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365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55篇
综合类   632篇
基础理论   246篇
污染及防治   199篇
评价与监测   65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21.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已经逐渐步入了生态环境风险事故高发期。生态环境风险已然成为影响群众健康、危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机制是在获得特定利益下使所伴随的生态环境风险最小化,平衡利益和风险在不同主体间和不同区域间的分配,尽可能地避免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前提与基础。本文从生态环境风险与利益获得的分配出发,结合公众风险感知的调节作用,对生态环境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机制的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实践角度为未来生态环境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机制的优化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22.
大部分研究在进行空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工作时,较少考虑中国空气污染的区域差异性。通过搜索多个数据库,以"PM_(2.5)"、"死亡"等为关键词,收集了2003—2017年发表的所有符合研究设定要求的文献,筛选出15篇文献中的21组数据,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利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值,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性偏倚检验。结果显示,PM_(2.5)的日均质量浓度每上升10μg/m~3,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国居民每日非意外总死亡率分别上升0.433%(95%置信区间(CI):0.317%~0.550%),0.344%(95%CI:0.195%~0.493%),1.347%(95%CI:1.000%~1.695%)和0.730%(95%CI:0.575%~0.886%)。PM_(2.5)日均质量浓度对人群死亡健康效应的影响不是简单线性关系,具有较大的区域性差异特点。因此,在进行地区性大气污染相关的健康危险度评价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性问题。  相似文献   
223.
为探讨能源消费量与能源消费产生的CO_(2)排放量增长的驱动因素,同时评估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效果,选择福建省作为研究区域,核算了2000—2019年福建省能源消费量和CO_(2)排放量,并运用多层指数分解模型对该省能源消费量和CO_(2)排放量进行分解研究,根据不同因素的分解结果评估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①福建省能源消费量和CO_(2)排放量的变化均表现为先逐年增长后趋于稳定,但未出现明显的下降。②福建省终端能源强度效应和能源转化效率效应主要表现为负效应,其他影响因素主要呈正效应,经济规模效应是最大的驱动因素。③在各项节能减排政策中,终端能源强度降低的政策效果最为明显,能源转化效率提高和初级能源结构优化的政策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而优化经济结构的施行效果最不明显。  相似文献   
224.
气候变化风险能够在部门内与部门间进行传递和放大,形成多个复杂嵌套的风险互联网络,导致了系统性风险的产生。对气候变化风险互联网络的刻画能够帮助理解风险产生与演化的过程,削减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直接物理风险,及碳达峰与碳中和建设过程中可能伴随的转型风险。本文识别了四类典型的气候变化风险互联网络,涵盖食品—能源—水系统、公共健康、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社会安全等四类部门或领域。针对每一类网络,分别总结了主要的气候变化风险传递路径及当前的研究进展和局限,并概述了开展系统性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25.
基于遥感主成分分析(PCA),论文提出一种快速、准确及经济地识别填海造地时空分布的新方法。并以厦门市港湾地区为例,将1993与1996年,1996与1998年,1998与2001年,2001与2003年、2003与2006年共6期遥感影像融合后经PCA分析得出5个时间段内填海造地的空间分布信息,并结合相应阶段的城市发展战略进行分析。选取工业总产值、人口、港口货物吞吐量等统计数据作为填海造地行为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政策导向、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加等是厦门港湾地区填海造地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提出基于驱动机制和未来情景分析的港湾地区填海造地优化调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6.
将基于证据理论(D-S 理论)的证据推理法(ER)用于战略环境评价(SEA),阐述了D-S 理论以及ER 法的基本原理,选取我国能源战略评价实例,展示ER 法运用信度结构和ER 递归运算表述和综合初始评价信息,并结合决策者偏好的效用函数,得出每一替代方案的期望效用,最后依据各替代方案的期望效用得出各方案的优劣次序,为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7.
物质流管理的时空模型框架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物质流管理(MFM)的内涵出发,建立了物质流管理的时空模型,提出科学技术、经济结构和社会体系是影响物质流管理的关键因素;通过模型阐释了不同时空尺度物质流管理的特征;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国家、地区、工业园区、企业等不同尺度下所适合应用的物质流管理策略与模式.研究认为,利用市场和行政手段分析、调控物质流时空曲线的环境影响,是物质流管理优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8.
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技术建立了102种酚类化合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与分子全息结构间的相关模型,在最佳建模条件下得到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为0.965,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LOO2)为0.963. 从102种酚类化合物中随机选出68种作为训练集,其余作为测试集,来验证分子全息QSRR模型的预测能力和稳健性. 在最佳建模条件对训练集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r2为0.967,qLOO2为0.927. 用训练集数据所建立的QSRR模型预测测试集中酚类化合物的色谱保留指数,结果表明,基于训练集所建立的QSRR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能力和稳健性,可以对测试集酚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进行很好的预测. 此外,利用最佳全息定量结构保留关系(HQSRR)模型的色码图,探讨酚类化合物中的不同侧链基团对其色谱保留性质的影响,及其在固定相上的色谱保留机理.   相似文献   
229.
引江济巢对巢湖的水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巢湖一维水质模型DYRESM-CAEDYM,并利用2005年的实测水质、水文、气象等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确立了适用于巢湖水环境特征的水质模型参数. 应用该模型模拟了调水对巢湖TN,TP和Chl-a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年调水量为9.57×108 m3时可使巢湖的ρ(TN)和ρ(TP)下降约16%和19%,ρ(Chl-a)峰值从51.42 μg/L降至38.96 μg/L,ρ(Chl-a)超过30 μg/L的天数从26 d减少到16 d,对巢湖夏季蓝藻暴发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对比分析了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对巢湖水环境的改善效果,结果显示,如果各支流的入湖污染负荷能够削减5%,同时开展底泥清淤工作,可使巢湖的ρ(TN)和ρ(TP)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与没有治理的情况相比分别降低约24.9%和33.3%,使巢湖夏季的ρ(Chl-a)峰值从51.42 μg/L降至32.72 μg/L,ρ(Chl-a)超过30 μg/L的天数从26 d减少到7 d.   相似文献   
230.
工业园能源代谢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运用工业代谢分析方法对某农药化学工业园能源代谢系统进行量化分析. 结果表明:提升能源转化水平、改善能源利用效率是优化该工业园能源系统的2个有效途径,可减少能源代谢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与环境压力. 进一步根据能源代谢模型量化分析得出,提升工业园热电厂运行水平,达到供热煤耗0.043 t/GJ,供电煤耗4.538 t/(104 kW·h)(2004年江苏省平均水平),将较2005年水平减少原煤消耗35.31%;将能源利用水平较低企业的电力利用效率和蒸汽利用效率分别提高到园区平均水平(58.01%和63.84%),可较2005年水平减少原煤消耗2.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