11.50%)等,径流水体中的黄杆菌属可能与流域内工业源的输入有关.亚硝态氮、总磷、磷酸盐、pH和Zn2+等是影响小流域水体微生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的解释量分别为0.26、0.21、0.20、0.15和0.14.DOC、硝态氮、Cu2+、Zn2+、Mn2+和As3+等也与水体中某些微生物菌属的占比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9.
主要对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内涵进行了阐述,对其评价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