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47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09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在自建的脉冲喷吹实验台上,利用Y—YD-7044型压电式传感器和MYD-8801加速度传感器,测试0120×2000mm覆PTFE膜无纺布滤袋在不同喷吹压力下,加文丘里与不加文丘里时的最大侧壁压力峰值和最大反向加速度,并对比计算了获得同样清灰强度时的脉冲阀一次喷吹耗气量。结果显示,添加文丘里能显著增大滤袋中下部最大侧壁压力峰值和整条滤袋上的最大反向加速度,即提高脉冲喷吹清灰强度;对应同样的喷吹压力,加文丘里时的平均最大侧壁压力峰值和平均最大反向加速度比不加文丘里时分别平均提高大约70%和50%;加文丘里获得同样清灰强度时的脉冲阀一次喷吹耗气量比不加文丘里时节省40%左右。证实对于脉冲喷吹清灰系统,添加文丘里能有效改善清灰效果以及减小能量?肖耗。  相似文献   
112.
粉煤灰两步水热法制备人工沸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人工沸石。SEM、XRD、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人工沸石纯度较高,主要为Na-A型沸石和少量13X型沸石,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和Al2O3。说明采用两步法制备人工沸石克服了传统水热法杂质含量高的缺陷。采用人工沸石处理初始Mn2+质量浓度为50.00mg/L的模拟含锰废水,吸附125min后,Mn2+去除率达98.19%,模拟废水中剩余Mn2+质量浓度为0.90mg/L。  相似文献   
113.
生态修复植物蜈蚣草中砷的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管式炉高温热解-NaOH-Na2CO3混合液碱浸-CuSO4·5H2O沉淀的方法回收生态修复植物蜈蚣草中的砷,最终得到产品砷酸铜。该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热解温度600 ℃,热解时间30 min,CaO加入量(CaO与蜈蚣草的质量比)8%; m(NaOH)∶m(Na2CO3)=1∶3,碱浸温度70 ℃, 碱浸时间2 h, 固液比1∶10; 沉淀反应pH 5, 沉淀反应温度70 ℃。采用该方法处理生态修复植物蜈蚣草,得到产品砷酸铜的纯度为93%,砷回收率达88%。  相似文献   
114.
以浮游藻类制成的生物吸附剂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液相起始pH、吸附剂用量Cm和不同吸附时间t等因素对生物吸附剂吸附Cr(Ⅵ)的影响,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和对吸附前后藻类吸附剂进行了FTIR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条件为:在起始pH=1.0,吸附剂用量Cm=6.0 g/L,吸附时间t=180 min,吸附温度T=30℃时吸附效率达到了92.10%;藻类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能很好地符合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ΔG0均为负值,说明实验条件下藻类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红外图谱显示在1 261~1 537 cm-1和1 034~1 053 cm-1区域峰发生了明显变化,说明其为细胞上的多糖、蛋白质等成分更多地参与了对Cr(Ⅵ)的吸附过程。由此可见,利用中水里生长的藻类制成生物吸附剂,吸附Cr(Ⅵ)具有可行性,吸附速率较高,吸附平衡时间较快。  相似文献   
115.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规格为325 mm×660 mm滤筒在采用高效诱导喷嘴(超音速引流喷嘴和气流散射器)喷吹时的内部流场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喷吹气流在滤筒内的压力分布云图和喷嘴处的速度分布图,得出模拟结果与脉冲喷吹实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和实验的准确性。进而从微观上分析得出采用诱导喷嘴可使气流更加稳定的进入滤筒内部,以此确保滤筒长度方向上内壁清灰压力的均匀性,对滤筒清灰效果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为解决滤筒的清灰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6.
选取芦山地震涉及的21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应用野外实地踏勘和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当地国土、水利、建设等部门提供的相关统计资料,已查明芦山地震灾区782处次生山地灾害(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获取了这些次生山地灾害的基础信息。在GIS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山地灾害的发育环境背景、分布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研究表明: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山地灾害主要集中分布在烈度为Ⅷ Ⅸ区、中低山区、坡度0°~40°、坡向为东西两向、第三系砂砾夹泥岩区、河流冲刷强烈和年降雨量>1 200 mm的区域;发育成因主要是地形条件对次生山地灾害的形成的影响表现出与非地震条件下的新特征;地震效应重构了地表形态,为次生山地灾害发育提供了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降水与河流冲刷作用的改变,影响边坡稳定性,为次生山地灾害提供动力;人类过度的社会经济活动加速了次生山地灾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7.
岷江上游植被生境适应性空间分异格局的间隙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岷江上游不同植被生境适宜性类型在整体和局部上的空间分异格局对植被生境管理和修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岷江上游4类植被生境适宜性类型空间分布图借助分形和贝叶斯理论,建立间隙度指数模型和多水平贝叶斯模型,实现定量表征不同植被生境适宜性类型在整体和局部空间上的聚簇和分异程度。结果表明:1)汶川在Ⅰ~Ⅳ类、Ⅲ类和Ⅳ类生境适宜性下的间隙度指数最大,其对应的空间分异尺度为3 000 m(即为30倍网格边长,网格边长为100 m)、2 900 m、2 800 m,而松潘在Ⅰ类和Ⅱ类型下的间隙度指数最大,其空间分异尺度为3 000 m、2 700 m。2)Ⅰ~Ⅳ类、Ⅰ类和Ⅱ类生境适宜性分别在汶川、松潘和理县的间隙度维数最大,空间格局聚簇性较小,进一步证明空间分异尺度较大,而Ⅲ类和Ⅳ类生境适宜性在茂县的间隙度维数最大。岷江上游植被生境空间分异格局的间隙度分析,可以为研究生境空间格局及其生境管理尺寸在整体和局部上的差异提供必备的条件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8.
刘伟  王彬  刘畅  黄燕  王启铭  梁馨予  谌书 《环境化学》2021,40(1):272-282
兽用抗菌药物环丙沙星(CIP,ciprofloxacin)的大量使用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研究了CIP在亚高山草甸土剖面土壤上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和pH、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以揭示CIP在亚高山草甸土上的吸附机制,为CIP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CIP在亚高山草甸土上的吸...  相似文献   
119.
油菜秸秆还田对水稻根系分布及稻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系健康是水稻正常生长及高产的前提,为明确油菜秸秆还田方式和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秸秆不还田作为对照,设置秸秆半量还田(1.5 t/hm2)、全量还田(3.0 t/hm2)、超量还田(4.5 t/hm2)3个还田量以及秸秆覆盖还田(FG)、秸秆翻埋还田(FM)两种还田方式,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研究秸秆处...  相似文献   
120.
为了实现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资源化利用,本实验以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为原材料,通过碱激发法制备出力学性能优异的地聚合物固化体.当碱激发剂的模数为1.0,垃圾焚烧飞灰含量为60%,碱激发剂和固体质量比为1:1.2时垃圾焚烧飞灰基地聚合物的抗压强度最佳.XRD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地聚合物中存在少量碳酸钙和沸石结晶相,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