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同时去除农田地表径流中的重金属和农药,利用猪粪制备未改性猪粪生物质炭(简称"未改性生物质炭")和硫脲改性猪粪生物质炭(简称"改性生物质炭"),分析比较硫脲改性对生物质炭的pH、元素组成、表面含氧官能团和巯基含量等理化性质的影响,并系统地研究了单一和复合污染体系中初始浓度对两种生物质炭吸附水溶液中镉(Cd)和草甘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未改性生物质炭相比,改性生物质炭的pH、O/C(原子比)和H/C(原子比)降低,比表面积增大,含氧官能团和巯基含量增加.②与未改性生物质炭相比,改性生物质炭对Cd和草甘膦的吸附能力增强,最大表观吸附量(Qmax)增加了近3倍;随着Cd和草甘膦初始浓度的增加,未改性和改性生物质炭对Cd和草甘膦的吸附量逐渐增加,增加量最高分别达18.52%和7.60%.③单一污染体系中两种生物质炭对Cd或草甘膦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说明其对Cd或草甘膦的吸附机理是单分子层的吸附起主导作用.④复合污染体系中,未改性和改性生物质炭对Cd的吸附能力分别增加了25.28%和21.26%,未改性生物质炭对Cd的最大表观吸附量增加了29.34%,但改性生物质炭对Cd的最大表观吸附量降低了47.28%;未改性和改性生物质炭对草甘膦的吸附能力减弱,但最大表观吸附量分别增加了2.63和3.45倍.研究显示,硫脲改性猪粪生物质炭作为一项有前景的新技术,为解决实际环境中的复合污染问题提供了经济环保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13.
14.
镉对花生苗期的毒害效应及其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金属在籽粒中的积累与植物对镉的生物学耐性和吸收特性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品种对镉胁迫的生物学耐性,旨在为进一步揭示花生籽粒镉积累的种内差异形成机制提供实验参数。在人工气候箱控制环境下的含镉的营养液砂培试验中,花生苗期对镉胁迫的反应具有显著的品种间遗传差异。基于植株生物量变化,可将花生的镉胁迫反应分为3种类型,即镉钝感型,品种有平度01、花育23和莱农13;敏感型,品种有中花4号、花育20、丰花3号、莱农29、豫花15和祁阳小籽;普通型,品种有湘农3010-w、湘农312、湘农55、丰花2号和湘农小果w2-7等。钝感型品种在5个加Cd水平下的茎叶干物量比对照平均降低22.8%,全株生物量平均降低11.7%;敏感型品种茎叶干物量平均降低38.0%,全株生物量降低29.2%;普通型品种茎叶干物量平均降低33.2%,全株生物量降低25.1%。随着Cd质量浓度提高和暴露时间延长,花生叶片的叶绿素质量分数显著降低,叶片和根系丙二醛质量分数及细胞膜透性显著提高,与钝感型品种相比,敏感型品种的上述生理指标变化速率较高,而且随着镉暴露时间延长,两者之间的差异性持续扩大。  相似文献   
15.
基于非参数方法的中国棉花产出规模效率时空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用来满足需要的各种稀缺资源之间的矛盾,要求人们对生产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为研究中国棉花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以来,棉花生产资源的配置效率--产出规模效率及其时空特征,基于生产前沿面理论的非参数方法,利用生产资源配置效率测度软件对中国棉花主产区的棉花产出规模效率进行了具体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棉花产出规模效率时空差异显著,报告期长江流域优于黄河流域,同时两大流域棉花产出规模效率变化态势与我国棉花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安排高度相关。认为中央政府应根据市场化进程中棉花生产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与市场调节出现的新问题,适时做出进一步激励棉花生产,最大程度发挥产出规模效率的政策安排。  相似文献   
16.
长期有机物循环对红壤稻田养分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长期有机物循环的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有机物循环利用对红壤稻田养分供应及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目的是了解长期有机物循环利用后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水稻生长特性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机物循环明显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并使土壤养分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有机物循环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N、全P和全K及其有效部分的平均含量分别比无循环处理提高了445%、347%、175%、94%,特别是碱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提高显著,有机物循环处理比无循环处理提高达469%、452%和347%。有机物循环利用提高了水稻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使水稻群体的透光率减少。有机物循环处理平均单叶净光合速率比无循环处理高68%,蒸腾作用比无循环处理高50%,最终表现为干物质积累量及稻谷产量的增加。对长期有机物循环利用后的红壤稻田养分指标与水稻生长指标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后发现,土壤中速效P及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是促进水稻生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80年代第二松花江受到了严重的汞污染.为了弄清彻底切断汞污染源后,第二松花江下游地区的居民是否还受到汞暴露的健康威胁,在第二松花江下游的松原市搜集产妇和新生儿的静脉血及脐带血样品58对,用冷蒸气原子吸收法测定头发样品中的总汞含量.产妇静脉血中THg含量的算数平均值为1.58 μg/L,几何均值为1.34 μg/L,范围0.39-3.69 μg/L,高于瑞典孕妇血液中总汞含量;脐带血中THg含量平均值为2.87 μg/L,几何均值为2.66 μg/L,范围1.36-5.97 μg/L;胎盘中THg含量的算数平均值为0.0067 mg/kg,几何均值为0.0062 mg/kg,范围0.00360.0114 mg/kg.母血中总汞含量和脐带血中总汞含量极显著正相关,脐带血中总汞含量极显著高于母血总汞含量,脐带血/母血THg比值的平均值为2.28,表明即使在较低水平的汞浓度下,胎儿身体组织中总汞含量也会高于母体总汞含量的2倍,而发育中胎儿的大脑比成人的大脑更为敏感.男婴脐带血中的总汞含量显著地高于女婴脐带血中的总汞含量(P<0.05),而男婴和女婴母亲血液中的总汞含量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性别对发育的影响表现为对男婴的影响比女婴的大.产妇静脉血和婴儿脐带血总汞含量超过新标准的,均占所采集样品总数的2.703%.这说明在研究地区虽然大部分敏感人群处于汞暴露的安全水平,但是还是有个别人群有汞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以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pungens(PS0201-01)]、双突角毛藻(ChaetocerosDidymus)、柔弱角毛藻(Chaertocerosdebilis)、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curvisetus)和新月菱形藻(Nitzschiaclosterium)5种硅藻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铜绿假单胞菌产鼠李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对海洋硅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鼠李糖脂的浓度从0.5mg/L至10.0mg/L逐渐递增时,对5种硅藻的生长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通过各海洋硅藻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分析了鼠李糖脂对不同硅藻生长抑制作用具有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这种差异性与各海洋硅藻生物膜的脂肪酸组成不同相关,海洋硅藻的各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越低,相对应的96h-EC50值越低,鼠李糖脂对其生长抑制作用越强,反之亦然.进一步探讨了鼠李糖脂抑藻效果与分属不同门类的多种海洋微藻的脂肪酸组成的关系,确证了鼠李糖脂的选择性抑藻作用与不同海洋微藻生物膜的脂肪酸组成不同相关.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农田土壤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东省范围内采集农田表层土壤样品91个,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SPs)的含量和组成,分析了其分布特征,比较了大田土壤和大棚土壤中该类农药含量的差异,并评价了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总含量(∑_7SPs)范围在0.01—88.51μg·kg~(-1)之间,均值为5.65μg·kg~(-1).与国内其他地区农田土壤相比,山东省农田土壤中拟除虫菊酯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山东省各地区的拟除虫菊酯含量存在差异,但组成相近,均是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比例较高.部分地区大棚土壤中的含量高于大田土壤.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农田土壤个别采样点中甲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具有生态风险,三分之一的采样点存在潜在生态风险,其余采样点不存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20.
通过催化裂解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利用不同化学试剂对多壁碳纳米管改性,研究了不同化学改性对多壁碳纳米管表面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和Cr3+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多壁碳纳米管孔隙均匀,外径为30~50 nm,长度为0.5~2μm,经过不同化学改性表面有效地引入了含氧基团。未改性、H2SO4、HNO3、H2SO4-HNO3改性碳纳米管对Cr3+的吸附动力学均符合Langergren模型;吸附等温线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温度和pH升高均有利于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对Cr3+的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