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87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随着重庆市经济快速的发展,土地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也越加尖锐.利用层次分析法,选择PSR(压力、状态、响应)指标模型对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2000和2006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发现:2000和2006年,整体上渝西地区的潼南、铜梁、大足、壁山、永川以及荣昌等区县生态环境都处于一个较差的水平,而涪陵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两年间研究区域生态质量均以优、良为主,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为60.96%和62.56%;从2000年到2006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一个明显下降的趋势,显著变差的面积比例达到31.71%,而显著变好的区域面积比例仅有5.24%;研究区生态环境下降区域面积比例达到59.72%,而生态环境上升区域面成积则仪有27.02%,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区域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显著变差区域基本分布于渝西南地区,即成渝交通干线辐射区域及主城大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72.
东南沿海润湿时间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次数据法统计了东南沿海92个气象台站近15年的润湿时间tTOW,分析了温湿度组合、海拔高度、经纬度、是否临近海边等因素对tTOW的影响.研究表明:东南沿海0℃、80%温湿组合的tTOW在3500~5500h之间,少数地方高于5500h;在此温湿度组合下的tTOW,低海拔与高海拔、低纬度与高纬度、海边与内陆较接近;0℃、95%温湿组合的tTOW,高海拔、高纬度、内陆分别比低海拔、低纬度、沿海高,而25℃、80%或95%温湿组合的tTOW正好与此相反.这充分说明ISO 9223标准以0℃、80%温湿组合统计润湿时间的方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3.
转筒式钢?复合材料套箱是一种新型防船撞设施。采用PATRAN软件建立该新型防船撞设施及船舶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采用LS?DYNA软件进行动力响应分析,基于“分层耗能”的优化思想对该新型防船撞设施进行参数优化,并设置了船舶正撞和15°斜撞两种对比计算工况,选用3000DWT典型代表船舶以4.0 m/s初速度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套箱内部竖向和横向板件布置间距为0.8 m、钢板厚度为8 mm时,套箱的船撞力折减率为47.3%,损伤变形量为1.42 m,综合防船撞性能比其他布置形式更优;设置外层护舷层和中间钢结构层不同的厚度比例计算工况,当两者厚度比例为1∶1时,套箱的船撞力折减率为48.9%、损伤变形量为1.27 m、总造价为185万元,在总造价最低的同时其防船撞性能最优;碰撞结束后,正撞工况下船舶的初始动能全部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而斜撞工况下仍有50%左右的初始动能停留在船舶上、船舶可继续航行,碰撞造成的船艏损伤变形量分别为3.8、0.4 m,则该新型防船撞设施能通过自身旋转拨转船头,大大降低了碰撞造成的船艏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74.
李宁  王超 《环境工程学报》2012,6(12):4367-4371
采用新型聚酰胺胺一环糊精共聚物(PAMAM—CD)静态吸附模拟废水中的2,4-二氯酚(DCP)。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了吸附时间、pH值、PAMAM—CD投加量(W)、溶液体积(V)、吸附温度(T)、溶液初始浓度(C0)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初步探讨了PAMAM—CD对DCP的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吸附条件对吸附容量(qe)的影响顺序为:C0〉W〉V〉T。最佳吸附条件:Co=150mg/L,W=25mg,V=75mL,T=15℃。在此条件下的qe平均值达105.6mg/g,说明PAM-AM—CD对DCP吸附能力强,吸附机理主要是因PAMAM-CD对DCP的包合、氢键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5.
锰磁活性炭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酶解提制烟碱后的烟渣和电解锰渣回收锰为原料,制备具备磁性和发达孔隙的活性炭。利用氮气吸附技术、红外光谱(FTIR)表征与分析了活性炭表面的孔隙结构和物化性质,考察了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和磁学性能。结果表明:以Mn/C基质废弃物为原料制得活性炭具有磁学性能;适量锰的添加有利于活性炭微孔的形成和发育;采用一步焙烧法有助于磁化物和活性炭基体相互作用形成化学键合,提高饱和磁化强度,实现废弃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76.
对于厌氧消化过程的酸化阶段,反应器内温度的快速下降将对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产酸活动产生明显抑制。当温度依次从30℃下降到25、20和15℃时,反应器内厌氧微生物数量呈缓慢减少趋势,受温度影响不大;但是,厌氧酸化过程却明显表现出受到每一次骤然降温的影响,其碳水化合物的平均去除率随温度骤降从92%依次降低为84%、72%和25%,且最低分别达到78%、52%和10%。研究还表明,随着温度的骤降,厌氧酸化活动将立即受到强烈抑制,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以适应发酵温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7.
微生物酶促高效提制废次烟草中烟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酶促反应利用微生物发酵处理废次烟叶提取烟碱,对比发酵及微波协助等不同方式,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体系中烟碱溶出含量,优选出发酵菌种,并探讨接种量和培养基质及不同工艺参数等对烟碱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用白腐真菌和管囊酵母(1∶1)在微波协助处理下,当烟叶与水的重量比为3∶20,豆粕与烟叶重量百分比为15%,接种量40%,pH=6,30℃发酵48 h,能得到烟草中烟碱溶出浓度为3.291 g/L,为有效实现废次烟草减量化排放与资源化利用结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8.
大洪湖水库网箱养殖区污染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大洪湖水库网箱养殖区域水体污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体已呈中度富营养化状态,网箱内TP、TN、高锰酸盐指数、DO和SD均比非养殖区域有所增加,其中总磷超标严重,已达Ⅴ类水质指标。对养殖区底泥采样分析表明底泥中总溶解氮达381mg/kg,总溶解磷为30.7mg/kg。采用模拟法对底泥中的氮、磷释放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底泥的氮磷释放对水体富营养化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79.
随着空间要素的集聚和经济快速发展,大量生态用地向非生态用地转变、区域景观格局中的关键生态涵养源不断萎缩、生态服务功能弱化等,使得生态安全面临新的挑战.文章在RS和GIS技术的支撑性下,以1986、1995、2000、2007、2010和2018年6期三峡库区Landsat TM/Landsat 8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5 km * 5 km评价单元格,核算了 30年来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风险指数的时空分异特征及二者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1986~2018年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由1 639.56×108元持续增长到1 662.01x108元,整体增幅1.37%,高级别生态风险等级占比呈现缓慢降低趋势,总体下降10.89%,研究区生态状况有所改善;(2)三峡库区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风险指数在数值上存在一定的负向相关性,同时在空间上也具有一定的负向相关性;(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风险指数在变化速率上具有一定的非同步性,生态风险高指数区域所对应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较大降低的可能性,需要特别关注.研究旨为三峡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与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0.
老木孔航电枢纽工程是岷江乐山-宜宾段航电梯级开发方案中的第一级,是以航运为主,航电结合的水利工程。首先建立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并由实测资料验证其相似性;再根据入库水沙资料,计算分析水库建成后不同时期的泥沙淤积量及其淤积分布,并初步分析分布不均形成的原因;讨论在各级频率洪水作用下,库区泥沙淤积对乐山城区及乐山大佛的影响;并分析泥沙淤积对库区建港环境的影响。通过物模实测值和数模计算值的比较,再次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可较好的模拟河段水流的运动及库区泥沙的淤积过程;泥沙淤积主要发生在老江坝尾至坝址河段,且估算了该段淤积量占淤积总量的85%;库区淤积后,频率洪水不会对乐山城区及乐山大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