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6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86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 毫秒
31.
徐平 《环境保护》1994,(8):29-31
一、水质评价标准的选择国内外地表水体的评价方法很多,我们在综合各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以1988年6月1日国家公布实施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为分级和评分的依据,参考W分级法,对桑干河和洋水的水质进行评价.该评价方法是一种简单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2.
环境生物上游技术和下游技术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环境污染发展的趋势及环保产业的需求情况分析了环境生物技术在未来污染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及潜在的市场前景,论述了包括生物强化技术、有机物生物降解及废弃物资源化、生物修复、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生物传感器与生物标记物在内的环境生物上游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重点介绍了各种工艺及各种物理场作用下的环境生物下游技术,剖析了若干种典型技术并用工程实例强调上、下游技术的紧密组合,提出环境生物技术需要加强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3.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5,21(4):47-47
玉米变服装是大成集团玉米深加工下游产品的一个项目,通过生物技术和发酵技术,从玉米中提炼出化工醇,然后再利用化工醇生产出聚酯切片,抽丝成聚酯纤维,纺丝织成布料做成的。  相似文献   
34.
林静  张健  杨万勤  简毅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4):1419-1427
为了解岷江下游大气降水中pH值及其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污染状况,以五通桥段小型集水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年降雨量、降水pH值和降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季节变化,探讨了pH值与重金属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大气降水中重金属来源进行了初步解析.结果表明:五通桥集水区年总降雨量为1199.42 mm,pH平均值为5.37,年降雨中42.86%为酸雨,3.57%为重酸性雨,10.71%为碱雨,且夏、春季比秋、冬两季略高.重金属As、Cd、Cu、Pb、Zn平均含量分别为10.33、5.75、14.68、53.15、922.37μg·L-1,其中,As和Cu含量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5种重金属含量在冬季明显高于夏季,春季含量略高于秋季,与大气降水pH值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pH为3.8左右时各重金属含量最高,其中,As和Cd在pH 5.5左右、Cu和Pb在pH从5.5到6.0的过程中含量增加,达到次高值.5种重金属在降雨pH值大于7时含量最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大气中As、Cd、Cu、Pb、Zn主要来源于燃煤、汽车尾气、工业污染、矿石开采和钢铁生产.  相似文献   
35.
1 天津市建设节水型社会初见成效 天津因水而立,依水而兴,历史上曾经水量十分丰沛。1963年根治海河后,海河流域实行了“上蓄、中疏、下排”治理。随着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用水量的增加,流域上、中游修建了大量拦蓄水工程,存蓄水能力达到260亿m^3,改变了洞流原有自然生态,导致—般年份下游河道径流量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36.
黄河下游泥沙灾害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师长兴 《灾害学》1999,14(4):40-44
基于黄河下游对泥沙运动与泥沙灾害发生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下游泥沙灾害类型主要包括洪水、河岸侵蚀、土地沙化、水涝和土地盐碱化, 并认为改造下游泥沙灾害环境应通过改变泥沙堆积分布入手。  相似文献   
37.
段伟 《灾害学》2003,18(3):91-96
认为东汉王景治河后500多年黄河下游决溢次数、规模均逊于西汉时期及唐以后各代,主河道变迁亦少,可谓相对安流。其原因在于王景能根据河流规律,因势利导,扩大了黄河行洪能力,巩固了河堤,河道较为顺直;在王景之后,政府的治河机构进一步加强,巩固河堤的工作得以继续进行;相对西汉时期,这一时期气候寒冷,黄河年径流量大为减少,消弱了致灾因子;黄河中游地区植被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38.
杜兴信  王哲 《灾害学》1997,12(2):39-43
根据渭河下游洪水、地震灾害生成环境建立了洪水、地震灾害叠加模型,进而依据大量实际资料进行了灾害叠加风险水平估计和定量损失计算。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以地层学的观点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中生代地层沉积及构造特征后,指出地层分布上虽存在“脱节”与“分离”,构造形态上存在差异和不协调,但在总体上又是统一和相成的,同于处一个构造体系之中。作者认为本区印支期地壳运动是一种和缓的、以升降作用为主的运动;地壳变形主要表现为隆起与拗陷。早期地壳上升(相当于金子运动)—由浅海逐渐变为陆地,晚期地壳上升(相当于南象运动)一形成了沉积间断和风化剥蚀,其中并发生构造运动的东向迁移和沉积作用的北向迁移。  相似文献   
40.
土壤中碳氮磷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必要养分元素,其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比能够反映土壤质量与养分限制状况.选取黄河下游河南段的花园口黄河浮桥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方差分析、冗余分析和线性回归拟合等研究方法,分析黄河下游典型湿地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碱解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明确土壤养分的限制性元素,揭示影响湿地土壤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关键理化因子.结果表明,湿地土壤ω(SOC)、ω(TN)、ω(TP)、ω(TK)、ω(AN)、ω(AP)和ω(AK)的均值分别为: 5.46 g·kg-1、0.60 g·kg-1、0.28 g·kg-1、17.06 g·kg-1、13.75 mg·kg-1、6.54 mg·kg-1和158.56 mg·kg-1,其空间分布呈现出从河岸向滩地波动增加的变化趋势,高植被盖度区普遍高于低植被盖度区,且土壤SOC、TN、TP和TK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土壤C/P、C/K、N/P和N/K呈现出和土壤养分一致的变化趋势,而C/N则相反;土壤SOC、TN、AN、N/P和N/K变异系数超过50.00%,其空间差异性较强;湿地土壤C/N均值为11.882,接近中国土壤均值,而C/P和N/P的均值分别为49.119和4.516,两者均低于中国土壤平均水平,并且土壤N/P远小于14,研究区土壤受N限制;土壤黏粒占比和电导率共同解释了土壤养分变异与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变异的61.4%和43.9%,是影响花园口黄河浮桥湿地土壤养分和生态化学计量比的主要理化因子.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黄河下游湿地土壤养分及其影响因素的认知,为黄河下游湿地生态修复与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