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3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94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21.
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清洁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污染物的去除.但是,低电荷载流子迁移率和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复合是限制光催化效率的关键问题.尽管通过掺杂、复合等方法能改善光催化氧化性能,但是在光催化材料的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仍然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将极化电场的理论引...  相似文献   
422.
气候变化和土壤侵蚀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重点关注的两个自然过程,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地表过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从土壤侵蚀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碳循环过程对土壤侵蚀的反馈两个方面综述了气候变化与土壤侵蚀相互作用研究进展。分析认为:理想的地质载体是深刻理解地质历史时期土壤侵蚀对气候变化响应特征的关键;土壤侵蚀预测模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以及降雨侵蚀力估算方法缺乏标准化是造成土壤侵蚀量估算结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侵蚀作用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生物学过程与机制是科学评估土壤侵蚀是碳源或碳汇的关键环节。建议未来在以下三个方向开展工作:(1)以湖泊沉积物为地质载体研究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土壤侵蚀有着巨大发展和应用潜力,建议利用AMS 14C、137Cs和210Pb等多种定年手段,使用环境指示意义明确的代用指标,建立近千年高分辨率流域气候与侵蚀序列,研究十年至百年尺度气候变化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2)流域版水蚀预报模型(WEPP)可能更适合小流域预测研究,在其实践应用过程中除规范标准小区的坡度和坡长之外,还应通过长期观测和试验确定不同气候区侵蚀性降雨阙值以计算降雨侵蚀力;(3)可以尝试采用定量稳定同位素探针技...  相似文献   
423.
雪中阴阳离子化学记录可以提供关于大气环流、气候和环境变化的信息,喜马拉雅山因其独特的位置和丰富的冰川资源成为研究雪化学的重要地区。本论文基于两个年度(2018年2~3月和2018年12月~2019年1月)在喜马拉雅东段错那地区采集的新雪样品,对雪中主要离子的组成和浓度特征的年际变化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分析法、海盐示踪法和气团后向轨迹法对其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错那地区两年度雪中主要阳离子均为Ca2+,主要阴离子均为SO2-4。受2019年强降雪清除作用的影响,2019年度各离子的浓度明显低于2018年度。错那地区雪中Ca2+的含量明显高于喜马拉雅山其他研究区域,可能是由于其海拔较低,受近源陆地粉尘影响较大。离子来源分析结果表明,错那地区雪中离子以局地陆源物质输入为主,部分来源于海洋源(Cl-、Na+)、盐湖矿物风化(Cl-、Na+、K+和SO2-4)以及人为源(NH+4、NO-3、SO2-4)。本文可为错那地区生态建设管理及喜马拉雅地区的雪化学和大气环流特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4.
骨头是考古和地质领域常用的测年物质之一,由于它松散的结构特点,使得在埋藏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年轻碳的污染,从而造成~(14)C测年的不可靠性,但是由于其在考古~(14)C测年中的不可或缺性,因此需要对其测年的可靠性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有效的~(14)C-AMS测年前处理方案移除污染以获得准确的年龄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骨头的埋葬环境及保存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它测年结果的准确度,于是选用何种测年物质和分离技术及样品状况之间的权衡甚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骨头的~(14)C-AMS测年发展进行简要的综述,分别从骨化石在埋葬过程中的组成及性质变化、骨胶原的分析评价技术及各种前处理方案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当前的发展状况及纯化新技术进行了分析,此外也提及了采用逐步燃烧法作为一种新方法的尝试,认为此方法为骨头可靠~(14)C测年物质的获取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希望本文能对以后的测年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425.
旱地农田土壤被认为是重要的N_2O排放源,但排放通量及影响因素仍存在不确定性。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N_2O的排放分析表明,全区N_2O排放通量相对较低,20世纪80—90年代呈波动式增长。N_2O排放的空间格局总体呈现从东南向西南逐渐减少的趋势。陕西地区排放量为75.58 t?a-1,贡献了全区50%的N_2O排放。过量的氮肥施用、较高的降水量以及明显的增温效应是陕西南部N_2O排放增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26.
塔吉克斯坦黄土矿物与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土矿物和地球化学组成是研究黄土来源和成因的重要手段。利用X 射线衍射(XRD) 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对亚洲内陆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的黄土分别进行了矿物 组成和稀土元素(REE)特征分析,并与黄土高原和新疆伊犁黄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XRD 鉴定出塔吉克斯坦黄土有10 多种矿物,以石英为主,其次为长石、方解石,还有少量绿泥 石、云母类、白云石等,偶见多种重矿物,其矿物组成与黄土高原和新疆伊犁黄土类似,但石英、 方解石的含量较低,角闪石含量介于黄土高原与伊犁黄土之间,反映近源弱风化的环境。稀土 元素总含量(ΣREE)变化于130.61 ~ 205.62 μg?g-1,平均值为158.81 μg?g-1,明显低于黄土高原 黄土和新疆黄土,但黄土与古土壤的REE 特征参数及配分模式具有很好的相似性,说明两者具 有类似的风成成因。塔吉克斯坦黄土不同时代的矿物成分和REE特征参数、配分模式与黄土高原、 新疆黄土接近,显示出其经过搬运后的高度混合性特征,亦指示其为风成成因,而含量的细微 差异则主要反映了区域地质背景和源区的不同。  相似文献   
427.
大陆风化制约着地表物质循环及其从陆地向湖泊/海洋的迁移,并通过消耗大气CO2调节不同时间尺度的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因此如何有效示踪大陆风化是地球表生过程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镁(Mg)无化合价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作用,主要赋存于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中,并且在表生地质过程中Mg同位素通常会发生显著的同位素分馏,这些优势赋予Mg同位素体系具备示踪大陆风化的广阔潜力。随着质谱技术的不断提高,高精度Mg同位素分析技术经历了快速且成熟的发展,并在示踪大陆风化作用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风化体系中Mg的来源和同位素分馏的制约要素争议颇多,尚未达成共识。本文从Mg的储库、风化壳、流域体系、室内实验和模型模拟等方面综述了目前Mg同位素示踪大陆风化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挑战。最后指出,在示踪大陆风化方面,Mg同位素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建议细化岩石/矿物溶解及形成实验、大小流域相结合、加强多同位素体系联用并相互补充与验证,以及加强计算模型模拟,以此来约束Mg同位素示踪大陆风化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