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94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环境》2005,(5):31-31
放射性三废管理一般原理 核电站像其他工业企业一样,也要产生废物。虽然核电站产生的废物量很少,仅为同等规模火电厂的十万分之一。然而核电站排放的一些废物中具有很强的放射性,必须加以妥善处理,以保护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2.
我国石油炼制企业清洁生产措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炼制工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生产产业。随着生产负荷的提高,加工深度增加,原料变重变差,石油炼制工业的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针对石油炼制工业的生产特点,分析其污染源、污染治理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我国石油炼制企业的清洁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43.
44.
辽化“九五”期间由于生产装置改扩,装置“三废”排放量的增加,促使环保装置改造的必要性。通过对环保项目改造的评估,可以得出江化“九五”期间所增污染物总量.经治理削减,完全可以控制在1995年排行总量指标之内.  相似文献   
45.
46.
铜酞菁生产中的三废综合治理及其资源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某铜酞菁化工生产企业三废治理及其资源化工艺改进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利用酸化工艺废酸的资源化新方法,不但从中回收了高价值的铜泥;同时利用废酸吸收生产工艺中的高含氨尾气,生产硫酸铵,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整个治理工艺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通过该回收工艺的改进,使上述三废不再进入污水处理系统,从而解决了传统铜酞菁生产废水的高酸度、高盐分、高含氨、高难处理的矛盾,使铜酞菁三废处理易于实行。  相似文献   
47.
王涛 《山东环境》1996,(2):34-34
水泥机立窑废气烟尘治理技术探讨龙口市环境保护局王涛机立窑水泥生产线在我国遍布各地,粉尘污染十分严重。而机立窑排放的烟气量占整个生产系统总废气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气体含尘量高达4-8g/m3,给周围环境造成危害,影响职工及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因此对机立窑...  相似文献   
48.
根据济南市1994~2003年环境污染监测结果分析得出:近10年来济南市工业废气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工业烟尘、粉尘去除率呈上升趋势;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排放达标率呈上升趋势;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加,综合利用率呈上升趋势.产生工业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产业结构不合理,公众环保意识差,环境管理松懈.得出相应的治理对策: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三废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49.
柴油加氢装置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与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炼柴油加氢精制装置通过各项技术改造,充分利用氢源,在提高柴油产品质量的同时,减少装置的三废排放,顺应国家清洁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50.
阿司匹林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末状废弃活性炭,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提出了不外加活化气体的微波加热一步再生法再生废弃活性炭,使之循环利用。通过试验考察了再生温度、再生时间和物料厚度等因素对再生活性炭吸附性能和得率的影响。在再生温度700℃、再生时间10 min和物料厚度20 mm的优化条件下,亚甲基蓝吸附量为180 mg/g,再生活性炭的得率为40.875%,与常规方法再生药用活性炭相比,降低了再生温度,再生时间缩短了50%左右。此时再生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 296 m~2/g,平均孔径为3.016nm,适合于吸附亚甲基蓝,总孔体积为0.977 4 m L/g,其中微孔占47.81%,表明微孔和中孔都较为发达。扫描电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分析表明,活性炭孔隙和表面性质得到了有效的再生恢复。微波一步再生法避免了通入活化气体而导致大量粉末活性炭被带走的问题,并且该方法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