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24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62篇
基础理论   68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依据田间实测资料,在分析丘陵赤红壤水分性质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有效含水量与土壤物理粘粒含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数学模型、土壤月均贮水量与月降雨总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和径流率与土壤表层初始含水量之间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土壤水分循环与平衡数学模型及各分量与参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82.
以盘塘红壤实验区为例,在阐明湘北环湖低丘红壤区土壤形成、类型及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该区土壤资源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83.
那西 《环境保护》2005,(12):33-33
2005年12月13日,“森林与可持续经济发展——西南山地森林多重效益项目”媒体说明会在北京召开。国家林业局及云南省林业厅相关领导、保护国际(CI)中国项目代表和3M公司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4.
以呈贡县大渔乡大渔村台地为示范点,因地制宜开展山地径流调控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可将示范区约50%的地表径流拦蓄分片集中控制净化,SS、TP、DTP去除率分别为98%、97.35%、78.57%;泥沙拦截效率为99.69%.  相似文献   
85.
我国亚热带酸性土丘陵山地,当常绿阔叶林或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被采伐以后,在采伐迹地上遭火烧的情况下,无论垦殖与否,都会出现大片的以禾本科草类或蕨类植物占优势的草丛。如果连年都遭受火烧,它就能保持稳定,成为所谓的火烧顶极。一旦火烧停止,阳性乔灌木树种就会迅速侵入,几年之后就会发展成为灌丛,并向森林的方向发展。热带许多地方的情况也是这样。毫无疑问,亚热带草丛是亚热带  相似文献   
86.
王延 《山东环境》2000,(1):32-34
五莲县位于胶东半岛南部浅山丘陵地区,总人口50.8万,总面积1442.7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6%,平原占14%,人均1亩地,2亩山。地表总径流量5.44亿立方米,全县共有宜林山滩105万亩,耕地73.5万亩,水域面积3.4万亩,  相似文献   
87.
<正> 在我国南方,炼山是林业生产中清理造林地的一项重要的生产环节。仅南平地区,每年炼山造林面积就达60万亩以上。研究成果表明,大面积炼山后形成的地表迳流会导致水体可溶性物质的增加。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有关炼山对水体影响的  相似文献   
88.
高海拔的树线构成了一个对气候变化及其变化程度理想而敏感的代表性指标,即一个全球气候变化监测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是有关高海拔树线和北方山地森林变化的多尺度记录和重建,在整个全新的所有时间尺度上,它们的位置,结构和组成受到气候因素的驱动,自全新世早期起,苏兰松树线退行性的下降与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制约千年气候变化的必然性理论相吻合,在距今约7000年前,气候的季节性连续减弱,凉雁且更潮湿的夏季和积雪不断增加的冬季,为亚高山桦树林带迁入和挪的夏季和积雪不断增加的冬季,为亚高山桦树林带的迁入和挪威云杉的生态学占优势地位创造了条件,除了这种长期的趋势,较短时间的非正常气候也从树线年代学中得到了树线和很稠密的山地森林,从那以后,进入小冰期,直到19世纪晚期,北方和高海拔的生态系统受到寒冷,风以及高度易变的气候条件的严重胁迫,干扰和动摇,在本世纪前半叶的一段较暖气候的出现,是某些被小冰期所破坏的结构得以恢复,但是,树线和高海拔的森林还远远没有恢复到它们中世纪所达到的程度,在运去的四,四十五年中,仪器记录到海洋性更强和稍微有些冷的气候,高海拔乔木植被已作出了退行性的反应,表现在落叶,生长迟缓,停止更新及局地性的树线下降,新冰期的进程已重新开始,例如亚高山/高山矮灌丛石南的干梢枯死,其后相继而来的腐殖质和表面矿物质的丧失,已在一个唯一的,具有始于20世纪初本底数据的区域网络中监测到了这些过程。  相似文献   
89.
中国沙区周边山地降水资源及其对绿洲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东北到西北长约4500km的大部分沙区为山地所环绕,山地阻挡了水汽的输入,大部分降水在山地迎风坡降落,而沙漠中年降水量只有200~300mm,西北沙漠中心地带年降水量只有几十毫米甚至十几毫米。但山地截留的降水又源源不断地输入沙漠而形成片片绿洲。山地成为绿洲主要的水源供给地。水是绿洲的命脉,无水即无农业,而山地可称得上是绿洲的“命根”了。从山地到绿洲之间有一个植被稀少的荒漠地带,成为山地到绿洲之间的缓冲带。从宏观、整体、综合的角度,将山地、沙漠(戈壁)、绿洲看成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的。必须从宏观的角度,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使这个庞大的生态系统趋向稳定和巩固,走向良性循环,使绿洲农业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0.
西双版纳勐养山地雨林群落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5个25m×20m样地的调查,对西双版纳勐养热带山地雨林的群落结构、种类组成、生活型构成、多样性、种面积关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勐养山地雨林主要由茜草科、桃金娘科、肉豆蔻科、樟科、大戟科等植物种类组成,以黄棉木(Metadina trichotoma)、华夏蒲桃(Syzygium cathayense)、假广子(Knema erratica)及山桂花(Paramicheliabaillonii)为乔木优势种;群落乔木层以中叶、全缘、革质、尾尖、常绿植物占优势,灌草层植物则以中叶、全缘、纸质叶植物为主;藤本植物中以木质藤本占优势,板根和茎花现象少见.各种性质表明该群落是西双版纳较为典型的山地雨林群落类型,可命名为黄棉木-华夏蒲桃林.图1表5参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