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亚致死剂量铜对蚯蚓P450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长期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fetida)为供试生物,通过人工污染草甸棕壤的方法,研究了暴露于含有亚致死剂量Cu(100、200、300、400mg·kg-1)的土壤中8周时间内蚯蚓体内细胞色素P450含量、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各指标在暴露1周时均无显著变化,但在第8周时各指标均受到显著抑制.P450含量在100mg·kg-1剂量水平下暴露2周时表现出显著的诱导效应;GST、SOD和CAT活性则均在第3周开始表现出显著的诱导效应,且SOD和CAT在100mg·kg-1剂量下即出现诱导现象,而GST则在200mg·kg-1剂量下显现诱导现象.暴露时间大于4周时,P450含量及GST活性开始表现出抑制效应,SOD及CAT活性则在暴露大于6周后显现抑制效应.以上指标对污染物的响应模式为:无显著变化→诱导→抑制.铜是蚯蚓生长的必需元素,蚯蚓自身对Cu的适应机制,以及对铜的长期摄取能危害蚯蚓正常代谢可解释上述响应模式产生的原因.但各指标在对毒性的响应敏感性上存在差异,其中,P450响应最为敏感,而SOD、CAT最不敏感.因此,在生态毒性诊断时,应选择不同指标作为一套指标体系相互补充,以增强污染诊断的灵敏性及长期诊断性.  相似文献   
72.
城市绿地对小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绿地对小气候的生态作用是研究城市绿地的重要问题.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城市绿地对温度、湿度作用的研究报导,总结了城市绿地对温度、湿度影响的时空变化规律.目前城市绿地与温、湿度的关系多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的技术与手段的局限使得定量研究还存在一定困难;城市绿地在美学、休憩等方面的潜在作用还无法定量研究;关于城市绿地群落结构与特性对小气候影响机制的研究还很少,这些都将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3.
以土壤提取的腐殖酸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差式量热扫描(DSC)和热重分析(TGA)的可重复性实验、样品质量对比实验和预处理对比实验。综合分析了影响慢热解特征温度参数的因素和效应,并根据作用原理将其总结为热滞后效应和反应平衡滞后效应。结果表明,高级热分析技术用于土壤慢热解表征可重复性良好,差式量热扫描与热重分析结果可比性强,然而热分析曲线和热特征参数对实验条件的响应灵敏,其中样品质量和升温速率的影响尤其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慢热解技术用于土壤有机质分析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提出了保障土壤腐殖酸慢热解质量控制的最佳样品量[DSC为(10±0.1)mg]、最佳气体氛围(He)和最佳升温速率(10℃/min)、精确压实程度等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74.
辽河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辽河流域2009—2011年监测数据为基础,针对北方季节性河流,在制定了水环境监测网络优化原则的前提下,分别运用最优分割法、变异系数与水质类别相结合方法、连续3年未检出判断法进行了辽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监测频次和监测项目的优化。结果表明,辽河流域优化后的监测断面为18个,比优化前减少8个。在监测频次上,干旱少雨的月份中,1、5、10月应保持每个月2次的监测频次,2—4月、11—12月每月监测1次;湿润多雨的6—9月只监测1~2次即可,全年监测频次分布更合理。监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必测项目为12~20项,选测项目为3~11项。  相似文献   
75.
以水稻为供试作物,水稻土为供试土壤,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以施肥后田面水中的总氮(TN)、NH4^+-N和NO3^--N浓度为指标,进行了施氮后田面水中氮素释放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后田面水中的总氮(TN)、NH4+-N和NO3--N浓度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者的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一周后趋于稳定;以氮素表观盈余率和植株吸氮量为指标,从环境安全角度研究水稻生产化学氮肥投入阈值,初步确定试验区环境安全化学氮肥投入阈值为189.22~218.98 kg·hm^-2;以水稻产量为指标,进行了粮食安全氮肥投入阈值研究,初步确定试验区水稻生产粮食安全化学氮肥投入阈值为202.24~288.89 kg·hm^-2。综合考虑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试验区化学氮肥投入阈值为202.24~218.98 kg·hm^-2。  相似文献   
76.
为了提高氮肥增产效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氮肥效率及土壤矿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较低时,春玉米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显著增加,当施氮量高于180kg·hm2时,产量保持不变或有减少趋势。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偏生产力和氮收获指数均随着施氮量增加显著降低,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均先增加后降低。从苗期到收获期,施氮处理0~6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呈现“上升一下降一上升一下降一稳定”的变化趋势,而60~120cm土层硝态氮在春玉米生长后期有增加的趋势。随着土层加深,土壤硝态氮含量呈波浪式下降,施氮量240kg·hm-2和300kg·hm-2处理在60~10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着施氮量增加,0~12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显著增加,当施氮量超过240kg·hm-2时,土层中累积的硝态氮存在着较大的淋溶风险。综合考虑产量、氮肥效率和环境效应,179—209kgN·hm。是本试验条件下春玉米的合理施氮量。  相似文献   
77.
从海岸带生态健康角度出发,对辽宁省海岸带生态安全进行初步探索研究,通过评价其区域生态敏感性,对辽宁省海岸带空间布局生态安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辽宁海岸带"红-黄-蓝"清晰的空间管治分类和辽宁海岸带生态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8.
为解决石英砂过滤器处理聚驱污水过程中出现的滤料板结、反冲洗憋压、滤料流失问题,通过对石英砂过滤器进行了改造,利用搅拌装置破碎滤饼层,经现场测试,搅拌式石英砂过滤器反冲洗压力由原来的0.27~0.46Mpa降低到0.12~0.16 Mpa,滤料流失得以解决。在来水含油和悬浮固体平均41 mg/L和21 mg/L,总滤后水质含油达到5.8 mg/L以下,出水悬浮固体3.2 mg/L。油和悬浮固体去除率分别提高85%和86%。  相似文献   
79.
在石化行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废气监测是一项重要的监测内容。验收监测时要按照相应标准和大气导则设置相关监测点位。根据石化行业废气排放的主要来源和特点,给出有组织排放废气和无组织排放废气监测布点方法。但在实际布点中由于存在一些客观的原因,使得废气监测布点不能按照相应的标准和导则规范或是其他的技术文件进行。针对布点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废气验收监测时应注意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0.
将传统的A/O工艺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构建缺氧-MBR工艺.以某单位化粪池上清液为降解对象,测定系统降解各污染指标的能力.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COD出水低于50 mg/L,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虽然进水氨氮浓度较高,但去除率仍高于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