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86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416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80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比较了好氧、厌氧、兼氧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好氧处理技术出水水质较好,主要应用于处理中低浓度废水或者作为厌氧处理的后续处理,但能耗高。厌氧处理技术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逐步成为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核心方法,但是,反应速度较慢,反应器容积较大。兼氧处理技术可发挥厌氧去除有机物绝对量高、好氧对有机物去除率高的各自优点,提高总体有机物处理效率。兼氧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大致有:兼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机理、兼氧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提高兼氧微生物处理污染物效能研究、兼氧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的相互关系。兼氧处理技术中,水解酸化工艺居于重要地位,是一个典型工艺,多年来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2.
通过风洞模拟实验对北京地区不同类型裸土的风蚀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不同类型裸土的风蚀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各类型裸土的起动风速在3.0~5.0 m/s,从高至低的排序为:壤土-粘壤土壤土砂壤土砂土。该实验结果可为进行北京地区裸土风蚀扬尘量计算及其空气质量影响研究提供可靠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3.
新型防粘闭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新型污水土地处理系统进行了研究,并详细分析了该系统具有较好处理效果且不发生堵塞的原因,总结了该系统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4.
在未铺装道路下风向不同高度测量PM10浓度和风速风向,同时测量上风向PM10浓度,采用暴露高度浓度剖面法计算未铺装道路的扬尘排放量,同时现场记录通过车辆的类型、车速、车轮个数等信息,计算未铺装道路扬尘PM10排放因子。分别分析车辆类型、车辆重量、车轮个数、路面粉土含量、车辆行驶速度对排放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货车的排放因子最大,为362 g(/km.辆),其次为小客车、小货车和机动三轮车,分别为112、105和67 g(/km.辆);随着车辆重量的增加排放因子增大并呈线形相关性;随着车辆平均车轮个数的增加排放因子增大并呈线形相关性;分别研究了大货车、小客车和小货车排放因子与车速的关系,随着车速的增加,3种类型车辆的排放因子都增大,并有较好的线形相关性;路面尘土中粉土含量增大,道路扬尘排放因子也增大,路面尘土湿度增加排放因子减小。  相似文献   
55.
2013年1月北京市一次空气重污染成因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7,他引:10  
采用数值模式与观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市2013年1月9日至15日一次空气重污染过程的大气环境背景、气象条件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重污染过程期间10日至14日PM2.5平均值为323μg·m-3;重污染过程与当地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稳定的大气环流形势为污染的持续提供了大气环流背景,风速较小、湿度较大、边界层较低、持续逆温是造成重污染的主要原因;重污染过程中区域输送对北京PM2.5贡献率在53%~69%之间且存在明显的二次转化,区域输送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气象条件对持续性重污染的形成和破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重污染预警预报研究,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空气重污染.  相似文献   
56.
国内外建筑施工扬尘排放因子测试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包括源清单法、源模型法、受体模型法及组合方法,源模式法解析结果受源清单影响较大,导致源模型法和受体模型法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建筑施工扬尘的贡献存在较大争议。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建筑施工扬尘排放因子测试方法,结果发现:1)国内外现场测试建筑施工扬尘排放因子的方法较多,但不同测试方法比较的案例较少; 2)国内外建筑施工扬尘排放因子差异较大,缺乏造成差异原因的深入分析; 3)建议在某一典型建筑工地开展施工扬尘排放因子测试方法对比研究,确定最佳的测试方法,并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施工阶段开展排放因子研究,为编制建筑施工扬尘排放清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7.
基于我国人群胃肠消化特征,采用医学配方模拟胃肠消化方法测试了来自大连、湖南和广西的13个受重金属污染土壤中As的人体可给性,分析了土壤理化参数与可给性的相关关系及提取液中酶、胃肠液pH值、提取时间对As的人体可给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医学配方可给性测试中,供试土样在胃、肠阶段As的人体可给性分别为5.03%~44.54%和10.77%~51.46%,平均值为18.08%、29.32%.胃阶段As的可给性浓度与土壤中总As含量w(TAs)、总P含量w(TP)极显著正相关,与总Al含量w(TAl)、土壤pH值、总有机质含量w(TOM)显著相关;肠阶段As的可给性浓度与土壤中w(TAs)、胃阶段As的可给性浓度、w(TP)极显著相关,与土壤pH值、w(TAl)和w(TOM)显著相关.胃阶段提取液中的胃蛋白酶显著降低了As的可给性,而肠阶段添加胰蛋白酶As的可给性没有明显变化.胃、肠阶段分别在pH值为0.9和5.0时可给性最大,0.9和5.0可分别作为土壤As在可给性测试过程中模拟胃肠液的pH值.胃、肠阶段在提取时间分别为1.0h、4.0h时可给性达到最大,且之后基本不变,1.0h、4.0h可作为模拟测试As在胃肠中可给性的提取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开展基于我国人群胃肠消化特征的土壤重金属人体可给性测试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从环境管理、生产工艺、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四方面构建了基于企业自身管理的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将环境风险等级分为三级,并将其应用于某集团环境风险评估工作,识别各企业主要环境风险、判定环境风险等级、提出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对策建议,为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9.
再生水利用健康风险暴露评价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结合北京市再生水利用工程,建立了再生水用于公园绿化、道路降尘和冲洗作业时,职业人群和公众的暴露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通过现场调研和监测分析,首次提出了再生水利用暴露人群的再生水日摄入量和终生日均暴露剂量,为健康危险度分析提供定量依据.其中公园绿化职业人群通过皮肤和吸入的日均总摄入量为0.07L/d,公众为0.04~0.05L/d,消毒副产物的日均暴露剂量为:职业人群经呼吸途径终生日均暴露剂量为2.8×10-7~1.2×10-5mg·(kg·d)-1相似文献   
60.
随着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识别急需保护物种集聚分布的热点地区,从而分配更多资源予以保护,是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率的有效途径。以太行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北京区域为案例区,提取待保护目标物种的分布范围,识别目标物种集聚的热点区域和空缺区。研究发现热点区主要分布于北京与河北交界的门头沟区百花山和东灵山区域、延庆区的松山区域、怀柔区的喇叭沟门区域以及密云区的雾灵山区域。除十字兰和刺楸外的其余46种目标物种已受到不同程度保护,但保护效率仍有待提升。此外,研究还识别出急需保护但尚未划入自然保护区的空缺区域约339 km2。建议针对实际情况,通过新建、扩建保护区以及保护小区或生态保护红线等不同方式提升现有保护效果。研究成果有助于优化现有保护网络体系,提升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