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5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黄土高原半湿润区苜蓿草地土壤干层形成及氮素消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掌握苜蓿连续种植多年土壤干层的形成规律及氮素的消耗规律,促进黄土高原地区苜蓿草地合理施肥及草田轮作,论文系统研究了3年、4年、6年、12年、14年、18年及26年生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干层及氮素的消耗。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干层可分为轻度干层(9~11%)、中度干层(7~9%)、重度干层(<7%)三级。荒地在80~100cm土层,出现轻度干层;苜蓿草地土壤干层出现的区域为140~600cm土层,随生长年限的延长,土壤干层厚度向下延伸,干化程度加剧,苜蓿生长至12年,出现中度干层,干层范围达到500cm土层。不同生长年限苜蓿草地土壤碱解氮含量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即随土层深度的增加,碱解氮含量下降,300cm土层以下,变化趋势平缓;苜蓿生长至26年,0~200cm土壤上层的氮素有一定恢复,而200~1000cm深层土壤氮素难以恢复。研究表明,在黄土高原半湿润区紫花苜蓿生长6年以后,应对苜蓿草地进行合理施肥,实施粮草轮作,以维持土壤氮素平衡,持续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论述了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管理的原则和意义以及加强动态监测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FAHP的新疆喀什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2000-2011年喀什地区水资源支持力指数、压力指数、承载力指数的动态演变进行分析,预测未来水资源承载力的发展趋势.目前喀什地区水资源产出效益低,丰水年与枯水年水资源承载力波动大,人口增长率过快、农业用水产出率低、GDP快速增长与人均GDP增长不协调成为水资源承载力的三大压力.随着喀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的增加,水资源脆弱性与水资源短缺问题将会凸显.今后应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的永续利用,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缓解四大用水矛盾,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与产出率.  相似文献   
14.
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观测7种生长年限苜蓿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7种生长年限苜蓿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及气孔导度Gs日变化均呈现“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但不同年限Pn、Tr、WUE和Gs的高峰和低谷出现的时刻不同;②根据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的变化方向,推测4年、6年苜蓿光合速率的下降同时受气孔和非气孔因素限制,而8年、12年、14年、18年、26年苜蓿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受非气孔因素限制;③从苜蓿的净光合速率看,日均净光合速率最高的是6年生苜蓿,苜蓿的最佳利用期为6年。  相似文献   
15.
对吉林西部退化草原六种常见植被类型下的土壤(0~20 cm)盐渍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土壤饱和浸提液电导率(ECe)、碱化度(ESP)和pH分别表征土壤的盐度、钠质化和酸碱程度。土壤盐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四个等级,对应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4、4~8、8~16、>16 dS m-1;土壤钠质化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四个等级,对应的ESP范围分别为:5~10%、10~20%、20~40%、>40%;土壤酸碱性分为酸性、中性和碱性三种,对应pH范围分别为<6.5,6.5~8.5、>8.5。结果表明,植被类型对土壤盐度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按土壤盐度由高到低排列,植被类型的顺序依次为:无植被(碱斑)、碱蓬(Suaeda glauca)、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虎尾草(Chloris virgat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羊草(Leymus chinensis)。碱斑地、碱蓬地、碱茅地和虎尾草地的盐渍土类型均为盐化钠质土(ECe>2 dS m-1,ESP>5%),其中碱斑地和碱蓬地土壤盐化程度为极度(26.54≤ECe≤176.80 dS/m)、钠质化程度为极度(50.22≤ESP≤94.54%);碱茅和虎尾草植被下土壤盐度分别为10.70≤ECe≤27.62 dS m-1和6.86≤ECe≤13.88 dS m-1,钠质化程度分别为30.97≤ESP≤60.26%和16.21≤ESP≤58.11%;芦苇地的盐化程度为1.56≤ECe≤3.37 dS/m,钠质化程度为轻度(7.82≤ESP≤15.88%);羊草地的土壤盐度和钠质化程度分别2.43≤ECe≤6.66 dS m-1和1.43≤ESP≤8.34%。就土壤pH而言,羊草地为中性(7.44≤pH≤8.23),芦苇地为中性和/或碱性(8.18≤pH≤10.02),虎尾草地、碱茅地、碱蓬地和碱斑地均为碱性(8.83≤pH≤10.63)。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河下游地区新生林地滴灌后土壤水盐再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塔里木河下游农二师35团8连绿洲-荒漠交界处滴灌条件下的新生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滴灌结束24 h后的土壤水分、盐分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水平方向上,各点处纵剖面土壤含水率随着距滴头距离的增加逐渐下降,至距滴头75 cm处达最低值;而各点处土壤纵剖面含盐量则随着距滴头距离的增加逐渐上升,至距滴头75 cm处达到峰值.垂直方向上,无论水分还是盐分,在20-40 cm土层含量较高,至中下层趋于下降.水平方向上,随着距滴头距离的增加,滴头处土壤剖面含水率与其他点处土壤剖面含水率的相关性依次递减,距滴头75 cm处土壤剖面含盐量与其他点处土壤剖面含盐量的相关性依次递增;垂直方向上,与20-40 cm土层含水率相关性较强的是0-20 cm土层,在α=0.01水平上呈显著相关,其次是40-60 cm土层,在α=0.05水平上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湘南柿竹园东河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壮绵  陈华清  张煜  周彦兆  谭晓玲  石柳 《环境化学》2020,39(10):2753-2764
  相似文献   
18.
19.
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植物化感作用是植物间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植物体产生生物活性物质能在生物体之间传递信息并导致生物体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包括促进和抑制作用。植物化感作用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本文介绍了植物化感作用的概念、化感物质的种类、释放途径和作用机制,着重介绍了植物之间、植物与昆虫之间的化感作用,论述了植物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途径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生态位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生态位理论近年来在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生态位理论的发展概况,介绍了在生态位理论发展历程中作出巨大贡献的三位生态学家,格林尼尔的“空间生态位”,埃尔顿的“功能生态位”,哈奇森的“多维超体积生态位”概念。用系统论的观点总结了如何正确理解生态位概念及其理论,并就如何应用生态位理论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多种途径,如高效合理利用现存的生态位,开拓潜在生态位,定向改变基础生态位等,也为生态位理论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