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818篇
安全科学   99篇
废物处理   58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981篇
基础理论   163篇
污染及防治   356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21.
石瑛  杜青平  李砧 《环境科学研究》2011,24(10):1178-1184
采用室内模拟染毒法,研究1,4-DCB(1,4-二氯苯)对3种小白菜种子(矮青6号、上海青和秦白2号)萌发和蔬菜幼苗的毒性作用. 结果表明:1,4-DCB作用后,3种小白菜种子的发芽势、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降低,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种子受1,4-DCB胁迫后,小白菜幼苗的根和苗生长都受到了抑制,根长和苗高降低,根苗比显著下降;随着ρ(1,4-DCB)的升高,受胁迫后的幼苗叶片的w(游离脯氨酸)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MDA(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与ρ(1,4-DCB)呈正相关;幼苗叶片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ρ(1,4-DCB)为5 mg/L时升高,在ρ(1,4-DCB)为10和50 mg/L时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幼苗叶片POD(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升高,但是ρ(1,4-DCB)为50mg/L时酶活性比ρ(1,4-DCB)为10 mg/L时下降. 表明水体中1,4-DCB污染对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毒性,其毒性机制与膜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22.
Fenton试剂对垃圾渗滤液中腐殖酸的去除特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Fenton试剂处理反渗透浓缩渗滤液,通过腐殖酸相对含量(UV254),CODCr,TOC,腐殖酸对CODCr去除的贡献比(α)及氧化/混凝去除率比(φ)等表征手段,比较不同初始pH,H2O2投量〔c(H2O2)〕和Fe2+投量〔c(Fe2+)〕对渗滤液CODCr和UV254的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UV254去除率(48.5%~78.2%)高于CODCr去除率(40.3%~62.5%);腐殖酸对CODCr去除的贡献比(α>0.77)远高于反应前(αWTBZ〗00.61),说明腐殖酸的降解影响和控制着整个体系CODCr的去除. 混凝作用(CODCr coag,UV254 coag)受氧化作用(CODCr oxid,UV254 oxid)的影响并与之拮抗,氧化作用越大混凝作用越小. 当c(H2O2)/c(Fe2+)>2时,氧化作用占优势;当c(H2O2)/c(Fe2+)<1.2时,混凝作用占主导. 当初始pH为4.0,c(H2O2)为240 mmol/L,c(Fe2+)为40 mmol/L,反应时间为2 h时,CODCr和UV254的氧化/混凝去除率比最大(φCODCr8.6,φ <sub>UV2546.0),CODCr,UV254,HA和FA去除率分别达到62.5%,78.2%,95.0%和62.7%.   相似文献   
223.
通过邻苯二甲酸氢钾(KHP)溶液的电解实验研究了德国引进的金属铌掺硼金刚石膜电极(Nb/BDD)的电化学性质,并利用该电极处理装置处理了东莞某造纸厂造纸废水。考察了电解时间、电流强度及废水的pH值、电解质的浓度、电导率等参数对电化学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b/BDD具有优异的污水降解性能,在pH值为3.0,电流密度为37.23 mA/cm2,电压6.9 V,NaCl充当电解质质量浓度0.4 g/L的条件下,电解200 min,装置对再生纸造纸废水的COD的去除率接近70%,BOD/COD为0.4,比能耗为27.6(kW.h/kg)。  相似文献   
224.
杨蕾  杜鹏  黄羿  夏斌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3,(12):1276-1278
基于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对广东1980-2010年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期间,广东省人均能源消费与人均经济增长协整关系呈单调正相关,1999年的结构断点使两者的协整关系发生变化,断点分隔的两个时间段内均符合倒“U”型模型,但曲线拐点后移.广东省现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端,EKC理论拐点为23253元(1978年不变价).广东省应采取积极有效的节能减排政策,引导促进倒“U”型曲线弧度降低,让拐点提前到来.  相似文献   
225.
广州市秋季PM2.5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与化学形态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冯茜丹  党志  黄伟林 《环境科学》2008,29(3):569-575
采用消解法和连续提取法分析了广州市秋季PM2.5样品中10种重金属元素的总量和化学形态,对广州市PM2.5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和生物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广州市PM2.5和重金属污染非常严重,其中PM2.5日浓度高达0.083 3~0.190 0 mg·m-3,为1997年美国EPA相应标准的1.3~2.9倍.PM2.5中Cd、Pb、Zn、Cu和Mo的富集因子K>10,是典型的污染元素;而Ni、Mn、Co和Fe的K值为1~10,除部分来自人为活动外,主要还是自然作用来源.化学形态分析结果显示,超过80%的Al和Fe分布在有机质、氧化物与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而大部分Zn、Pb、Cd 和Cu分布在可溶态、可交换态、碳酸盐态、可氧化态和可还原态.生物有效性系数(K)分析结果说明,PM2.5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相对强弱顺序为:Cd>Zn>Pb>Cu>Mn>Mo>Co>Ni>Fe>Al.其中Cd、Zn和Pb的K>0.8,为生物可利用性元素;Cu、Mn、Mo、Co和Ni的K值在0.5左右,为潜在生物可利用性元素;Fe和Al的K<0.2,为生物不可利用性元素.  相似文献   
226.
磁处理技术降解有机污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磁处理作为一项节能、环保、成本低廉的技术,在工农业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本文概述了磁处理降解有机污水的实验研究,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27.
The research is to test the damage to DNA of 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s)by heavy metal ions As3+,Cd2+,Cr3+,Cu2+,Hg2+, Pb2+,and Zn2+,as well as the effects of EM bacteria on wastewater treatment capability when their DNA is damaged.The approach applied in this study is to test with COMET assay the damage of EM DNA in wastewater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 ions As3+,Cd2+,Cr3+,Cu2+,Hg2+,Pb2+,Zn2+,as well as the effects of EM treated with As3+,Cd2+,Cr3+,Cu2+,Hg2+,Pb2+,and Zn2+ on COD degradin...  相似文献   
228.
通过介绍废旧锂离子电池的组成成分及近年来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目前主要回收方法有溶解分离法和直接回收正极材料的新型方法等,并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二次污染、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29.
沸石悬浮填料生物移动床的亚硝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以沸石为重要原料研制新型沸石悬浮填料,并将其用于启动沸石悬浮填料移动床反应器(ZMBBR),与装填普通陶粒的陶粒悬浮填料移动床(CMBBR)对比考察其亚硝化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游离氨(FA)抑制的方法快速实现两种反应器的稳定亚硝化,两个反应器出水亚硝酸氮积累率均能达到90%以上;沸石对铵离子的吸附解吸作用使ZMB...  相似文献   
230.
汞的毒性、环境行为、生物有效性不仅跟其浓度有关,还决定于其化学形态,因此汞的形态分析在环境科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样品前处理几乎是汞形态分析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步骤,而色谱和光谱/质谱联用技术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分离检测方法。文章对近十年来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如酸/碱溶剂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单滴微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等,以及色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与光谱/质谱(紫外可见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原子荧光光谱、等离子体质谱等)的联用技术在汞化合物形态分析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今后应重点研究建立高效、简便的前处理方法,发展高分离度、高灵敏度、高速度的分离检测联用技术,以便更好地对汞的形态进行分析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