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31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96篇
基础理论   65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当前,我国各地区全面开展海绵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对于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其碳排放的情况及核算方法仍亟待深入研究与推进。本文分析了国外基于低影响开发(LID)、最佳管理实践(BMPs)、绿色设施(GI)和雨洪控制措施(SCMs)等方法基础上的碳排放过程研究,以及我国对于雨洪管理及相近领域中碳排放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运行全过程中碳排放核算的的途径与要求,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与规划中实施碳排放核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2.
通过测定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对自动在线监测仪测定地表水中19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自动在线监测仪测定19种VOCs的检出限为0.02~0.11μg/L,相关系数 0.995,相对标准偏差为1.2%~3.6%(n=6),加标回收率为91.9%~102%,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可以满足地表水痕量VOCs的测定需求。因干扰物的存在,在线仪器无法准确定性或定量某些目标物,特别是低沸点、出峰早的二氯甲烷和氯仿。从在线仪配置角度剖析了在线仪器测定不准确的原因,提出,通过测试复杂标准样品,建立备用色谱程序和建设超标留样系统,提升自动在线监测仪定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03.
针对实际水处理中对催化剂性能的要求,以光催化降解苯酚溶液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玻璃纤维网上负载的TiO2膜催化剂长期使用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了催化剂在自来水中使用失活后的再生方法。结果表明,经过50次使用之后,膜催化剂120 min反应对苯酚的降解率从100%下降至83%,总体上看,所制催化剂还是具有相当好的稳定性;在反应器中用蒸馏水浸泡配合光催化反应对TiO2膜催化剂进行原位再生是一种可行的再生途径。  相似文献   
304.
富营养化湖泊沉水植物严重退化,可溶性无机碳DIC(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缺少是一个重要因素.本实验选择碳酸氢根形态DIC(HCO3-DIC)对苦草进行处理,设计了不同的HCO3-DIC添加晕(0、10、20mg·L-1)和营养水平N、P(N0.96、1.92、2.88、3.84mg·L-1,NH4--N:NO3--N=1:3,N:P=27)的交义实验,研究不同营养水平下HCO3--DIC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的生理生态影响.实验证明,苦草幼苗在生长过程中可以不断吸收水体中的DIC,经15 d培养,培养液中DIC从16.91 mg·L-1下降到6.27 mg·L-1.21 d的实验结果显示,相同营养条件下高质量浓度HCO3--DIC组苦草相对生长率RGR(Relative Growthgate)高于其他组;无外加HCO3--DIC组过氧化物酶POD(peroxidase)活性随营养水平增加,从2.01 U·mg-1增至4.03 U·mg-1,相同营养水平下POD活性随HCO3--DIC增加而降低,说明水体营养水平的增高加剧了对苦草生长的胁迫,而HCO3--DIC大大减少和缓解了这种胁迫作用;中营养条件下,较低水平的HCO3--DIC质量浓度已经满足苦草叶绿素合成,而在重富营养时较高质量浓度的HCO3--DIC可以促进苦草叶绿素合成,缓解营养胁迫的黄化效应.研究揭示,水体HCO3--DIC增加可以缓解富营养化对沉水植物的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305.
饮用水有机类消毒副产物毒理学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饮用水消毒技术的改进,有机类消毒副产物(DBPs)的种类日趋多样化,其生物毒性和健康风险受到广泛关注。基于国内外对DBPs毒理学效应的研究成果,结合消毒技术的发展历程,对有机类DBPs进行了系统的分类,针对含碳消毒副产物(C-DBPs)和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中典型的DBPs的毒理学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发展趋势,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06.
三氯生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氯生(TCS)作为一种广谱抗菌剂,在个人护理品中的广泛应用,将使其不可避免地释放到水环境中.随着在河流、湖泊、河口系统等水环境以及水生生物体内检测到TCS,TCS对于水生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TCS在水环境及水生生物体内的赋存状况,归纳总结了TCS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酶及基因毒性、内分泌干扰性及其降解产物毒性,最后展望了TCS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07.
20种水溶性有机溶剂对发光菌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新型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 sp.Q67)为检测生物,应用VeritasTM微孔板光度计测定了甲醇等20种常见水溶性有机溶剂对Q67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乙腈、甲醇、乙醇、丙酮、乙醚、四氢呋喃和异丙醇7种有机溶剂具有非单调J型剂量-效应关系,其他13种为典型S型剂量-效应关系.分别采用Biphasic、Logit和Weibull等非线性函数进行曲线模拟,利用模拟函数可有效估算有机溶剂的各个效应浓度Ecx值.不同组成和结构的有机溶剂对淡水发光菌的毒性效应不同,官能团相同的直链溶剂含碳数越多毒性越大.  相似文献   
308.
为筛选检测低浓度五氯酚(PCP)对水生生物毒性效应较敏感的指标,将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暴露于浓度分别为0.5、1.5、5.0、15和50μg·L-1的PCP中2、7、14、21d,同时设乙醇对照组,检测稀有鮈鲫体内(整体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热激蛋白70(HSP70)含量等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相同暴露时间下,随着PCP暴露浓度的升高,SOD活性均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趋势,GSH和HSP70含量无明显变化;相同暴露浓度下,随着PCP暴露时间的延长,SOD活性均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趋势,GSH和HSP70含量无明显变化.初步认定相对于GSH、HSP70含量,SOD活性的变化可以更有效地反映低浓度PCP对稀有鮈鲫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309.
剂量-效应关系两种置信区间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毒性实验存在随机误差,同时剂量-效应曲线(DRC)拟合也会产生误差.因此,合理表征剂量-效应关系及其置信区间非常重要.本研究在剂量-效应曲线非线性拟合基础上,阐述了构建拟合函数置信区间(FCI)与实验观测置信区间(OCI)的基本原理.并以对氯苯酚及等效应浓度比混合物为例,说明目前多数文献使用的FCI不能有效地描述真实毒性实验的不确定度,提出以OCI表征DRC,以求真实反映观测毒性效应的不确定度.利用剂量加和与独立作用模型预测了混合物毒性,并与OCI比较,得到混合物毒性作用类型.建议在分析混合物协同、拮抗、独立与加和作用时,应充分考虑OCI.  相似文献   
310.
离子液体(ILs)是一种用于替代传统易挥发有机溶剂的新型"绿色"溶剂.由于不挥发、不会对大气产生污染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某些ILs易溶于水,其自身毒性能够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影响,这已引起诸多学者对ILs毒性的研究兴趣.然而ILs与其它污染物的毒性相互作用目前研究很少.论文选取咪唑类离子液体C16H31ClN(2DMI)与有机磷杀虫剂乐果(DIM)作为目标化合物,以青海弧菌Q67为检测生物,采用微板毒性分析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及其混合物的毒性.为全面考察不同浓度范围DMI与DIM的毒性相互作用,将中心复合设计与固定浓度比射线法有机结合起来构建5个不同浓度比的混合物射线,通过浓度加和与独立作用模型对混合物射线进行比较评估.结果表明在DMI浓度较大且DIM浓度较低时,DMI与DIM之间存在明显拮抗作用,而在其它浓度范围内两者之间为加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