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87篇
  免费   426篇
  国内免费   233篇
安全科学   15469篇
废物处理   254篇
环保管理   2226篇
综合类   9081篇
基础理论   610篇
污染及防治   281篇
评价与监测   550篇
社会与环境   286篇
灾害及防治   289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368篇
  2022年   306篇
  2021年   542篇
  2020年   450篇
  2019年   342篇
  2018年   309篇
  2017年   351篇
  2016年   450篇
  2015年   699篇
  2014年   2063篇
  2013年   1204篇
  2012年   1622篇
  2011年   1644篇
  2010年   1331篇
  2009年   1454篇
  2008年   1370篇
  2007年   1234篇
  2006年   1310篇
  2005年   1439篇
  2004年   1820篇
  2003年   1801篇
  2002年   1122篇
  2001年   823篇
  2000年   676篇
  1999年   615篇
  1998年   605篇
  1997年   549篇
  1996年   532篇
  1995年   463篇
  1994年   351篇
  1993年   229篇
  1992年   236篇
  1991年   213篇
  1990年   225篇
  1989年   22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2014年10月1日起,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实施,为指导企业做好接触微波与紫外线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规定了相应的技术性、规范性意见。微波与紫外线都属于电磁辐射,是一种电磁能量,这种能量作用于人体产生伤害,一般引起类神经样症状,对一些敏感器官产生特异作用,如微波可引起白内障,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从事接触微波  相似文献   
2.
洪涝灾害条件下疏散交通生成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助于有关部门更准确预测洪涝灾害受灾民众的疏散量,结合非集计数据和集计数据的优点,提出分区集计数据的概念,设计了受灾区域分区方法,并通过意向偏好(SP)调查法对我国居民在洪涝条件下疏散交通需求数据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引入BP神经网络建立基于分区集计数据的疏散交通生成预测模型。利用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所设计方法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鲁棒性较好,平均相对预测误差仅为1.8%,其预测效果明显优于现有的非集计和整集计模型。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客观地评价企业职业病防治的工作情况,基于对职业病危害影响最大的四个方面共13个指标建立了未确知测度分析模型(UM),并引用指数状态下的变权函数对常权重进行变权(VW),最后利用置信度识别准则判定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等级,并以广东某化工企业为研究对象,应用该模型进行实际分析。结果表明:在指数变权中,当惩罚水平α为0. 5,否定水平β为0. 8时,得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程度所处的风险为Ⅳ级,表现良好,比常权状态下的结果更符合实际。该方法能为职业病防治的评价和决策等方面工作提供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4.
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工作是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的基础。长久以来,中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分散在不同部门,虽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与经验,但存在概念不统一、内容有交叉、指标相矛盾等问题,且随着自然资源管理业务与职能的重构,现有成果与经验难以简单延续或物理拼接。新形势下,如何通过理论和技术体系重构,以指导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工作顺利开展,成为目前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的挑战。从自然资源的管理视角出发,在系统梳理中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与调查监测工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过往调查监测工作的成效与不足,辨析了管理视角与学术视角下调查监测的关系,探讨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的作业模式,并以耕地保护业务为例进一步阐述了该模式在具体业务中的应用。认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是管理视角下的业务工作内容,以业务为主线、“空天地海网”立体感知技术为手段,是实现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实时性、业务化运行的必由路径,以期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工作的有效展开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我国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特征,选取2005-2019年国内852起重特大事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Python编程语言针对重特大事故发生的年份、季度、月份、工作日与非工作日、地域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9年,国内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在不断下降;第四季度发生重特大事故最多,而第三季度平均每起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重特大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随月份显示出反复波动的趋势,均呈现3个"^",形;工作日期间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数量最多,非工作日平均事故率最大;国庆节是重特大事故发生最多的节假日;贵州、湖南、山西、云南、河南等省份"十四五"期间需要重点加强安全和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6.
3月12日,应急管理部召开全系统视频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黄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上来,把党中央决策部署抓紧抓实抓落地,推进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提供有力安全保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医学测试、体质测试和心理测试三个方面论述了消防员职业健康测试项目研究的重要性,以促进我国消防员职业健康研究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截止到2014年,中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1.195万公里,管理和监控难度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IT技术、智能视频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有效集成应用,为高速公路监控体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大大提升了高速公路管理、服务、收费、监控的效率。同时,在整个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各个系统也产生了大量的数据,怎样管理如此庞大的数据量,怎样甄别有效数据和无效数据,怎样高效  相似文献   
9.
应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一门新兴学科,同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包括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强化,而应急管理部成立后的主要职责就在于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各类灾害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是应急管理的主要力量,要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成为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力量,关键就在于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能力,教育训练工作要以思想、政治、实践、专业四个方面为抓手,实训和实战相结合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国内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情况,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研究一套以企业安全领导力为核心,通过全员参与为关键的持续改进机制,采取有效的现场管理方法,规范现场管理和人员作业行为的管控模式和保障机制,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