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24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62篇
基础理论   68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在系统分析与初期实施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后期~2010年提出进一步综合开发治理规划,并对规划实施的支撑条件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丘陵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具有参考意义的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12.
山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荒漠化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荒漠化已成为全球性社会环境问题,它与脆弱的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山地系统在景观上为农林交错带,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具有内生型脆弱性、对植被的依附性、景观过渡性以及落后的生产力等方面,荒漠化较严重。作者通过对坡面级联系统以及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分析,讨论了山地荒漠化的运行机制,并进一步就荒漠化的防治提出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3.
山区盆地大气湍流特征与污染扩散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三维非表在气动力学数值模式,模拟了稳定、中性和不稳定3种层结下山区盆地的大气湍流和污染扩散特区通过模拟认为,在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由风切变引起的机械湍流是湍流动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主受风速的影响,同时,在非中性层结下,热力湍也是充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地形复杂和层荮变化,使得污染扩散与平原地区有较大差异,在稳定层结条件下可以产生高浓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正> 根据中巴科技合作第九次会议协议中巴科学家对巴基斯坦境内的喀喇昆仑山地区进行了联合考察,参加此次联合考察的中方科学家计10名,包括地质、地理、生物等方面的有关专业,来自中国科学院下属的8个研究所;巴方科学家8名,分别来自白沙瓦大学、卡拉奇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及烃开发研究所。中方人员于1990年9月28日由北京经卡拉奇飞抵伊斯兰堡,10月31日离卡拉奇飞返北京,共计34天。  相似文献   
15.
16.
陕西佛坪、宁陕"6.9"山地自然灾害考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6月9日,陕西南部佛坪、宁陕等地因特大暴雨引发了极其强烈的泥石流、山洪等山地自然灾害.本文考察研究了这次泥石流、山洪等山地自然灾害产生的条件,分布与活动特点以及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春季生物作用对山地岩溶池水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岩溶水文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使得岩溶区水质存在昼夜、小时甚至分钟等尺度的变化.许多地表水体都会经历p H值、溶解性气体、微量元素以及其他水化学指标的昼夜变化.重庆金佛山水房泉及受其补给的水池地处海拔2 050 m的山地岩溶区,具有温带气候特征.通过对水房泉泉水(以下简称泉水)及水池进行为期3 d的昼夜监测,以期探究春季生物作用对岩溶池水地球化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昼夜时间尺度上,泉水地球化学指标基本稳定,未表现出昼夜变化,池水地球化学指标化学表现出了昼夜波动,但水温、溶解氧、p H值、电导率等物理化学指标昼夜变化幅度较小.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水温、溶解氧、Cl-等昼夜变化幅度存在差别;池水二氧化碳分压(p CO2)、Ca2+、DIC白天降低、晚上升高,方解石饱和指数(SIc)相反;这些指标的变化受控于温度、碳酸盐岩矿物的溶解与沉淀、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通过亨利常数的计算,发现水温变化对p CO2变化的影响仅占0.79%~10.01%,水温、碳酸盐岩沉淀等物理因素对DIC损失量的贡献率为39%,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贡献率为61%.  相似文献   
18.
1982-2006年新疆山地-绿洲-荒漠系统植被覆盖变化时空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被覆盖变化在新疆山地-绿洲-荒漠系统(MODS)共存、平衡演变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1982-2006年GIMMS/NDVI数据,提取新疆地区年最大植被覆盖指数(fvc),针对新疆MODS的基本格局,通过先地理分区再因海拔而异讨论,划分出山地、绿洲、荒漠子系统,对比分析不同分区不同子系统下fvc变化趋势、变率、变幅、变异性等时空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新疆植被覆盖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可分为1982-1995年的剧烈波动期和1996-2006年的相对平稳期,不同分区和子系统差异显著;在变幅和变异性上,东、南疆地区>北疆、伊犁地区,荒漠>山地>绿洲,植被覆盖度低的地区>植被覆盖度高的地区;显著改善的地区位于绿洲内部、绿洲的周边地区及部分山地,显著退化的地区大多位于东、南疆的荒漠区;不同植被覆盖度下植被覆盖变化具有不同特征,植被覆盖度低的地区,植被退化趋势明显,植被覆盖度高的地区,植被改善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以广西平果县龙何生态重建示范区的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为例,依据试验研究及专家咨询的结果,构建了一个基于自然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值进行了分析,应用指数评价模型对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估。层次分析结果表明,植被覆盖率、人类活动强度、物种多样性、物质生活指数、石漠化程度、水土流失程度等指标的权重值较大,是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子;指数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表明,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的总体质量较差,但通过生态示范区建设,改善复合生态系统中的植被状况,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系统中人类的生活水平,可以使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经济、环境3个子系统的转运功能逐渐趋于协调,总体质量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不是建城化,不是城市的蔓延,不是简单的农民市民化,更不能把城乡二元结构转化为城内贫富二元结构。山区城镇化不可丢失民族文化与地域特点。山区城镇化作为城镇化一盘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城镇化战略格局不可或缺的板块。没有山区的城镇化,中国的城镇化就是不完整的。中国是山地大国,70%的陆域国土是山地。山区城镇化面临着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多种制约因素,城镇化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是不容回避的。山区的特殊性,决定了城镇化过程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