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3篇
  免费   1521篇
  国内免费   1349篇
安全科学   363篇
废物处理   77篇
环保管理   274篇
综合类   3791篇
基础理论   258篇
污染及防治   423篇
评价与监测   671篇
社会与环境   81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387篇
  2020年   400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334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461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436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水质氨氮在线监测仪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中氨氮作为"十二五"国家重点控制污染指标,其在线监测设备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中国市场上存在的主要水质氨氮在线监测仪的原理情况,并按照国家标准对其进行基本性能和实际水样测试的比较试验,为水质氨氮在线监测仪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2.
从"十一五"末至今,中国石化行业安全事故及环境风险事件频发,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从产业布局来看,中国石化企业及与之相关的化工园区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布置在沿海沿江地区。中国石化行业目前存在的布局分散、单体规模小等突出问题,如不加控制,行业发展将面临更大的环境风险和环境污染问题。应开展全面梳理排查隐患,提高区域环境风险联防联控水平;大力支持集群化发展、淘汰落后产能,缓解结构性环境风险;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强化管理,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以减缓石化行业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33.
文章采用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统计全国多家实验室的测定数据,对水中阿特拉津测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两大类共5个质控指标及其评价标准进行了研究,提出在概率P和γ均为0.90时,平行样、空白加标回收率平行样和样品加标回收率平行样最大相对偏差应分别控制在7.5%、10.5%和9.7%;空白加标浓度为0.1~20μg/L时,回收率应控制在59%~118%;样品测定浓度为未检出、加标浓度在0.2~20μg/L时,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应控制在73%~106%。  相似文献   
134.
解析日本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完善监测技术支撑体系,修订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分析方法是《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之一.2011年末,北京、上海、南京、济南等多个城市出现灰霾天气,空气环境质量标准成为热议话题;在此背景下,开展其他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体系研究,可以为完善我国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提供有效参考.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开始近代工业发展,二战后更是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扩大,从而引发的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治理空气污染是日本政府在上个世纪及本世纪的重要工作之一.根据日本空气环境质量标准文件、发布的监测数据和空气环境质量报告、日本中央环境审议会审议资料,并在查询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解析了日本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的形成和主要内容,其空气质量标准由传统的空气污染物、大气中有害污染物质、Dioxins类物质和PM2.5四个部分组成.监测规范包括各类污染物监测技术手册及监测准则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5.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理论与方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所面临的主要大气污染问题,但我国现行"属地"特征的环境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所需要的合作解决问题的要求,因此亟需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本文探讨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理论基础,并着重讨论了我国实施区域联防联控的技术与方法,包括联防联控区域划分方法、区域大气环境问题控制技术、区域总量控制目标确定与分配方法及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6.
童莉  贾学桦  姜华  曹亮  王立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12):121-125,138
2008年6月颁布的《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与原标准(GB 3544-2001)相比,增加了控制排放的污染物项目,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也大幅提高,传统的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已不能满足新标准要求。文章通过梳理和分析调研及现场监测的资料和数据,提出目前制浆造纸企业通过有效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增加废水三级深度处理流程,在加强管理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废水稳定达标排放。但不可避免会增加企业建设和运营成本,大中型制浆造纸企业尚可接受,对小型企业的冲击则相对较大。同时提出目前制浆造纸企业废水处理仍存在一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尚需通过制定技术规范、强化环境监管、深入开展相关基础研究等多方面对策,优化制浆造纸行业结构调整,确保行业污染物减排。  相似文献   
137.
洪泽湖沉积物中营养盐和重金属的垂向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张文斌  余辉 《环境科学》2012,33(2):399-406
为了揭示洪泽湖沉积物中营养盐和重金属的垂向分布特征,2008年6月采集了洪泽湖淮河入湖口附近、湖西和湖心3个柱状沉积物样品.通过测定分析其总氮、总磷、有机质和重金属Cu、Zn、Pb、Cd、Fe、Al、Cr、Hg、Mn、As的垂向分布特征,揭示了营养盐演化规律及重金属污染历史.结果表明,淮河口附近沉积环境受淮河流域影响较大,营养盐中TN、TP、OM的含量分别为390.8~643.7、428.6~538.6、5 194.3~9 164.9 mg.kg-1,Zn、Cd、Al、Fe和Mn受人为影响较小,其余重金属人为影响较大.湖西区沉积环境受淮河及湖西周边城市影响,TN、TP、OM的含量为633.4~2 677.3、480.0~1 115.9、7 140.8~47 849.7 mg.kg-1,TN、OM和重金属污染程度从20世纪70年代末加剧,90年代以来有所改善,As和Cr受流域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其余重金属受人为影响较小.湖心来源主要为流域碎屑物质,TN、TP、OM的含量为904.7~1 585.4、526.3~750.1、10 635.6~19 020.6 mg.kg-1,营养盐和重金属相关性显著,垂向分布均相似,含量从底层至表层呈上升趋势.沉积柱中营养盐、重金属元素具有比较一致的污染特征,与洪泽湖流域发展阶段相吻合,洪泽湖沉积环境属于洪水冲刷型堆积模式(Turbidity Flood Model方式).  相似文献   
138.
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安全选址是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本文依据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危险废物填埋场址的选择进行了论述和评价,即:首先通过分析场址选择的影响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场址选择技术方案;然后再按优劣顺序对拟选的5个填埋场进行科学评价;最后选出最优的填埋场。  相似文献   
139.
利用SPE-HPLC法,分析了四溴双酚A(TBBPA)在巢湖5种经济鱼类体内的组织分布及生物浓缩因子.结果表明,TBBPA在5种鱼体内的平均含量(以干重计)为4.70~11.20 ng.g-1,高低排序为白鱼〉白鲢〉鳙鱼〉鲤鱼〉长吻鮠.不同器官中,白鱼、鳙鱼、鲤鱼和长吻鮠的肾脏中TBBPA含量最高,其次为肝脏和鳃,腹部和背部组织含量较低,无显著脂肪蓄积效应.白鲢体内肝脏的TBBPA含量最高,肾脏和鳃次之.对白鱼各组织中TBBPA含量与体重间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肝脏、肾脏和鳃中TBBPA浓度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大,而背部、腹部无显著相关关系.同时测得巢湖水体中TBBPA平均浓度为0.52μg.L-1,计算得到5种鱼的生物浓缩因子为9.56~22.64,表明TBBPA在巢湖鱼体中的浓缩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0.
营养盐水平对念珠藻胞外有机物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齐飞  刘晓媛  徐冰冰  贲岳  封莉  张立秋 《环境科学》2012,33(5):1556-1563
以我国湖泊典型固氮蓝藻发状念珠藻(Nostoc flagelliforme)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氮、磷营养盐对发状念珠藻生长特性及其胞外有机物产生的影响.采用藻细胞浓度计数法表征发状念珠藻生长特性;分别采用溶解性有机碳(DOC)、三维荧光光谱(EEM)和紫外-可见光谱法,从总量和主要物质方面分析了发状念珠藻胞外有机物的产生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氮、磷营养水平下,发状念珠藻的4个关键生长时期基本相同,氮是控制发状念珠藻生长的关键营养控制要素;氮营养元素浓度的增高,有利于发状念珠藻产生胞外有机物,其产生量逐渐增大,而磷营养元素浓度的增高对胞外有机物产生量贡献较小,氮营养盐是发状念珠藻产生胞外有机物的关键限制因子;通过EEM谱图分析,发状念珠藻胞外有机物主要以类氨基酸类物质和类富里酸物质为主.以磷为控制营养盐时,类富里酸是主要的胞外有机物之一,以氮为控制营养盐时,类富里酸产生量极低;作为主要的胞外有机物,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产生规律显著不同,其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碳水化合物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