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74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鼎湖山大气气态总汞含量和变化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高时间分辨率自动大气测汞仪(Tekran,2537B),于2009.10—2010.4对珠三角背景点鼎湖山大气气态总汞(TGM)进行了连续7个月的野外观测.结果表明,鼎湖山地区TGM的年均含量为(5.54±2.89)ng·m-3,含量明显高于全球大气汞含量的背景值(1.5~2.0ng·m-3)和国内部分地区的背景值,表明该地区大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汞污染.监测期间,4月TGM含量最高,11月最低.日变化特征显示白天TGM浓度比晚上高,属典型白天控制型.鼎湖山地区TGM主要受珠三角的区域污染影响,TGM含量变化与大气中NO2、SO2的相关性分析和与用电需求变化对比表明,珠三角人为源(尤其是燃煤的汞排放)对鼎湖山大气TGM有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2.
TiO2纳米材料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兴且极具潜力的污染物净化技术,在除臭、降解挥发性有机物(VOCs)、杀菌消毒方面功效尤为显著。文章介绍了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气相污染物的机理;讨论了反应物初始浓度、反应时间、光照强度、湿度、接触面积、催化剂活性等各种因素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阐述了该技术在气相污染物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并针对目前在光催化净化气相污染物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83.
为了解海陵湾表层沉积物主要重金属的污染特征,本研究以2017年11月海陵湾的采样调查为基础,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铜(Cu)、铅(Pb)、锌(Zn)、镉(Cd)、汞(Hg)、砷(As)和铬(Cr)7种重金属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单因子指数、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一致性沉积物质量基准等指标定量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利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了海陵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来源。研究结果显示,除As和Cr外,其余重金属在海陵湾表层沉积物中的含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重金属整体属无污染和轻微生态风险状态,相对污染主要以As、Cr的贡献为主,且这两种重金属的含量在部分站位处于阈值效应含量和可能效应含量之间,有25%~75%的概率引发毒性,产生有害生物效应;Cu、Zn、Cd、Hg和As之间有一定的同源性,主要受地质背景和有机质降解的控制,Pb、Cr和As还分别受到船舶废气、工业废水废气和阳江港煤炭运输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郭有顺  余仲  郝文彬  孟凡刚 《环境科学》2024,45(4):2246-2258
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持续排放会重塑受纳河流的理化和生物条件,对河流水质和水生态产生潜在影响.选取惠州市东江沿线2座污水处理厂的受纳河流进行水样采集及分析,利用高通量测序进行样品DNA分析,系统研究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成结构及其分布,结合水体的理化指标更全面地反映尾水排放对受纳河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口处TP和NH4+-N等营养盐指标均高于受纳河流上游,尾水排放对受纳河流微生物的影响显著,细菌群落的丰富度明显降低.对受纳河流微生物群落组成和水体理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DOM、TP和NH4+-N的变化对浮游微生物群落结构可能起关键作用.通过对浮游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水体的理化性质综合分析研究,能够更加全面地揭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受纳河流引起的复合生态效应,对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城市河流的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5.
鼎湖山无机氮湿沉降来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2007年3—8月鼎湖山站的降水资料,分析了鼎湖山春夏两季氮沉降特征及其来源. 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鼎湖山NO3--N和NH4+-N的降水量加权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59和1.03mg/L,其中春季湿沉降中ρ(NO3--N)和ρ(NH4+-N)的平均值分别为0.78和1.54 mg/L,分别是夏季的2.17和1.67倍;降水ρ(NO3-)与ρ(NH4+)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水pH呈负相关. 利用气团轨迹后推以及天气形势分析得出,影响鼎湖山氮湿沉降的主要因素是陆地性降水,其ρ(NO3--N)和ρ(NH4+-N)分别为0.75和1.43 mg/L,分别是海洋性降水的1.57和2.26倍;氮沉降通量分别为3.28和6.26 kg/hm2,分别占总无机氮沉降负荷的56.0%和64.6%.进一步利用气团后向轨迹对海洋性和陆地性降水进行云下气团分类,结果表明,陆地性NE方向的气团对鼎湖山氮的输送及沉降负荷最大.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用于柴油车排气检测的加载减速工况(LugDown)法设备的构成与测量原理,分析了 LugDown 法设备在加载、功率扫描控制、排气测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照国标要求,结合 LugDown法设备的工作特点,探讨了在功率扫描性能、寄生滑行性能、排气测量过程控制、测试档位选择与扫描起始速度控制等方面的改进与完善方法。  相似文献   
87.
根据珠江三角洲空气污染特征.将,SO2、NO2、PM10、O3四项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对建立区域空气质量指数(Regional Air Quality Index,RAQI)~型及区域空气质量分级方法,以及开展区域空气质量信息发布的空间表征技术进行了研究,以便直观有效地反映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88.
The impact of 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BVOC) emissions on European ozone distributions has not yet been evaluated in a comprehensive way. Using the CHIMERE chemistry-transport model the variability of surface ozone levels from April to September for 4 years (1997, 2000, 2001, 2003) resulting from biogenic emissions is investigated. It is shown that BVOC emissions increased on average summer daily ozone maxima over Europe by 2.5 ppbv (5%). The impact is most significant in Portugal (up to 15 ppbv) and in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about 5 ppbv), being smaller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Europe (1.3 ppbv north of 47.5°N). The average impact is rather similar for the three summers (1997, 2000, 2001), but is much larger during the extraordinarily hot summer of 2003. Here, the biogenic contribution to surface ozone doubles compared to other years at some locations. Interaction with anthropogenic NOx emissions is found to be a key process for ozone production of biogenic precursors. Comparing the impact of the state-of-the-art BVOC emission inventory compiled within the NatAir project and an earlier, widely used BVOC inventory derived from Simpson et al. [1999. Inventorying emissions from nature in Europ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04(D7), 8113–8152] on surface ozone shows that ozone produced from biogenic precursors is less in central and northern Europe but in certain southern areas much higher e.g. Iberian Peninsula and the Mediterranean Sea. The uncertainty in the regionally averaged impact of BVOC on ozone build-up in Europe is estimated to be ±50%.  相似文献   
89.
常规组合工艺-稳定塘-湿地系统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工业园区印染企业产生的印染废水和生活污水,采用独特的"常规组合工艺与‘植物稳定塘-人工湿地系统’联合工艺"对其进行集中统一处理,并考察了运行效果。数据结果表明,系统出水COD、BOD5、SS、色度、NH3-N和TP平均分别为63.2 mg/L、13.8 mg/L、5.0 mg/L、49倍、0.2 mg/L和0.4 mg/L,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GB8978-1996)。该工艺运行稳定,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COD、SS和色度,去除率均在90%以上。按日均处理量4×104m3计算,此工艺每年将削减COD排放近30万t。  相似文献   
90.
王春霖  陈永亨  张平  张永波  王津  齐剑英 《环境化学》2011,30(11):1894-1899
通过焙烧实验探讨了含铊硫铁矿生产硫酸过程中铊的排放特性.结果表明,硫铁矿焙烧过程中,铊排放与焙烧温度、停留时间、焙烧气氛、硫铁矿的粒度等因素有关.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铊排放率不同,这主要是与矿石中铊的赋存形态有关;实验条件下,550℃—950℃是Tl排放的主要阶段,Tl排放量约占硫铁矿中总Tl的33.9%.Tl的排放率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