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07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326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44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陕西潼关金矿‘94人工泥石流灾害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昭淑 《灾害学》1995,10(3):51-56
本文研究了1994年7月11日发生在陕西潼关县西峪金矿区,因暴雨引发的人工泥石流所酿成的特大灾难。通过对形成泥石流的地质、地貌、降雨和人为等其他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应加强的预防措施,这对合理开发金矿资源、预防泥石流灾害,有着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32.
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易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灾害频数、断道密度分析着手,选取与易损性评价指标;根据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近40年的灾害资料,在详尽分析各不同区段灾害密度,断道时间和断道次数密度的基础上,对各区一路的脆弱性和易损性强度进行评价,提出了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的最易受损区段,并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33.
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制了Cu/Mn,Cu/Ce,Cu/Ni,Ce/Mn,Ce/Ag等催化剂,经过性能比较,选择催化活性较高且金属溶出量较小的Cu/Ni作催化剂。用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pH为6.93、Cu/Ni加入量为4.0g、反应温度为190oC、氧分压为1.6MPa、反应时间为120min的条件下,COD去除率为95%;处理后废水的BOD5/COD从0.093增至0.590,可生化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4.
汉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主要集水区,流域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是保证水源地水质的关键因素之一。该研究以汉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为对象,运用In-vest模型土壤保持模块(Sediment Retention Model)对区域土壤保持功能进行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2005年、2010年汉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价值先减后增,总体呈下降趋势,三期价值依次为8.23、7.86、8.18亿元;从空间上看,三期均为中低山区潜在土壤侵蚀明显高于中高山区,土壤保持功能随海拔增高而增强,在区域内总体呈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研究表明,区域潜在土壤侵蚀较高,土壤保持功能有所下降,应进一步做好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5.
中国省区消费水平差异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消费视角开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两者相互关系。为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文章借助单位人的概念、构建的消费模型以及系统聚类分析法研究2005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消费水平差异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对资源环境作用强度可分为四类地区,多数处于单位人水平。北京和上海人口消费水平最高,人均资源环境影响强度相当于甘肃为单位人的2倍;浙江和广东人均影响强度介予1.5-2.0个单位人之间,是资源环境的次影响区;江苏、重庆、福建和天津人均影响强度介予1.0-1,5个单位人之间,是资源环境的第三层次影响区;其余23个省区人均影响强度大体在1.0个单位人左右,基本处于同一层次。资源环境影响强度较大的省区基本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对资源环境作用总量大致分为四类地区,差异明显。广东人口众多且消费水平高,资源环境影响总量占全国的10.627%;河北、湖南、河南、四川、江苏、浙江及山东,人口消费水平均高于1个单位人,对资源环境平均影响总量为5.74%;内蒙古、吉林、甘肃等17个省区人口数量和消费水平差异较大,对资源环境平均影响总量占2.676%;天津、新疆、青海、宁夏、海南及西藏,人口总量和消费水平普遍较低。对资源环境影响总量小,平均仅为0.616%。对资源环境影响总量较大的省区多位于东中部地区,广大的西部省区仍是资源环境消费或终端压力的弱影响地区。  相似文献   
36.
提出了一套基于神经网络分类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水力负荷冲击预警系统,以期对进水水量骤增现象进行提前1天的预报,使污水处理厂可根据预报结果提前采取水力冲击防护措施,从而保证各单元的平稳运行.根据进水水量的涨幅将某污水处理厂12年日进水水量监测数据分为"常规"和"冲击"两类,重点对"冲击"数据进行提前1天的预测,并采用冲击漏报率、冲击误报率和报准率对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评价;同时,基于同样的建模方法和不同的训练、验证样本建立了N(1)、N(2)和N(3)3个平行模型,以对模型的鲁棒性和建模方法的可重复性进行考察.结果显示,3个模型对2010年、2011年和2012年3年测试样本的预测效果良好,冲击漏报率和报准率两项指标数值均较为稳定,分别在0~0.167和0.981~0.995之间浮动,冲击误报率虽然在数值上的浮动较大,最低为0.143,最高为0.500,平均为0.310,但仍在工程上的可承受范围内.该结果表明,本研究基于神经网络分类器所建立的3个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高、鲁棒性好,显示出良好的性能,有望为污水处理厂水力冲击防护工作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37.
为探究沉积物中总磷、总氮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渭河陕西段5个研究点为例,分别于2013年夏季(6月)和冬季(12月)进行两次采样,通过野外实验对水温、p H、电导率、溶解氧、流速等环境因子的测定,结合室内实验对沉积物中总磷、总氮含量的测定和粒度分析,研究沉积物中总磷、总氮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各环境因子与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大多数研究点沉积物中总磷、总氮含量在垂向上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在季节上呈现夏季含量高于冬季含量的趋势,其中各研究点夏季沉积物中总磷含量平均值为15.79 g·kg-1,总氮含量平均值为5.50 g·kg-1,而冬季沉积物中总磷含量平均值为5.91 g·kg-1,总氮含量平均值为2.46 g·kg-1;通过沉积物氮、磷元素含量与各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影响沉积物中总磷、总氮含量的环境因子主要有温度、p H、电导率和溶解氧.  相似文献   
38.
根据1957—2012年全国608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作物潜在蒸散量,对全国及水资源一级分区潜在蒸散量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基于Arc GIS及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潜在作物蒸散量的影响因子及其分布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近56 a来,全国年潜在蒸散量在616~2 128 mm之间,河西走廊、南部岭南地区、海南岛以及华南沿海作物潜在蒸散量较大,而在黑龙江一带、四川盆地及西南地区东部,潜在蒸发量较小。各分区年均潜在蒸发量均呈现减少趋势,西北诸河区倾向率最大,为-12.22 mm/10 a;影响潜在蒸散量的因子中,第1主成分为热力学因子,第2主成分为水分因子和辐射因子,第3主成分为地理因子和空气动力学因子,第4主成分为高程因子。  相似文献   
39.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空间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脆弱性是制约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以2005—2018年黄河流域7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计算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指数,并依据自然断点法将评价结果分为极度脆弱、重度脆弱、中度脆弱、轻度脆弱、微度脆弱五类。进一步通过空间相关分析揭示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CA-Markov模型对黄河流域202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黄河上、中、下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别表现“低—中—高”的分布特征,且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趋势存在区别:上游虽差异较大但波动相似,中游波动方向相反,下游在2016年之后整体呈下降趋势。(2)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存在空间相关性,上游呈现低—低聚集,下游呈现高—高聚集,中游空间相关性不显著。(3)预测2025年黄河流域中游地区重度脆弱有所扩张,下游地区极度脆弱向中心区域明显收缩。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也并非某一流域单独能够完成的,黄河上、中、下游要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制定与之相适宜、符合整体发展需要的治理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0.
减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初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概述了目前减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概况,指出现阶段灾害社会和经济学研究方面的四大问题;探讨了减灾与经济、减灾与政治、减灾与社会发展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