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2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58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芦苇化感物质EMA对铜绿微囊藻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芦苇产生的化感物质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EMA)对铜绿微囊藻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EMA能提高铜绿微囊藻的呼吸速率,使培养瓶中的CO2浓度升高;降低铜绿微囊藻的光合作用速率,促进了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的降解,使其含量降低;较低浓度的EMA提高了铜绿微囊藻的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脱氢酶的活性,而更高浓度的EMA则显著降低了这些酶活性(α=0.05).高浓度EMA抑制铜绿微囊藻的抗氧化酶体系并促进藻类叶绿素的降解可能是其抑藻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以吡啶和葡萄糖为燃料的MFC产电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类型的有机物对MFC的产电性能有不同的影响,通过构建填料型MFC,以吡啶和葡萄糖为混合燃料,以铁氰化钾为电子受体,对有机物在MFC中的降解以及产电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外阻为1 000Ω的条件下,MFC的最大输出电压随着葡萄糖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当吡啶初始浓度为500 mg/L,葡萄糖浓度分别为500、250、100 mg/L时,运行周期逐渐缩短,分别为49.5、25.7、25.2 h;最大体积功率密度为48.5、36.2、15.2 W/m3,最高电压为623 mV.MFC可实现对吡啶的高效降解,24h内吡啶去除率高达95%,但葡萄糖的浓度对吡啶的降解速率影响不大;高浓度吡啶存在的条件下对MFC利用葡萄糖产电的性能影响不大.利用500 mg/L单一吡啶作为MFC的燃料时,无明显产电现象.MFC利用吡啶和葡萄糖作为混合燃料时,可以在实现吡啶降解的同时稳定地向外输出电能.  相似文献   
13.
酸化森林土壤投加石灰石和菱镁矿5 a后的化学性质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3年在重庆铁山坪森林土壤上一次性投加石灰石和菱镁矿,研究它们对酸化土壤的修复效果.对土壤和土壤溶液连续5 a化学变化的观测结果表明,投加碱性修复剂能提高土壤和土壤溶液pH值,增加土壤盐基饱和度和可交换盐基含量,从而有效地缓减土壤酸化.修复剂粒径是影响起效快慢的重要因素,由于投加石灰石的粒径远细于菱镁矿,所以石灰石...  相似文献   
14.
颗粒海藻酸镧对饮用水中氟的吸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亚坤  丁文明  黄霞 《环境科学》2010,31(11):2818-2823
以氯化镧与海藻酸钠为原料,采用滴球法制备了粒径为1~1.5mm的海藻酸镧小球,经过水洗、干燥后得到镧负载量25%(质量分数)的海藻酸镧颗粒吸附剂,应用该吸附剂进行饮用水除氟研究.通过间歇吸附实验,分别进行了吸附速率、pH值影响、吸附等温线、共存离子影响等吸附性能评价,并对吸附前后吸附剂表面与溶液组成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颗粒的吸附速率很快,反应2h后出水氟浓度即逐渐趋于稳定,吸附速率曲线符合拟二级反应速率方程;吸附效果受pH影响显著,在pH=4附近吸附量最大;吸附等温线数据对Langmuir方程拟合较好,其最大吸附量高达197.2mg·g-1;在常见无机干扰离子中,磷酸根与碳酸根对吸附有较大负面影响.SEM照片显示吸附前、后颗粒表面形态差异明显;吸附前、后颗粒表面EDX成分分析及溶液中离子浓度测量结果显示,吸附过程中溶液中F-同时与颗粒表面Cl-及OH-发生离子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5.
MBR污水处理工艺中活性污泥动力学参数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缺乏可靠的污泥动力学设计参数是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工艺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以某座处理城市污水的实际规模MBR工程的好氧活性污泥为对象,采用耗氧速率表征方法,测定计算得到以下动力学参数值:异养菌产率系数YH=0.693、自养菌产率系数YA=0.263、异养菌衰减系数KdH=0.108 d-1、自养菌衰减系数KdA=0.089 d-1、COD最大比去除速率vmS=1.94 mg·(mg·d)-1、COD去除半饱和常数KS=34.6 mg·L-1、氨氮最大比去除速率vmN=0.18 mg·(mg·d)-1、氨氮去除半饱和常数KN=1.06 mg·L-1.以上结果与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CAS)中污泥的文献报道值相比,YHKdH较高,而vmSvmN较低.MBR的高污泥浓度条件可能是导致上述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难降解有机物对白腐真菌P450的诱导及P450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考察了多环芳烃和氯酚类化合物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450的诱导作用及其P450对生物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萘、菲、2,4-二氯酚、五氯酚能够诱导该真菌P450,使微粒体P450比浓度达到37~137pmol/mg.在营养限制条件下,菲诱导的P450是营养丰富条件的5.7倍;P450抑制剂的作用使萘、菲、芘、2,4-二氯酚的降解效率下降36%~100%,但是对2,4,6-三氯酚和五氯酚的降解未产生影响.在营养丰富条件下,P450抑制剂的作用使萘、菲、芘、2,4,6-三氯酚的降解效率下降47%~100%,使五氯酚的降解效率增大57%,但对2,4-二氯酚的降解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工业废水污染治理途径与技术研究发展需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工业废水的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废水处理模式,不断完善和发展废水处理技术及水质安全评价与管理技术是水环境污染防治领域的重要课题. 在分析工业废水特点和阐述废水污染治理基本策略与途径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工业废水处理特性评价、工艺优选方法、水质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废水污染治理思路和技术的发展方向. 指出工业废水污染治理应实现以下5个方面的转变和发展,即处理模式从不同种类废水混合收集集中处理向分类收集分别处理优先转变;研究开发从重视废水处理单一技术研发向同时重视废水处理技术集成与处理工艺优化方法研究转变;水质有机污染评价从重视综合浓度指标向同时关注和重视“有机物特征指标”转变;废水排放控制指标从重视常规指标向同时关注和重视水质安全和综合生物毒性指标转变;工艺设计理念从“处理工艺”向“生产工艺”转变.   相似文献   
18.
升流式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的工艺特性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用升流式曝气生物滤池(UBAF)处理城市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后,城市污水可生化性很差,但UBAF对其中的COD、BOD5、SS、氨氮以及浊度分别有22.2%, 55%, 84.4%, 49%,75.6% 的去除效率.进水的有机负荷,水力负荷对BAF的运行效果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TM图像逐级分类提取非点源信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了运用逐级分类从TM图像中提取与非点源污染有关的土地利用信息的方法.研究表明,逐级分类与一般的最大似然度分类相比效果更佳,具有简化复杂问题、突出研究重点和方法灵活等优点,能够快速有效地提取所需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海州香薷对铜的蓄积及铜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研究了不同浓度铜对海州香薷的毒性及海州香薷对铜的蓄积结果表明0.5 mmol/kg的铜能促进海州香薷的生长,使其生物量增大.低浓度的Cu2+使叶绿素a含量上升,而高浓度Cu2+则使叶绿素a下降,但Cu2+对叶绿素b的影响并不明显.反映到a/b上则表现为低浓度下Cu2+处理会提高a/b值.海州香薷的蓄铜浓度随土壤中铜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可达1500mg/kg,达到了超量积累植物的标准.铜对SOD、POD活性的影响也表现为低浓度的刺激效应和高浓度的抑制效应,最高值出现在0.5 mol/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