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3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9篇
基础理论   65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续5天腹腔注射同一剂量(1/5LD50)的合成洗涤剂,取小鼠骨髓细胞测定嗜多染色红细胞的微核率,研究表明,3种合成洗涤剂(加大香洗衣粉,洁牌餐具洗涤剂,恩威高级餐具洗洁精)使小鼠微核率有所增高,但恩威,洁牌餐具洗涤剂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世界环境》2003,(5):82-82
为什么天气恶劣会使人感到不舒服?在梅雨季节和阴天不断的日子里,由于天气不好,很多人会感到“身体疼痛”。为什么身体会感到不舒服呢?  相似文献   
3.
SO2污染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诱发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eng Z  Ruan A  Sang N  Zhang B  Zhang J 《环境科学》2002,23(4):123-125
在SO2吸入慢性染毒条件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的微核细胞率与微核率均显著增加,且雌雄差异显著。结果也表明,SO2对阳性致突变剂乌拉坦航发微核的作用有显著抑制效应。本研究模拟SO2空气污染,从整体水平直接证实了SO2是哺乳类细胞染色体断裂剂、SO2与阳性致突变剂的联合作用是复杂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了DBTCl对妊娠d6雌小鼠和成年雄小鼠外周血液中雌二醇和睾丸酮水平的影响.每天按小鼠体重一次腹腔注射0.025~0.400μg/kgd-1DBTCl,共染毒7d.实验条件为(22±2)℃和光暗=12h12h.结果表明,处理组睾丸酮和雌二醇的含量随处理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当w(DBTCl)≥0.05μg/kg时,二者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雌二醇含量的增加比睾丸酮更为显著CK雄性小鼠睾丸酮浓度为(2.88±0.72)ng/mL,在0.40μg/kg剂量组达到(9.95±2.5)μg/mL时,约为CK的3.5倍;而CK和0.40ng/kg剂量组妊娠小鼠雌二醇浓度分别为(30.32±5.43)ng/mL和(287.57±51.13)ng/mL,相差约9.5倍.文中还就DBTCl对小鼠血液中激素含量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图1表2参20  相似文献   
5.
4种典型纳米材料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毒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不同种类纳米材料对原代培养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 fibroblasts,MEF)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选择4种典型的纳米材料(纳米碳、单壁碳纳米管、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硅)制备颗粒悬液,设立5个剂量组(5、10、20、50、100μg·mL-1)对BALB/c小鼠MEF细胞进行24、48、72h染毒培养,利用细胞形态学观察和噻唑蓝实验(MTT比色法)检测上述4种纳米材料对MEF细胞活性的影响,同时,测定染毒24h后细胞培养液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探讨纳米颗粒对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4种纳米材料均能明显影响MEF细胞的生长形态.染毒24h后,MEF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回缩变形,细胞间隙增大,排列稀疏,胞内颗粒物增多,细胞透明度下降.2)纳米碳、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硅对MEF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对细胞膜完整性的损伤作用均随染毒剂量的升高而增强,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半数致死浓度(24h-IC50)分别为21.85、21.94、461.10μg·mL-1;碳纳米管组的剂量-效应之间不呈对数线性关系,未能得出其24h-IC50.3)在不同染毒剂量水平上,4种纳米材料的毒性对比差异显著:低剂量水平上纳米碳与碳纳米管的毒性强于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硅,随着剂量的升高纳米氧化锌的细胞毒性升高最为显著.结果提示,纳米材料能够对MEF细胞造成毒性损伤,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可能只是作用途径之一;纳米材料的毒性可能受粒径、形状、化学组成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TDCPP)在环境介质及生物样本中被广泛检出,为探究TDCPP的潜在神经毒性以及作用机制,以C57BL/6小鼠为动物模型,考察经300 mg·kg-1·d-1的TDCPP持续染毒35 d后,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功能相关因子及血清代谢组学的变化.结果显示,小鼠在TDCPP染毒35 d后,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纳米颗粒通过眼部暴露后进入体内的路径及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实验采用近红外长余辉纳米探针作为示踪剂,对小鼠进行眼部暴露,随后利用活体成像技术观察其进入小鼠体内的过程及分布情况,于暴露第4天收集代谢产物,第7天取重要脏器和血液,并检测纳米探针的存在情况.结果显示纳米探针可由眼经口腔进入胃肠道中,并且纳米颗粒暴露4天后在小鼠的粪便中检测到强荧光信号,而尿液中的荧光信号较弱,暴露7 d后在小鼠的眼睑结膜、胃及眼球中检测到强荧光信号,而其余器官的荧光信号较弱.这表明通过眼部暴露后,纳米颗粒主要分布在眼和消化系统中,最后大部分经消化系统代谢.  相似文献   
8.
9.
以C57BL/6雄性小鼠为受试动物,研究慢性饮水型砷(As)暴露对肠道的损伤效应及作用机制.小鼠饮用含5 mg·L~(-1)或50 mg·L~(-1) As的亚砷酸钠(NaAsO_2)水溶液6个月后,检测空肠组织的氧化应激指标、病理学改变、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及黏膜杯状细胞数量.结果发现,As组小鼠空肠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下降,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空肠黏膜受到侵蚀,上皮吸收细胞排列紊乱,部分肠绒毛脱落.氧化应激指标及病理学改变呈现剂量依赖性.5 mg·L~(-1) As组免疫相关基因TNF-α、IFN-γ、IL-4、IL-5和IL-13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黏膜杯状细胞数量显著增加;50 mg·L~(-1)As组TNF-α、IFN-γ和IL-4显著下调表达,IL-5和IL-13的表达水平及黏膜杯状细胞数量无显著变化.结果表明,慢性饮水型As暴露诱导小鼠空肠氧化损伤及组织结构改变的同时可能诱发了肠道免疫紊乱.As暴露引起的黏膜损伤可能与As诱导空肠的氧化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10.
小鼠为对象,对其注射汞化合物,然后检验其骨髓细胞微核和染色体,了解畸变情况。这项试验为汞及其化合物的安全生产、使用和卫生标准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