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18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2篇
基础理论   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5):16-16
常引起急性腹泻的细菌多数要经100℃高温作用1~3min或80屯加热10min才能死亡,加热温度如果是56℃,加热30min后,这些细菌仍可存活。所以,吃饭前用开水烫碗.只能杀死极少数微生物,并不能保证杀死大多数致病性微生物。  相似文献   
2.
《民防苑》2009,(5)
针对夏季霍乱、菌痢、乙脑等传染病和登革热等病媒传染病容易暴发流行的危险因素,上海市卫生局4月20日作出部署,医疗机构5月1日前必须全部开设或恢复肠道门诊,而且"有泻必检",全部进行霍乱病原学相关项目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酸甜可口的苹果具有收敛的作用。能够止泻,但腹泻的时候可别“吃反了”。因为,吃新鲜苹果有通便的作用,而有良好止泻作用的应是煮熟的苹果。  相似文献   
4.
刘旸 《劳动保护》2012,(8):104-105
积热成疾——中暑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人的机体发生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从病情的差异来区分的话,中暑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3类,其中重症中暑又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3型.  相似文献   
5.
浙江南麂海域双壳贝类的腹泻性贝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在我国浙江南麂海域的分布,于2006年4月~2007年3月在浙江南麂海域的主要水产养殖区设立了六个采样点,以厚壳贻贝、条纹隔贻贝、紫贻贝、虾夷扇贝、太平洋牡蛎、野生牡蛎为对象逐月采样,用小白鼠生物测定法进行腹泻性贝毒测定。结果显示,南麂海域DSP检出率和超标率都较高,分别达到了63.3%和56.7%;DSP检出率和超标率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DSP地理分布范围较广,几乎包括了整个南麂海域;易于积累DSP的主要贝类为养殖的虾夷扇贝和紫贻贝,野生的牡蛎、条纹隔贻贝和厚壳贻贝。  相似文献   
6.
不同磷源及浓度对利玛原甲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维东  钟娜  刘洁生  张洁玲  何洋 《环境科学》2008,29(10):2760-2765
探讨了不同磷源条件下利玛原甲藻的生长情况,分析了碱性磷酸酶在营养盐利用方面的作用,对不同营养盐条件下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DSP)的合成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以NaH2 PO4、β-甘油磷酸钠和ATP分别作为唯一磷源时,NaH2PO4组和ATP组最大生长速率(βms)差异不大,β-甘油磷酸钠组稍低;ATP组最大生物量(X)明显高于NaH2PO4组和β-甘油磷酸钠组.实验浓度范围内,β-甘油磷酸钠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比较低,而ATP组活性较高.NaH2PO4组因其浓度的变化而有较大的差异.浓度>2μmol/L时,活性比较低,<2 μmol/L时,活性明显增高.μ-甘油磷酸钠组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总含量和单位藻细胞OA含量最高,NaH2O4组次之,ATP组最低.这些结果表明,利玛原甲藻町吸收利用无机磷NaH2PO4和有机磷β-甘油磷酸钠及ATP.其中,NaH2PO4和ATP的营养价值基本等效,而β-甘油磷酸钠的营养价值较低.ATP较NaH2PO4和β-甘油磷酸钠更有利于维持利玛原甲藻的生长.利玛原甲藻可以直接利用β-甘油磷酸钠;而ATP则需要碱性磷酸酶水解后才能利用.利玛原甲藻毒素的合成与营养盐的形态有关,不同营养盐条件下DSP的合成不同.β-甘油磷酸钠为磷源时,DSP合成量最多.磷盐对DSP合成的影响与该磷盐条件下利玛原甲藻的生理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超微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疗效的微生态学机理,采用灌胃头孢拉定和硫酸庆大霉素混合抗生素进行小鼠菌群失调腹泻造模,灌胃给药七味白术散传统汤药和1/2剂量超微汤药进行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的无菌水,3 d后,提取肠道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运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研究肠道微生物的代谢情况.结果显示,培养72 h时,各组的颜色平均变化率(AWCD)趋于稳定,且正常组1/2剂量的超微汤药治疗组传统汤药治疗组模型组;正常组的Shannon指数、Shannon均匀度、Simpson指数和Mclntosh指数等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为最大,且与其他各组都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1/2剂量超微汤药治疗组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传统汤药治疗组的Shannon均匀度、Mclntosh指数分别位于第2位;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提示抗生素的抑菌作用明显,使得小鼠肠道微生物的某些代谢途径受到影响,七味白术散传统汤药和1/2剂量超微汤药的调控使得小鼠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多样性逐渐恢复平衡,但两种汤药的调控作用存在异同,1/2剂量超微汤药比传统汤药调控作用更显著.研究表明超微七味白术散对肠道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的调控作用显著,对小鼠菌群失调腹泻具有明显的微生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赤潮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赤潮是全球最严重的海洋生态灾害之一,在我国也尤为突出.本文就赤潮毒素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记忆缺失性贝毒、神经性贝毒,以及两加鱼毒的分布特征、产毒藻类、化学组分与结构、毒素转化、致毒机理、食用标准、检测方法等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论述,为我国的赤潮监测和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腹泻性贝类毒素的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描述了腹泻性贝类毒素的的特性,给出了已知的9种毒物成分的化学结构式衣不同毒物成分的毒性大小及毒理效应,对已有的该毒素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生物分析法和化学分析法进行了剖析,重点阐述了化学分析法中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介绍了法国目前使用的腹性贝毒的预警系统,并对我国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福建三都湾赤潮监控区的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推荐的小白鼠生物测定法,对三都湾赤潮监控区的经济贝类于2003年5月.10月进行每月1次的麻痹性贝毒(PSP)和腹泻性贝毒(DSP)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在此期间均未检测出PSP;DSP于7、8、10月在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体内检出,其中10月检出DSP含量为10Mu/100g,超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