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07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高农户科学施肥水平,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然而,目前存在农户认知不明确、政府推广机制不健全、配套服务不完善等问题,使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入户采纳率有待提高。为更有效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江西省277个农户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农户采纳意愿、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主观规范、便利条件、结果展示、农户特征为潜变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定量化地探究农户主观意识及环境背景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与主观规范是影响农户采纳意愿的关键因素,影响程度排序为感知易用性(0.431)>感知有用性(0.325)>主观规范(0.266);结果展示和农户特征对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便利条件对感知易用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从农户引导、政府扶持、技术创新与评价体系构建这四方面提出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82.
利用江西省2 068份调研数据,借鉴目标设置理论,实证分析预期收益、可行能力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及其代际差异的影响。结果显示:(1)预期收益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产生显著影响,高预期收益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具有正向作用,而中等预期、低预期收益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具有负向作用;而且预期收益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的作用存在代际差异。(2)可行能力的提高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具有正向影响,而且在其预期收益与生态耕种采纳意愿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应鼓励农户进行生态耕种,并通过示范作用,强化对预期收益的认可;加大生态耕种的基本知识宣传和相关技能培训提升自身的可行能力;生态耕种的激励政策应体现差别化来适应代际差异需求。  相似文献   
83.
科学认知土地利用冲突的时空演变规律,揭示其关键影响因子的作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水土资源矛盾明显的昌江流域为研究区,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构建土地利用冲突量化模型,以反映流域内2000—2020年土地利用冲突空间位置及强度变化,应用随机森林模型评判重要影响因子,以偏依赖关系图刻画影响因子对土地利用冲突强度变化的边际响应。结果显示:(1)2000—2020年昌江流域土地利用冲突总体处于基本可控状态,且高冲突值呈环绕城区、沿河流水系两侧分布的特点,城乡交错带成为冲突发生的主要空间单元,流域内对水资源的竞争矛盾突出,整体冲突强度大小表现为中游>下游>上游。(2)在影响因子中,距主要道路距离、人口密度等社会人为干扰及年均降水量、距主要水系距离等水资源条件对土地利用冲突强度变化起关键作用。(3)各影响因子与土地利用冲突强度之间呈非线性响应关系,人口的集聚效应、自然本底的约束性等是造成非线性响应的重要原因。昌江流域需要合理制定水资源配置方案,同时严格控制社会经济发展过快带来的城乡用地矛盾。  相似文献   
84.
通过分析城市等级结构和空间关联,有助于识别城市体系发展阶段和协作状况,对于指导区域城市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环鄱阳湖区32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位序 规模”法则分析后发现:2006年环鄱阳湖区中间位序城市较多,人口分布较为均衡,但研究区的2城市指数高达3.698,南昌市的首位优势十分明显;运用“区域经济联系量”分析南昌市区与其它31城市间经济联系隶属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二级城市中九江、抚州隶属度较高,三级城市中星子、湖口、彭泽和浮梁的隶属度较低。因此,为促进环鄱阳湖区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应重点加强二级城市的城市化建设,如九江、新余,促进各级城市间的经济协作。  相似文献   
85.
以江西省8个县(区)591户种稻大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Probit回归模型对农户农地转入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对农地转入的意愿越弱;从其他农户租田的方式越稳定、向其他农户转入农田所支付租金越高对农户农地转入意愿有积极影响;对从其他农户租种农田的租金标准的评价越高,农户对农地转入的意愿越低;对粮食生产经营效益的评价越高、生产经营中担心的问题种类的项数越大的农户其农地转入意愿越强。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多方面、多领域、多层次地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发展非农职业技术教育;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介组织,规范农地流转合同和农地租金数额;进一步加大政府对种粮大户的政策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86.
丰富多彩的安钢各厂园林景观为安钢建成绿色企业打下了基础。简要论述了安钢园林景观在钢铁企业独特的自然环境、多元的建设形式下所衍生出多样性风格的原因,涉及地理、气候、经济、生产、文化等多个方面,同时描绘了各具特色园林景观中所呈现出的中式、欧式、现代、古典等不同的风格情调,并从生态性、艺术性、结合性、实践性4方面概括了安钢园林景观的风格魅力,为安钢的生产建设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重金属与小球藻相互作用的研究是认识和评估利用小球藻治理重金属污染有效性及生态风险的重要依据。该文通过序批式实验考察小球藻对重金属Cd的吸附行为,同时探究Cd胁迫对小球藻生长规律的影响。首先,实验结果表明小球藻对重金属的吸附是一个快速完成的过程,但随着Cd(Ⅱ)浓度的增大,其吸附平衡时间越长;其次,随着Cd(Ⅱ)浓度增大,对小球藻生长的抑制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5 mg/L Cd(Ⅱ)胁迫下,小球藻对数期的5 d平均增长率相比对照减少了78.23%;再次,洗去胞外重金属后,小球藻处理组的生长速率均有恢复,5 mg/L Cd(Ⅱ)恢复期的5 d平均增长率相比对照增加了190%;最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小球藻亚细胞结构发现经过5 d的恢复期有部分细胞器得到了恢复。  相似文献   
88.
基于江西省11市47县(区)1 488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务农年限、邻里交流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度的影响,以期为提升我国耕地生态保护成效和保障农作物质量品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有43.40%的样本农户对生态耕种持有积极的采纳态度,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2)长期务农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度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邻里交流,包括交流频率和交流程度,均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度起着显著的积极作用。(3)邻里交流的完善能够缓解长期务农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度的不利影响,不同维度邻里交流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仅有交流程度变量的调节作用显著。(4)文化水平、生计类型、劳动力比重、地形条件、宣传力度和参与培训与否等变量也是影响农户生态耕种采纳度的重要因素。为激励农户的生态耕种行为,要在创新生态耕种培训与宣传推广方式、搭建邻里交流平台和构建生态耕种长效示范机制等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9.
基于江西省379份果农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线性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法检验了品牌认证对果农线上销售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和注册农产品商标对线上销售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注册农产品商标的影响效果更明显。②电商经验、鲜果经营培训、品牌建设支持和当地快递公司数对线上销售呈正向影响,而果农年龄和果园距最近快递集散点的距离抑制了线上销售比例的提升。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政府应积极引导果农进行品牌认证,加强认证后的监督管理,提高果农品牌保护意识,鼓励果农积极主动注册农产品商标,促使果农线上销售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90.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是生态系统地上地下部的重要连接体,对其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有助于菌种资源的发掘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对全球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改变,如二氧化碳和臭氧浓度升高、氮沉降、增温及降水减少/增多等,全球环境变化对AM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也引起了广泛关注.针对二氧化碳和臭氧浓度升高、增温、氮沉降和降水减少/增多等全球环境变化因子,总结其对AM真菌群落结构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探讨全球环境变化对AM真菌群落的可能作用途径.已有模拟全球环境变化实验研究主要集中于北半球的草原、农田和森林系统.大多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和臭氧浓度升高未对AM真菌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但使AM真菌群落结构显著分异.氮沉降和增温对AM真菌多样性的影响表现为降低、无显著影响和增加等多种情况,对AM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也表现为未显著和显著分异,主要与模拟实验处理方式、增加幅度、土壤养分水平和生态系统类型等因素有关.降水减少未显著影响AM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而降水增加使AM真菌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分异.这些研究主要注重AM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如何改变等生态现象而潜在机理探索以及热带和南半球不同生态系统下的研究尚不足.另外,鉴于全球变化因子间的关联性,复合因子对AM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值得重视.(图1表4参1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