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4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7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薇 《环境》2008,(6):82-83
"第一次登上青藏高原,我强烈地感到,人类应该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虽然身在南国深圳,但高原生态环境却时时牵扯着我的心."近日,熊杨无论走到哪里,随身都带着一本名为<2007青藏铁路沿线环境调查项目>的调查总结.  相似文献   
2.
青藏铁路工程对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青藏铁路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的特点,探讨了青藏铁路建设对沿线冻融侵蚀、植被、冻土上限、沙漠化以及野生动物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铁路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环境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堤变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路堤的稳定是公路、铁路等行车安全的保证。路堤变形通过路基—轨道—车辆大系统的相互作用而影响行车安全。冻胀、融沉是多年冻土地区路堤变形的重要形式。多年冻土区的路基变形问题是至今仍未彻底解决的一大难题。青藏铁路穿越 5 5 0km多年冻土区 ,为研究多年冻土区路堤变形特征 ,笔者对青藏铁路某试验段进行变形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铁路路堤的修建改变了多年冻土原来的水热平衡 ,天然冻土上限的变化导致路堤产生变形。同时 ,变形特征还受路堤边坡的坡向、降水量和地基土类型等因素的制约。在此基础上 ,提出几点减少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堤变形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青藏铁路的环境与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青藏铁路线的环境特征,立足于青藏铁路及其周边环境构成一个相互影响的系统,重点分析了青藏高原环境对青藏铁路安全的危害和铁路建设与运营对环境构成的负面影响,并针对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促进铁路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青藏铁路救援指挥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青藏铁路特点及运营模式的分析,提出构建青藏铁路事故救援指挥系统的重要性。结合青藏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在充分利用青藏铁路各信息系统及通讯网络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建设具有指挥、控制、通信及情报(C3I)功能的青藏铁路事故救援指挥系统。提出了系统应达到的目标功能,结合青藏铁路生产作业实际情况,给出了系统实现的信息流程、体系结构,并开发了原型系统。系统将青藏铁路多源信息整合并结合GIS技术以直观的电子地图、图像等方式展示出来,实现了救援预案管理和智能化查询、匹配;并通过应急无线通讯设备实现事故现场视频、图像实时播放及指挥调度与事故现场间的语音双向通讯;同时可建立事故数据库,为统计报告和事故分析服务。  相似文献   
6.
高原铁路机车乘务人员生理选拔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高原铁路机车乘务员生理选拔指标,确定生理指标鉴定标准值,选择西宁铁路分局西格段机车司机500人进行指标体系鉴定试验。其结果表明:西格段机车司机总体合格率为31.6%,年龄、行车线路高度差对合格率有较大影响;确认红细胞压积、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氧饱和度、血糖、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蛋白和尿红细胞为较敏感的高原低氧生理代偿指标;可作为生理适应性筛检指标。提出选拔青藏铁路机车乘务员应采用基础体检、高原适应性体检二级结构模型;制定了高原机车乘务员体检鉴定医学标准、测试方法、合格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7.
直言弯路     
今年7月1日,在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庆祝大会上,胡锦涛主席要求铁道部门在青藏铁路的运营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确保广大职工的“劳动安全”。此语一出,有如空谷足音,使人顿悟:安全工作的弯路已经到头,安全工作者有望被领出误区,以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健康为目的的安全事业,将回到《宪法》规定的劳动保护原则上来。  相似文献   
8.
青藏铁路冻土区的桥梁桩基施工大量采用了钻孔灌注桩,在暖季黄金施工季节中,地基土的回冻时间就不能按照规范来确定。如果不能准确分析回冻时间,在后期架梁等施工操作中很可能会因桩基失效而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给青藏铁路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需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确定地基土回冻时间,保证施工安全和高效。为此,笔者对混凝土不同入模温度条件下钻孔灌注桩回冻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理论和实际上确定桩基周围冻土形成承载力的过程和规律,对今后桩基承载的各个阶段的安全性和可靠度在理论和实践中找到科学的结论。研究中应用青藏高原的各种观测数据、施工数据,根据工程传热学理论加以分析,采用ANSYS工程分析软件进行模拟,得出了较为精确的结果,研究的结论为青藏铁路施工修改施工规范、保障施工安全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青藏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分析了青藏铁路中多种不利因素对轨道电路参数的影响 ;提出了在青藏铁路不宜采用现行基于轨道电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而应选择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理由 ;给出了系统的基本结构及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与此同时 ,就人们关心的无线传输列车控制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难题 ,通过建立马尔可夫模型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进 《防灾博览》2007,(3):42-42
北京周边省区内蒙古的锡盟、乌盟和河北的张家口一带,近年来鼠间疫情异常活跃,疫点大部分在市区周边,靠近铁路、公路和口岸,加之青藏铁路的开通运营,鼠疫对北京已构成直接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