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57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359篇
基础理论   83篇
污染及防治   122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霾与非霾期间汞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我国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霾污染日趋突出,同时大气汞污染也十分严重,而颗粒汞对于汞在大气中的循环演化意义重大.为了探讨霾污染期间汞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分布特征,采用Nano-moudi 12级(6.2~9.9μm、3.1~6.2μm,1.8~3.1μm、1.0~1.8μm、0.56~1.0μm、0.32~0.56μm、0.18~0.32μm、0.10~0.18μm,0.056~0.10μm、0.032~0.056μm、0.018~0.032μm、0.010~0.018μm)大气颗粒物采样器,对上海霾与非霾期间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的汞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颗粒态汞含量与颗粒物含量正相关;采样期间霾天颗粒态汞平均浓度0.31 ng·m-3是非霾天颗粒态汞平均浓度0.11 ng·m-3的2~3倍;霾和非霾天颗粒态汞浓度以及颗粒物质量浓度随粒径分布呈双峰型,霾期间峰值分别出现在0.56~1.0μm粒径段和3.1~6.2μm粒径段,而非霾期峰值分别出现在0.32~0.56μm和3.1~6.2μm粒径段;霾天较非霾天颗粒态汞和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均出现了向大粒径方向偏移;颗粒态汞主要分布在粒径≤1μm粒子上,能够长时间停留和长距离输送;非霾期间颗粒态汞在颗粒物中的平均含量为0.029 ng·μg-1,而霾期间为0.015 ng·μg-1;霾污染过程中其他污染物迅速成长,而汞成长较慢;霾天积聚核模态粒子中颗粒态汞质量浓度为2.06 ng·m-3,而非霾天为0.55 ng·m-3,积聚态颗粒物的大幅增加,是灰霾形成的主要原因.本地源燃煤等的排放以及风沙扬尘的增加和外地源的输送是导致霾天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2.
介绍一种新型风景区宾馆综合污水土地处理技术——生态草坪深度处理系统。污水经过处理 ,CODCr去除率 92 %以上、 NH4- N去除率约 90 %、 TP去除率约95 % ,出水各项指标优于中水回用或景观水国家相应标准。该系统建设、运行费用低 ,无须电力、机械设备 ,特别适用于土地资源丰富的中小城镇、农村地区 ,以及郊外的大型学校园区、住宅小区、别墅区、旅游饭店、大型体育场馆、高尔夫球场和公园等 ;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防治大流域水体富营养化、控制面源污染的深度处理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73.
胡一帆  王文兵  仵彦卿 《环境化学》2019,38(5):1074-1081
砷是一种有毒的类金属污染元素,许多工业场地土壤与地下水发现砷严重超标.本文对20 mT弱磁场促进零价铁去除砷的效果、影响因素和机理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当初始pH=5—9时,外加弱磁场对零价铁除砷反应动力学影响显著,尤其在pH=7时,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从0.21 s~(-1)升高到1.14 s~(-1),增大了443%;2 h内去除率由30.9%提升至89.1%,提高了189%.在初始pH=7,更小粒径(5—9μm)的零价铁条件下,弱磁场促进零价铁除砷的效果更显著.由反应后剩余固体的SEM图可知,外加弱磁场下,零价铁颗粒表面的腐蚀产物明显增多.XPS分析结果表明,弱磁场环境下更多的氧气参与反应,促进了零价铁的腐蚀,生成更多的铁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从而加速了砷在零价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表面的吸附和共沉淀.弱磁场可以显著促进零价铁对砷的去除,且无需外加能源和药剂投入,绿色环保,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4.
当进行高浓度废液纳滤膜分离工艺设计时,必须首先进行纳滤膜分离工艺试验,通过工艺试验确定:纳滤膜型号,完成膜的筛选工作;确定纳滤膜分离规律、分离模型、膜污染规律。利用获得的数学关系式确定主要操作运行压力、浓缩液流量、膜面积、组件数目、膜组件排列方式、冷却循环系统设计、纳滤膜污染的预测与清洗系统设计。纳滤膜清洗系统与自控系统应该根据试验结果并考虑纳滤膜生产商提供的数据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75.
垃圾填埋场及周边水系中汞污染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地下水和地表径流水监测分析表明:渗滤液中的汞主要为以颗粒态汞(S-Hg)形式存在,污水处理系统可以使颗粒态汞(S-Hg)随颗粒物沉积到底泥中,但是对可溶态汞(D-Hg)去除没有明显作用;芦苇湿地可以有效地吸附和吸收渗滤液中各种形态汞,使汞浓度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基本没有受到汞污染,而地表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76.
三相内循环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及其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尤宏  罗薇楠  姚杰  蔡伟民 《环境化学》2005,24(6):696-699
依据流态化原理,设计出一种三相内循环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对反应器的水力特性做了推算,确定了反应器的操作影响因素.对罗丹明B的降解实验结果显示出优越的性能,依据催化剂投加量及初始光强的不同,反应半衰期在4-10.5min之间.  相似文献   
77.
电催化氧化降解大气中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娟  俞伟刚  郭锐  余宙  杨骥  贾金平 《环境化学》2007,26(3):392-394
将有机废气通过高效微孔曝气转移到液相,采用活性碳纤维作为电极,研究不同鼓气速率和不同电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方法适用于低浓度高气量有机废气的处理.在实验范围内,当曝气速率为20L·h-1,外加电压为5V的条件下,处理速率最稳定.  相似文献   
78.
三维电极法在微污染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三维电极法对微污染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三维电极反应器中进行的反应为一级反应,反应遵从下述关系:Ct=C0e^-kt;处理效果由水质状况和反应器条件决定;采用绝缘物质与吸附剂按一定比例混合的填料进行处理,能够提高电解效率。  相似文献   
79.
分别采用两种前处理方法分离富集加硫酸化污泥中的有机酸.方法一,利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有机酸,在不洗脱的情况下直接和乙醇进行酯化反应,然后进行气质联用分析;方法二,利用活性炭纤维吸附型固相微萃取(ACF-SPME)的方法,顶空萃取分离后进行气质联用分析.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都未检测到酸化污泥中存在短链的有机酸,只检测到个别长链的和带苯环结构的有机酸.  相似文献   
80.
铁炭法处理高浓度难降解表面活性剂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铁炭法对高浓度难降解拉开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接近工业化的动态模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酸化铁炭工艺对橡胶工业拉开粉废水具有显著的去除效果。在Fe:C=2:1,pH=4,停留时间60min,曝气量0.1m^3/h时,拉开粉(BX)和COD的总去除率分别约为80%和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