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2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73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78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91.
为了优化生物过滤(BF)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参数控制,实验研究了BF系统净化H2S模拟废气过程中填料层的温湿度场分布规律,考察了填料层湿度与废气温度的耦合关系及H2S浓度沿填料层的轴向分布.实验结果表明,BF系统底部通人模拟废气后,填料温度开始上升,且下层温升幅度明显大于上层,温升现象自下而上逐步推移,运行12d后形成上高下低的轴向温度梯度;由于壁面热传导效应,填料层内形成由轴心向两侧降低的径向温度梯度.下层填料的湿份迁移速率明显大于上层填料,最终形成上高下低的湿度梯度;填料层湿度随废气进气温度升高,以指数方式减小.H2S浓度沿轴向自下而上逐渐降低,并随系统运行时间延长,轴向各点H2S浓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92.
O3/UV降解水中有机物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少平  王梓  马淳安 《环境科学》2007,28(2):342-345
利用O3/UV降解了水中的硝基苯、乙醇酸和乙酸. 在硝基苯的降解过程中,当加入对H2O2具有催化分解作用的MnO2时,O3/UV降解效率明显下降,TOC的去除率甚至比单独臭氧化还低,在相同条件下处理40 min后,O3/UV、O3和O3/UV+MnO2对溶液TOC的去除率分别为44%、41%和39%.该结果表明中间产物H2O2对O3/UV降解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另外,有机物本身对自由基链反应是否具有促进作用也直接影响着O3/UV的降解效率,当目标有机物是对自由基链反应具有促进作用的乙醇酸时,O3/UV降解效率较高,30 min后乙醇酸的去除率即达76%; 而当目标有机物是对自由基链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乙酸时, O3/UV对其几乎无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293.
MgO/活性炭催化臭氧化降解有机物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浸渍法制备了MgO/活性炭(MgO/GAC-1)催化剂,研究了其在臭氧化降解敌草隆和乙酸中的活性,并与已有研究中沉淀法制备的MgO/活性炭(MgO/GAC-2)作了稳定性对比.结果表明,在降解敌草隆和乙酸的过程中,MgO/GAC-1能使臭氧化的效率提高约15%~35%.当溶液初始p H为中性或碱性时,MgO/GAC-1可以有效减缓由于形成小分子有机酸而导致p H的下降问题,从而保证臭氧的氧化效率.当溶液初始p H为酸性时,MgO/GAC-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溶液的p H值,进而提升臭氧化的效率.因此MgO对溶液p H值的调节作用可能是臭氧化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这是相关文献所忽略的.尽管MgO/GAC-2有更大的比表面,但MgO/GAC-1却具有更好的催化臭氧化降解性能.在中性条件下降解乙酸重复10次实验的结果表明,MgO/GAC-1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294.
基于多同位素的不同土地利用区域水体硝酸盐源解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对所在流域内的水质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典型城市河流(京杭运河杭州段)和典型山林农业区河流(余英溪)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同位素技术(δD-H2O,δ18O-H2O,δ15N-NO3-δ18O-NO3-)结合稳定同位素(stable isotope analysis in R,SIAR)模型,对运河和余英溪的硝酸盐来源进行了识别并计算了各污染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运河和余英溪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氮污染,运河以NO3--N和NH4+-N为主,余英溪以NO3--N为主.运河和余英溪水的氢氧同位素(δD-H2O,δ18O-H2O)沿当地大气降水线分布,两者存在明显线性关系(R2=0.78),表明降水是这两条河流的主要补给源.运河和余英溪水体NO3-的氮同位素值(δ15N-NO3-)均小于15‰,说明这两条河流中主要存在硝化作用.部分运河水样NO3-δ15N-NO3-/δ18O-NO3-值介于1.3~2.1之间且伴随着低浓度的DO和NO2-,可见部分运河水体存在反硝化作用.运河水样δ15N-NO3-值(均值:6.1‰)明显高于余英溪水体δ15N-NO3-值(均值:2.3‰).各NO3-源对运河的贡献率:生活污水/粪肥(37.0%) > 土壤氮(35.7%) > 化学肥料(19.1%) > 降水(8.2%);对余英溪的贡献率:化学肥料(46.1%) > 土壤氮(22.8%) > 降水(17.3%) > 生活污水/粪肥(13.8%).在人类活动强度大的城市区域的河流(运河)中由于生活污水的零星排放和城市降雨径流的汇入导致生活污水/粪肥类氮源的污染明显加剧.化学肥料不可避免地成为山林农业区河流(余英溪)的主要污染源,可见农业面源污染带给所在区域水体的氮污染已非常严重.人类活动强度大的区域,降水对于水体NO3-的贡献降低.反硝化作用产生的同位素分馏对利用SIAR模型计算各NO3-源的贡献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生活污水/粪肥和化学肥料的影响很大,对土壤氮的影响其次,对降水的影响最低.  相似文献   
295.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Secondary metabolism, which helps a plant cope with external stress, is sensitiv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plays a prominent role in maintai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