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26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硫酸盐还原菌对不同钢材的腐蚀及缓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失重法测定了硫酸盐还原菌(SRB)对A3、N80、K0-95三种钢材的腐蚀速度。用不同浓度的1227杀菌剂对上述三种钢材的杀菌效果和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介质中,不同材质钢的腐蚀速度差别很大,三种钢材的腐蚀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K0-95,N80,A3。杀菌剂1227对各种材质钢的缓蚀效果也不相同,由大到小依次为:K0-95,N80,A3。SRB不是腐蚀钢的惟一因素,还有其他因素也导致钢材的腐蚀。  相似文献   
42.
涠洲12-1油田油井结垢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涠洲12-1油田A3油井井筒垢样,并对结垢离子的来源、结垢机理、结垢原因及结垢部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涠洲12-1油田中块油井垢样的主要成分中61.3%是BaSr(SO4)2。结垢阳离子主要源于地层中含锶、钡等重矿物在高温、高压及高矿化度条件下的溶解和解离,结垢阴离子主要源于地层中硫酸盐矿物(如BaSO4、SrSO4)溶解、解离及注入水(海水)。结垢是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引起的,涠洲12-1油田防垢应以预防BaSr(SO4)2为主。  相似文献   
43.
纯化油田注水系统结垢倾向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机结垢是油田注水过程中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结垢给油田开发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高效开发油田,应对结垢进行科学预测,并提出相应的防垢措施。采用饱和指数法、稳定指数法和溶解度法对纯化油田注水系统的结垢倾向进行的预测结果表明:纯化油田污水易结CaCO3垢,且结垢倾向较严重。  相似文献   
44.
洪湖流域半封闭池塘河蟹养殖氮磷污染负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取洪湖流域半封闭池塘河蟹养殖区域为调查样本,针对一个养殖周期内6个监测点位(1个背景点,3个养殖水体点,2个纳污水体点)TN、TP值进行监测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养殖准备期(12月~1月),养殖水体TN、TP值与同期背景值没有明显差异;养殖中后期(3月~10月),养殖水体和纳污水体TN、TP均明显高于同期背景值,大部分为劣Ⅴ类水质。按5~10月份养殖水体TN、TP实测值进行化学分析法估算,一个养殖周期内养殖水体TN、TP污染负荷为27.61kg/hm2、7.33kg/hm2,则洪湖流域半封闭池塘河蟹养殖排放的TN、TP污染负荷约为269.11t/a、71.46t/a。另据对样本区域养殖生产过程的调查,按物料平衡法估算的TN、TP污染负荷为57.61kg/hm2、11.60kg/hm2,而洪湖流域半封闭池塘河蟹养殖TN、TP污染负荷约为561.51t/a、113.06t/a。  相似文献   
45.
介绍了目前碳捕集技术研究现状,并对燃烧前碳捕集、燃烧后碳捕集以及富氧燃烧等三种碳捕集技术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于燃烧前碳捕集主要方法:化学吸收法、物理吸附法和薄膜法等做了相应介绍;列举了燃烧前碳捕集常用捕集方法的应用实例,同时指出了碳捕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6.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油藏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大庆油田4个聚合物驱后的采油井中提取总DNA,扩增其16S rDNA片段,克隆到大肠杆菌,然后用ARDRA法对所得的298个克隆中的插入片段进行分析,建立了16S rDNA克隆文库.采用文库库容值(C)、香农-威纳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对文库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4个样品中共得出22个操作分类单元(OUT).其中4个OUT(在整个群落中占78.18%,9个OUT只有一个克隆.对22个OUT的代表克隆序列、GenBank数据库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聚驱后油井中的细菌基本属于α变形菌纲(24.83%)、γ变形菌纲(23.49%)、δ变形菌纲(35.56%)和未培养微生物(16.78%).与石油烃降解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相关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在文库中占的比例分别是17.79%和6.02%.  相似文献   
47.
为了处理染料废水,本研究通过自由基接枝共聚和原位沉淀法制备了磁性木质素磺酸钠水凝胶(Fe3O4@LS),制备工艺简单环保,可实现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且考察了Fe3O4@LS对水中结晶紫(CV)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25℃下,Fe3O4@LS投加量为400 mg·L-1、pH=7.0、CV初始浓度为100 mg·L-1、吸附时间80 min时,对结晶紫的平衡吸附量和去除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237.08 mg·g-1和94.83%,Fe3O4@LS对CV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及Langmuir吸附模型;一价和二价金属离子均会抑制Fe3O4@LS对CV的吸附,Fe3O4@LS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使其便于回收;再生实验结果表明,Fe3O<...  相似文献   
48.
王燕  吴先威  易俊  戴捷 《化工环保》2018,38(3):251-255
采用不锈钢作阴极、镀钌铱的钛板作阳极、铁碳材料作粒子电极,构建新型三维电化学氧化体系,处理压裂返排液,并通过响应曲面法考察COD去除率和除油率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及校正相关系数均大于0.9,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显著;返排液COD去除率和除油率影响因素的大小顺序均为电流电解时间粒子填充比,其中关键因素是电流,电解时间和粒子填充比之间的交互作用具有较大影响;在电解时间为31.8 min、电流为4.4 A、粒子填充比为61.2%的条件下,COD从606.4 mg/L降至68.5 mg/L,含油量从153.7 mg/L降至9.1 mg/L,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49.
采用自制的油泥分离剂通过热化学分离法处理聚驱油田现场产生的含聚油泥。采用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剂泥比2.0 m L/g,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0 min,搅拌转速500 r/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原油回收率为92.08%。利用支持向量机运算法(SVM)建立模型,分析了各工艺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得出优化后的含聚油泥处理工艺参数为:剂泥比2.5 m L/g,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4 min,搅拌转速530 r/min,理论上的最高原油回收率为94.76%。对于模型优选出的工艺参数进行了5组验证实验,平均原油回收率达94.50%。采用优选工艺参数处理3种不同来源的含聚油泥,原油回收率均高于90%。  相似文献   
50.
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杨  李凡修 《化工环保》2017,37(6):605-610
介绍了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影响因素;概述了生物刺激、生物强化、固定化微生物、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以及电动-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技术原理,分析了现阶段土壤修复过程中面临的难题,预测了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方向。指出优化微生物的环境条件、培育新型高效的基因工程菌和开发经济高效的新型修复技术等将是未来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