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365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55篇
综合类   632篇
基础理论   246篇
污染及防治   199篇
评价与监测   65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苏南地区部分饮用水源水的有机污染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美国EPA建议的多污染物分析与评价系统,对苏南地区部分饮用水源水质的危险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各水样健康危险度均>1,表明各水样对人健康均存在潜在危害,而生态风险度均<1。同时,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试验,对各水样有机浓集物的生物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样浓集物可对淋巴细胞DNA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存在一定的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与水质状况基本一致,表明上述两种方法对于评价水体有机物污染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2.
地表水中微量氯代芳烃和硝基取代芳烃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云  沈幸  鲜啟鸣  邹惠仙  孙成 《环境化学》2005,24(4):463-466
建立了固相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分析地表水中十三种氯苯、硝基氯苯和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法对这些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在62%-101%之间,变异系数在3%-27%之间,方法最小检测浓度在0.01-1.31μg·1-1之间.应用本方法对太湖水中的氯代芳烃和硝基取代芳烃化合物进行了三次采样分析,定量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3.
应用两种彗星试验方法检测饮用水源水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试验和小鼠睾丸细胞彗星试验,对苏南地区代表性饮用水源水的遗传毒性进行了监测。彗星试验的结果表明,各水样中有机浓集物均能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小鼠睾丸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DNA损伤。研究表明,上述两种试验方法可有效地检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84.
水中苦味酸的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GC-ECD法,通过测定水中苦昧酸氯化生成氯化苦的量,来确定苦昧酸的浓度。利用GC-MS确定了氯化苦的出峰保留时间,研究了反应时间、次氯酸钠加入量及其他硝基芳烃化合物对苦昧酸测定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水中苦昧酸测定的条件。应用GC-ECD法测定了太湖水中的苦味酸,较好地满足了水质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5.
通过对含锂活化沸石、载银活性碳、Cu-Zn合金及超滤膜的联合使用,有效去除细菌及铜、铬、铅、银等重金属离子,降低了饮用水硬度、余氯量,并能抑制亚硝酸根离子的生成;运用该套装置,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时,又向水中引入对人体有益的微量锂离子、锌离子,使之成为优质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186.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天然蒙脱土进行改性,并用聚乙烯醇对改性蒙脱土进行固定化处理,然后进行柱状吸附和振荡条件的吸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HDTMA改性蒙脱土固定化后能有效吸附苯酚,不同环境条件对苯酚的柱状吸附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在pH4~8的范围内,固定化改性蒙脱土对苯酚的吸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H在10以上,其吸附能力明显下降;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不大;进水苯酚浓度越高,改性蒙脱土对苯酚的吸附量越大,但出水苯酚浓度也高;苯酚的流速越小,吸附容量越高,吸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87.
盐城海岸湿地资源环境压力与生态调控响应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江苏盐城海岸湿地拥有以保护丹顶鹤和麋鹿为特色的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然而强烈的人类活动贯穿于海岸湿地发育的每一个阶段,包括湿地围垦、资源酷取滥采以及环境污染等,使得该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通过对其资源环境特征、人口经济发展压力、湿地不合理开发利用压力以及水资源污染压力的分析,进而利用生态调控设计相应的政策措施响应方案,包括生态规划与设计---科学的生态功能区划,调整若干原缓冲区中生物多样性热点区为核心区;生态工程---生境更新与调整,建立人工湿地生态工程、芦苇生态工程、生态旅游等生态示范区;生态系统管理与能力建设---社区共管,与周围社区居民建立有效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88.
药品及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会发生生物及化学转化从而生成转化产物,某些转化产物较母体化合物毒性更高.目前对PPCPs转化产物关注不够,转化产物识别方法不明确.本文介绍了污水中PPCPs转化产物的识别流程,系统阐述了...  相似文献   
189.
入河排污口是污染物进入生态环境的最后一道关口,预防超标排放是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基础.为实现排口超标排放事前预警,本研究以长江泰州段两类典型排口(污水处理设施排口和工业企业清净下水排口)为例,利用排口污染物监测数据与气象数据,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门控循环单元(GRU)、卷积循环神经网络(CRNN)等深度学习算法构建多污染因子(总氮、氨氮、COD、总磷)浓度预测模型,并结合SHAP分析结果识别影响排口水质预测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1)单层与双层GRU模型在排污口未来6 h污染物浓度预测中表现较好,R2可达0.67~0.81;(2)自相关变量的累积重要性绝对值占比超80%,对排口污染物浓度预测的影响显著大于其他输入变量.该方法有潜力拓展应用至其它排污口类型及其它污染因子的浓度预测,为排口污染预警和全链条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0.
介绍了抗氧化防御系统、应激蛋白HSP70、活性氧(ROS)以及植络素(PCs)等作为分子水平上的生物标志物,在水和土壤环境污染早期诊断和生态风险评价中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以及污染物胁迫下活性氧的产生及对机体的氧化损伤机理,并展望了分子生物标志物在污染环境早期诊断和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